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创新基因”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2新矿集团科技创新大会。

新矿集团始终以创新为核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整合资源,颠覆创新,进一步推动长效优化和内涵升级,以创新促转型,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强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一组数据更是令人振奋和惊喜:三年来,新矿集团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1.24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实施科研项目652项,其中国家R&D重点项目(课题)4项,省R&D重点项目(课题)4项,获得上级科技支持5587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8项。新授权专利191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3 .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新矿的优秀基因!”新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锡林斩钉截铁地说,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未来,要用好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新矿集团通过深入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一批制约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有效促进了速度、质量、效益的提升。

山东省的矿井退出千米,移到浅部,只能开采薄煤层,于是下大力气研究“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模式”。孙村煤矿率先探索六层薄煤层高效开采模板,引进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直接过断层,每班7人,每班8刀,最高月产量3.3万吨。

内蒙古矿井煤层多、倾角大,人站在工作面上是倾斜的,因此攻关智能高效开采模式。长城一矿在42°倾斜工作面创新应用水力劈裂技术,提前落差9米弱化断层,缩短循环时间65分钟,每班12人,月产量达到8万吨。

内蒙古能源新矿破解急倾斜煤层高产“密码”。

围绕高效快速开挖施工,引进高端设备,组建快速开挖队伍,主动以开挖带动布局调整。景玉书煤矿3808运输巷及软岩巷道仰拱施工已连续进行了3个月,单进超过500米。长城二矿全岩锚喷巷道260运输巷保持月进120米以上。全团18快挖队达到快挖标准32次。

针对矿山重大灾害治理,坚持集思广益,与山东大学、Xi安院、总设计院合作,开展了38项防治水、防治气、防冲刷治理等灾害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温河、华源水、兆冠能源、邱集煤矿等水害得到有效控制。

打好“精煤收益”牌,组织选煤专家进行会诊,完成技术改造项目65项,成功研究“洗煤及煤泥深加工”等国内领先技术。针对矿井不同煤种的煤质差异,采取“一厂一策”制定洗选方案,实行产品结构多样化、差异化生产。精煤产率从2008年的2065438+63.7%提高到目前的71.8%,提高了81%,累计实现洗煤效益13亿元。

新矿集团践行“优化、优化、再优化”、“持续优化、循环优化”、“永无止境优化”的理念,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涌现出一批设计和系统优化的经典项目,助力矿山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延长服务年限。

2020年以来,谢庄煤矿、良庄矿、华丰煤矿、孙村煤矿、翟镇煤矿生产系统先后优化改造,共关闭闲置巷道4.5万米,减少采煤工作面5个,减少掘进工作面12个,减少工人2500人。

老矿变新矿,旧貌换新颜。山东省各矿千方百计扩大煤炭勘探,矿井服务年限平均可延长15年。其中,谢庄煤矿改造完成后,解放煤量17860吨,封闭巷道36000米,减少主要运输环节18个;良庄矿业改造完成后,解放煤炭600多万吨,封闭巷道1.2万米,减少皮带16条,工人井下时间缩短70分钟。华丰煤矿改造完成后,将解放煤炭545万吨,封闭巷道1.6万米,减少皮带15条,结束了钢丝绳皮带运人的历史。翟镇煤矿辅助运输系统优化后,效率提高了2倍,开创了老矿井无轨胶轮车运输模式。

新矿集团坚持以市场、效率、效益为导向,以管理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三位一体综合管理、综合经营创造效益,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

推进“三制”改革,深化管制员效率,瘦身健体,三年累计管制员13877人。坚持工资、效益、效益同向联动,在长城三矿开展恒坤化工公司精准激励和中长期激励试点。今年6月到5月,两家单位都获得了巨额利润。

深化业务,创造效率。三年来,共梳理各类项目272个,累计产生效益45.7亿元。整合生产服务业、洗煤服务业、生活服务业,推进工程、维修、安全疏散、物业等专业统一管理,将34个优势项目纳入山东能源集团内部协作,创造效益5.6亿元。开展“大清仓、大存储、大回收、大再利用”活动,共盘活闲置资产6543.8+0.06亿元。完成谢庄煤矿、翟镇煤矿、邱集煤矿搬迁协议签订,解放覆盖层资源19万吨。

先顶层设计,再分步实施,建设大数据中心,先后建设模块化数据中心、超融合企业私有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数据赋能和智能协同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管控、信息深度融合下的智能管理和科学监管,提升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为安全生产、经营管控、指挥调度、决策提供支撑。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性,凝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努力。”何锡林说,作为一个有着66年发展历史的煤炭企业,新矿集团依靠创新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它需要创新来生存、发展和拥有行业地位。

据悉,根据新矿集团《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要求,科技奖励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彰奖励。今年,他们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奖励科技进步奖80项,技术发明奖24项,设计优化方案55项,创新先进单位10个,各类创新平台、技术标准、先进个人。

为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新矿集团还重塑了创新管理架构,成立了创新研究院,设立了6个研究中心,打造了自主创新、集思广益、对标三大平台,构建了创新领导小组-技术委员会-创新研究院-创客中心四级架构,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行业覆盖、全流程融合”的多维度创新增效体系。先后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文中图片均由山东能源新矿业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