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检测仪的分析方法

自捷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于1924年领导研制出第一代极谱仪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一百年。在中国,第一代极谱仪诞生于50年代的883年。这种连续快速的滴汞仪至今仍被用来讲授和演示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极谱分析方法(称为单扫描极谱法)被称为现代极谱法,其中一滴汞电极被用作工作电极,并在汞滴产生后的最后2秒内完成扫描。我国60年代国外研制成功的JP-1和80年代研制成功的JP-2就是典型的例子。该极谱仪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满足基层实验室的需要,广泛装备于地质、冶金实验室。然而,这种仪器只适应于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示波式。波形无法详细观察,单一功能只能用于单扫极谱分析。随后几年,泰县无线厂、金坛分析仪器厂都推出了类似的仪器,但由于技术限制,都避开了显示技术的配合,仪器需要配备功能记录仪作为终端显示记录,这也注定了仪器走不远。另一家厂家仿JP-1和JP-2极谱仪,不在批次和规模。

从65438到0987,时任山东电信七厂厂长的许剑民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新一代示波极谱法。利用他对示波显示技术的熟悉,在当时以Z80单板机为核心研制成功了JP3-1示波极谱法。该仪器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冻结和存储波形,可以同时显示单曲线和多曲线,可以打印波形和标准曲线,在同类仪器中处于领先水平,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短短几年时间,加上提前研制成功的MP-1溶出分析仪,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同类仪器最大的生产厂家,用户遍布多个行业。

极谱分析仪应用广泛,可用于无机离子分析和有机物分析。采用极谱分析的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特别是在地质、冶金、土壤、卫生防疫、理化检验等方面。虽然极谱分析使用滴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有些不合适,但处理得当,汞在密闭环境中运行,对环境没有影响。像血压计,虽然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很多医生习惯使用水银血压计,而且这种血压计的水银是不漏的,所以是在封闭的系统中使用。另外,极谱法优势明显,从无机到有机,从痕量到常量,价格适中,特别适合基层实验室的分析检验。

国内同类仪器模仿多创新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能力开拓新领域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国内同类仪器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例如,我国所有具有极谱功能的仪器都使用传统的滴汞电极,而这种电极是海洛夫斯基发明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再比如,极谱仪只有一种工作模式,就是电压扫描和电流检测的工作模式。人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工作模式,所有的极谱仪只有一种线扫描极谱法可用。他们中的一些吹嘘其他功能,但他们不能在实践中使用,因为一些因素。

再者,个别厂家对仪器性能指标的标注高度敏感,但实际上远远做不到,经不起认真的检验。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从量到质”,公司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不再处于一个水平。公司领先他人一步研制成功了静电汞电极(实用新型专利号ZL02268447.6)并应用于产品中,拉开了与同类产品的距离(详见技术介绍:静电汞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