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感动洪城十大名师”什么的...有网络直播吗?写反馈要看学校的要求,但是我家没有这个课桌...然后等好心人来回答。

感动洪城南昌十大教师先进事迹简介

(1)聂,女,出生于1954,党员,南昌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1977大学毕业,一直在南昌三中工作。35年来,我奉献了青春,也浪费了健康。我桃李满天下,无愧于教育和学生,却以父母和亲人为耻。1998年,她的父亲死于肺癌。为了不影响三个班160多名学生的中考,她没有回家看望父亲,一直上课,甚至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30多年来,她用情感唤醒学生的心灵,用爱擦出生命的火花,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班里的学生都生病了。医药费是她出的,学生面临休学困难时,她也尽力了。1999年,王强因脑溢血在班上住院,她拿出了仅有的600元钱。她帮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转化了200多名后进生。爱生,一块冰心在玉壶。2007年,聂老师的爱人调到上海工作。按照政策,她的家人可以随她一起搬迁,但她为了南昌,为了心爱的学生,放弃了。爱南昌,杜鹃啼血映单鑫。

(2)李,男,3月出生,1955,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联小学校长。作为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校长,李考虑的不仅仅是日常的教学工作。为了把学校门前的泥泞路弄走,李东奔西跑,想弄些钱来开始修路。为了在修路阶段不被照顾和维护,他自己动手,早起晚睡,去观察,在路上洒水十几次。在他的精心维护下,水泥路修好了。有些老师和学生住的离学校很远,有些学生甚至要走10多里路去吃午饭。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认为为师生解决中餐问题是一件大好事。学校没有财力解决厨师工资问题,他决定让妻子帮师生做饭。经过对家人反复做思想工作,家人同意了。李用自己的钱为师生解决了中餐,真是忘了公与私。

(3)白宗才,男,1955出生,新建县南集中学教师。南麂山曾经是鄱阳湖的一个小岛。从65438年到0980年,白宗才先生从南昌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麂中学任教,扎根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海岛小镇。我当过社教干部,放弃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机会,也从未放过三尺讲台和“饥不择食”的学生,把青春献给了岛乡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他政治思想素质高,教学业务水平精,教学效果好,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他乐于读书教书,与时俱进,注重精神熏陶,以理服人,以情感化人。生活上一丝不苟,学习上一丝不苟,教学上勤勤恳恳。他从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用心对待。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他省吃俭用,挤出资金资助了几十名学生。针对血吸虫病重疫区南矶乡,他不遗余力地多方查找资料,全力以赴地为血吸虫病防治详细备课,讲课详实生动。学校连续五年无学生感染血吸虫病病例。

(4)颜,男,1954出生,进贤县赤溪中学教师。17岁,离开家乡上海大都市,到江西进贤县赤溪乡插队定居。从1977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我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最终选择留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坚守讲台35年。始终坚信“人生的态度,我要用心坚持。”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超人的毅力,守护着这片纯净贫瘠的土地。以教育为人生之根,以学生之心为修身之土。作为一名教师,我关心学生,以德育人,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工作中注重实效,因材施教。从教30余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生命,心系学生和家长。我以高度的觉悟,强烈的责任感,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真正内涵。

(5)胡德华,男,出生于1966,NLD会员,南昌外国语学校教师。1989 8月份参加工作。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在人民教师的神圣岗位上,致力于培育祖国的花朵。工作一直很勤奋,认真,踏实;生活艰辛而简单,你是老师。他在学校爱家,带病工作,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他心地善良,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心地善良,大爱无边。他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渊博的知识,激励了无数颗年轻的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祖国建设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人才,展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职业素养。20多年来,他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去学生家串门,给学生补课,给求知若渴的学生送洗澡水。20多年来,他一直“潜心做学生,勤于培养人才”。20多年来,他耕耘在教学一线,教学成果卓著,桃李满天下。2012年6月12日,因过度劳累猝死,年仅46岁。

(6)连霜,女?出生于8月,1976,青山湖区新蔡学校语文教师兼教研组长。会计专业的她,却从一个教学门外汉成长为区、市、省、全国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区名师、标兵、省市骨干教师乃至全国优秀实验教师。连爽凭借自己的坚持、勤奋、谦虚、创新,积累了厚重的人生,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从赣南小城到省会南昌,从私立学校到公立学校,环境变了,不变的是她对教育的热情和激情。她永远是感恩的:感恩教师职业所体现的人生价值,感恩语文教学这本书所带来的淡然与从容,感恩学生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初来乍到,她一学期在校外上了50多节课;为了专心教书,她会一直跟着四岁的女儿回东北老家。她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参加了六七个科研项目。连双老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收获了丰富,感动了我们。

(7)郑,女,1975年2月出生,东湖区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兼教研组长。她用耐心带领智障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用爱心敲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用关爱浇灌残疾人的花朵。学生流鼻涕流涎,帮忙清理,大小便失禁的时候帮忙洗洗,不同季节不定时多喝水,生病了及时带去医院。他们被失控的学生殴打,他们在办公室痛苦地痛哭流涕,但他们从不抱怨...在她孜孜不倦的教导下,那些不会说话的人现在也能说话了,自闭症儿童也能主动交流了。现在他们是乖巧可爱的天使。永远不要让智障儿童再次失去心理关怀。她爱献残疾儿童,爱献弱苗,用博大的爱温暖每一个智障儿童,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同学们在用“像”字造句的时候经常会写:郑老师像妈妈,最爱的,最亲爱的!

(8)周志斌,男,1973出生,十七中西藏部科学教研室主任。周老师在十七中工作的17年间,扎根西藏系,做过班主任。为了帮助来自西藏的孩子们摆脱因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带来的困难,缓解他们远离家乡的忧虑和思念,周老师作为一个八尺男儿,不得不无微不至地做所有藏族学生的“周爸爸”。德姬从小就患有膝关节滑膜炎。一旦关节过度运动或天气突变,疼痛难忍,只能卧床休息。周老师四处求医问药,关心。一旦生病,他每天都带着德姬去医院治疗。当医生问小女孩的名字时,自豪地说,“我叫周!”“周神父的爱,不仅融化了藏族孩子的心,也融化了两国之间的珍贵友谊。

(9)何书平,男,4月出生,1984,安义县新集小学教师。自2008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何淑萍就一直打算扎根农村教育教学一线。为了更好地教育留守儿童,何淑萍真的是花了不少心思。他建立了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簿,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一个班几十个留守儿童,他想当家长。面对沉迷网络的倔强孩子,他知道孩子缺的不是管教,而是像家人一样的爱。一个淘气的孩子摔断了一条腿,他的父母在远方。何老师带他去学校住,给孩子买了水果,做了汤。有一次喝骨头汤,孩子哭着说:“老师,我错了这么多。你不讨厌我。这样照顾我,总比我爸好。真的很抱歉。”何淑萍就这样用人格魅力打动学生,把爱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用老师的臂膀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10)周红,女,三月生,英语教师,红星扶轮五湖学校班主任。从南昌师范学校毕业后,周红回到母校红星扶轮五湖学校,带着对教育的热情和回乡的理想,成为一所著名乡村学校的英语老师和班主任。自教14以来,她一直在探索适合山村学生的教学方法,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每年都在全区名列前茅。她主动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像姐姐妈妈一样用爱温暖和影响学生。当她从周记口中得知班上一个女生中秋节生日最大的梦想只有一个新书包时,作为班主任的她感到非常内疚,于是要求全班同学中秋节在教室里为这个女生庆祝生日,并自费给她买了一个新书包。女孩被感动了,她变得更加关心群体,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