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上涨对国家财政政策的影响
推动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涨的因素。
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乐观。从国际上看,根据国内外多个权威部门的预测,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虽然比上年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有利。从国内看,去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为今年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国家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价格总水平的进一步回升。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一定的成本推动作用。去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石油及其制品、有色金属、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均大幅上涨。今年生产资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幅度可能低于去年。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仍将是原油价格。因为一季度是原油消费高峰期,上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将维持高价,下半年可能从高价回落。但是,如果中东局势恶化,原油库存水平继续降低或投机购买和囤积现象加剧,油价也可能居高不下,这可能会带动中国生产资料价格继续攀升。一般生产资料价格仍可能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虽然目前工业消费品产能总体过剩,工业消费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削弱和阻断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度和传导速度,但这些原材料等基础产品的价格上涨仍会逐步反映到下游产品的价格变动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在食品价格小幅反弹的影响下,食品价格有望止跌企稳。食品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很大,食品价格的变动对食品价格的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去年粮食大幅减产,下半年粮价止跌回升。但是,中国的粮食库存非常充裕,粮食供应总量仍将略大于需求。总的来说,经过几年的下跌,粮价已经到了底部,今年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是稳中略涨的趋势。食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整个食品的变化,尤其是肉禽蛋价格的变化。食品价格有可能扭转近年来持续下降的趋势,食品和食品价格的稳定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服务项目和房价将继续上涨。由于今年各地将继续调整城市自来水、房租、城市公交票价等居住和服务项目价格,国家还将提高水利工程水价和城乡供水价格,服务项目和居住价格将继续呈上涨趋势,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
抑制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涨的因素
尽管存在上述因素,我们认为今年中国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不会大幅上涨,通胀走高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一些抑制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上涨的因素:
首先,需求增长推动价格大幅上涨的动力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总供给脱序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和需求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多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和即将出台,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将放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社会需求的增长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消费、投资、出口增速较去年上半年明显回落,7月份以来各级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回落,表明内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消除,价格总水平进一步回升的动力不足。
二是我国市场供求关系仍将是供大于求,工业消费品价格难以止跌回升。虽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少数工业品供不应求,但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已逐步下调。低价进口商品会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对部分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可能更大。此外,消费者对入世后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的预期比较强烈,这将导致市场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商品特别是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还会继续下降,部分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可能更大。
第三,服务项目和房价涨幅可能略低于去年。虽然今年部分地区会上调部分服务项目和房价,但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以及近两年调价和调整项目的范围,今年的调价幅度低于去年。此外,为促进内需增长,国家将逐步出台一些降费降价的政策措施,如降低住房建设费、汽车使用及购置费和国内电信资费标准,控制学杂费过快上涨,对服务项目和房价的上涨趋势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服务项目和房价涨幅可能略低于去年,对价格总水平的带动作用可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