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的减肥假药是否无视监管部门?
令人担忧的是,在厕所旁租来的小屋里“炮制”的假减肥药,却成了网络上最畅销的“网络名人”产品。在巨大的非法利益诱惑下,各级“卖家”不惜以身试法,卖假货。笔者认为,此案凸显药品网售监管仍存在漏洞。相关网上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必须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堵住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药品的渠道,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鉴定报告显示,这种假冒网络名人减肥药“糖果”的药物成分为西布曲明,确实是减肥药。但由于存在心脏病风险,这种药物在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的许可已经被撤销,药厂也被勒令回收。2010 5438+00年6月,中国也宣布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正是因为毒副作用大,世界各国都禁止生产销售该药。然而,这种减肥药却在网络上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了“糖果”,成为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追捧的“网络名人”。这种厕所隔壁做的假减肥药,每片不到七毛钱,却高达每片10元。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生产厂家和销售者知道售假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网络名人”假药,如果没有消费者举报受伤,恐怕还会继续畅销下去。
不可否认,网络销售假药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相对增加了网络监管的难度。如果没有消费者举报,线下监管部门也很难查处。但是如果魔鬼有一尺高,他就应该有十尺高。一方面,网监部门要采取更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对一些隐蔽的网络售假行为进行判断和甄别,让售假者一一露出真面目;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要肩负起对入驻卖家的自查责任,严格把关卖家的相关资质、所售商品的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一味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为一些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打开方便之门。电商平台要坚决杜绝售假者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来减肥。
此外,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他们不应该在网上购买“三无”商品。对于网上无意中买到的假冒伪劣商品,不仅要敢于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举报,以便执法人员及时查处线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从而保护更多的消费者免受不法侵害。
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笔者认为,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消费者等社会各方应有效防范、坚决抵制、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堵塞监管的各种漏洞,让制假售假者隐藏的“尾巴”及时被发现,让类似“网络名人”的假减肥药不再有任何市场危害消费者。
本文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