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1C超极本和Apple Air,选哪个?

有些人是天敌,比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国际米兰和AC米兰,曹志敬和八神庵,处女座和射手座...有些人虽然生在一个时代,却存在于自己的特长中。

在领域上,两山二虎互不侵犯,还算和谐,但偏偏有人要分输赢,笔记本领域的MacBook Air系列和

ThinkPad X1碳系列就是这样一个宿敌,打了很多年,一直延续至今。

ThinkPad New X1 Carbon(以下简称New X1C)刚刚上市,这个系列的前身要追溯到2008年。

ThinkPad X300,还有原来的MacBook Air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两者从此更有活力。2008年初MacBook Air的惊喜

颜,我刚想起来这里。瘦的代价就像抽脂减肥后的副作用。是通过毫不留情的“做减法”实现的,而X300一直坚持实用主义。光驱和接口都在机身里。

在对空间进行地狱般的挤压后,它被硬生生塞了进去。在ThinkPad字典里,似乎只有实用,不允许有夸张。

今天,新款ThinkPad X1C与MacBook Air再次相遇,这是时隔六年的重逢。故宫顶上的两个笔记本还在各自的平台上。

卓尔不群,六年后,在MacBook Retina 13的磨合下,MacBook Air姗姗来迟,换代很可能在今年夏天完成,而X1C是一股新生力量。

登陆Win8.1平台后,君实现了对碳纤维材质的一次探索,更重要的是,X1C采用了更大的14寸显示屏,这本身就给了全新的X1C极大的心理优势。

潜力。

1,材料:铝合金和碳纤维

苹果从2008年开始使用Unibody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如今,很少有制造商能够100%数控切割整块铝板。

学习被移植,让Unibody成为了苹果的标签,也成就了除MacBook之外的iPhone、iPod等其他苹果产品。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

常见的材料,所以MacBook Air的材料成本并不高,但是近乎技术垄断和规模使得其他厂商很难以更低的成本跟进,六年来一直如此。

2、便携性:14寸比13.3寸轻。

这一轮测试是不公平的。14英寸的新X1C和13.3英寸的Air不属于同一个重量级,所以就便携性而言,是跨级别的较量。瘦从来都是两个人

系列的核心卖点,尤其是Air刚刚诞生,慢慢从信封里拿出来的时候,成为了2008年苹果最闪亮的时刻,也宣告了笔记本超轻时代的到来。

重量方面,X1C实现了逆袭。14英寸的X1C比13英寸的Air 13略轻,部分原因是碳纤维的瘦身作用。很难想象一台14英寸的笔记本能做到这么轻,还能坚持13。

3.屏幕:16: 10还是16: 9?

13寸MacBook系列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使用16:10比例屏幕的笔记本,MacBook Air 13是最薄的一款,现在很多人都依赖它。

但是,在16:10的记忆中,一直在争论,和16:9相比,谁是黄金比例。16:10比16:9像素多,画图时可以看到更多像素。

16:9被诟病的是削减成本的妥协产物。在我看来,我更喜欢Air 13的16: 10。比如对于后期工作者,16: 9的高清。

电影需要这些“额外像素”来一起编辑进度条和图片...诸如此类。总之像素多一点没坏处。

相对于屏占比,分辨率才是罪魁祸首。好在两人在这方面都做得不错。新款X1C分辨率为1600×900,最高可配WQHD(2560 x 1440)IPS高亮显示,Air 13分辨率为1440。

4.交互:舒适的触摸板,人性化的小红帽。

MacBook系列产品的玻璃触控板一直被用户评为最成功、最舒适的硬件设计,并申请了专利。笔者也相信目前不会有笔。

笔记本的触摸板可以达到MacBook的舒适程度,无论是按键还是光标控制的准确度。虽然新X1C的触控板是玻璃材质,但是左右按键都有明显的红线。

来区分,并且设置了左右键(避免侵权),但在手感上还是差一些。

即便如此,TrackPoint小红点又一次在用户的操控和交互上挽回了局面。关于TrackPoint真的没必要多说。当时,IBM在

TrackPoint控制器研究了特殊的传递函数和算法,过滤掉了用户手指操作中的细微误差,所以才会有奇妙的“指针加速”体验。说这个并不过分

MacBook Air触控板的优势在于多点触控,通过多点触控和Mac OS系统的配合,逐渐淘汰鼠标。以及X1C的TrackPoint和未来的触摸屏。

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鼠标的替代品。

5.界面:

纤薄的机身无疑会放弃一些更大的接口,这对于VGA,RJ-45,新X1C,Air来说都是过去式了,但是比起减轻机身重量

在减小机身尺寸方面,携带两根十几克重的转接线显然问题不大。两者都只需要一个mini DP转VGA。原厂线虽然质量和兼容性更好,但价格昂贵。

它很贵

新款X1碳纤维机身左侧配备了电源插孔、HDMI端口、MINI DP端口、支持关机和充电功能的1 USB 3.0接口、1耳机。

麦克风插孔。机身右侧配有1 USB 3.0接口和1网口转换接口。MacBook Air 13的接口配置基本相同,只是Air有一个。

Thunderbolt接口,兼容MINI DP标准。

6.详细信息:

这个价位,细节很重要。我们先来看看散热。不得不说隐藏在转轴里的空气的散热设计真的很奇妙。热空气完全平行于屏幕打开方向吹出。

不会打扰用户,不过新X1C的散热口在机身左侧,背面有一个很大的镂空散热孔。没有独立显卡,是比较少见的两个铜管的笔记本。高负载状态

两者都有很好的控温能力。空气的铝镁合金导热更快,所以加热和冷却的速度比X1C快。就个人体验而言,X1C比。

空气,但优势不明显。

开闭角度方面,X1C全开180,而Air最大开闭角度只有150左右。阻尼方面,X1C不能单手开合,但Air的转轴阻尼更均匀,手感更好。

从细节上看,Air的一体成型技术让笔记本看起来更加一体化,感觉非常契合。金属外壳在高精度加工下的公差率很低,整体做工非常优秀,而X1C同样优秀,几乎代表了ThinkPad的最高水平。整体使用体验更侧重于商务,在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7.硬件/续航:Air略胜一筹。

硬件配置上,都是选择自己的“乞丐版”。相比之下,Air更换了新的处理器英特尔酷睿4260U,而新的X1C继续使用4200U,性能相差无几,但AIR的HD5000是GT3级别的基本低频型号,图形性能比X1C的HD4400要好。

固态硬盘方面,乞丐版的两款笔记本都配备了128GB固态硬盘。日常使用,区别不明显。续航方面,苹果MacBook 13正在升级为。

在Haswell平台上,续航号称达到12小时,这得益于Mac OS系统和处理器功耗的降低,ThinkPad X1C的续航官方宣称达到9。

小时,与实际续航时间误差不大。

8、系统:Mac OS/Windows习惯第一。

Mac OS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争论一直存在,这里不可能客观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整体来看,国内大部分企业用户还是在他们的平台上工作。

基于Windows系统,Mac OS在广告设计、图文视频、程序开发方面各有所长。无法判断孰优孰劣。

几乎所有的软件和应用程序在各自的平台上都可以互相替换。对于用户来说,这其实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对于长期使用Windows的用户来说,很难快速上手。

掌握Mac OS至少要比根本没接触过电脑的人花更长的时间。两个系统的交互语言完全不同。一旦选择了一个,迁移的成本就不小了。

总结:

Air精细的做工和简约的设计风格让人爱不释手,新款X1C在笔记本上的创新改进也很令人期待。简单来说,Air更时尚,新款X1C更实用。

这两款产品代表了两家公司的产品理念。把一方分在两个领域其实挺好的。至少给你更多的选择。购买权在你手里。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大多数人以前都读过这篇文章。

事实上,已经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