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有什么好的?为什么能卖这么高的价格?(贵州茅台为什么这么贵)

茅台酒有什么好的?为什么能卖这么贵的价格?简单回答几点:

1.天妃茅台酒是最便宜的茅台酒。如果只看53度,500毫升的茅台酒,不看低度,小容量,系列酒。其实大家平时说的飞天茅台已经是最便宜的茅台酒了。其他小批量勾兑、稀有、陈年、特陈年、年份茅台酒价格较高。

2.贵的稀缺。贵州茅台自上世纪50年代初上市以来,年产量超过1万吨用了50多年,胎生稀少。虽然现在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世纪初的5倍左右,但是国富民强,需求也上去了。

3.是匠心。一瓶茅台酒从生产、储存到出厂,需要五年时间。而且坚持只用贵州本地糯高粱,严格控制所有生产流程。即使茅台酒年产量几万吨,但整体质量控制很好。

4.你的品牌。其实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塔尖上的圆圈认可茅台,社会认可茅台。不管是喝酒,社交,收藏,都是票,都有流通。

原因有三:一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虽然目前的产量已经达到5万吨,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据说茅台含有1000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还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3.有抗癌作用,还能杀死螺旋菌。喝茅台的这些好处是茅台原董事长季克良同志提出来的。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喝茅台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茅台一瓶难求,价格飞涨!最后用雨果的一句话来总结:上帝造水,人造酒。

其实每一种酒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茅台酒也是,五粮液剑南春也是。

茅台之所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就是虚荣、投机、腐败、盲目跟风。现在茅台和它的股票基本上都集中在资本大鳄、经销商、黄牛手里。这些人现在只能在传递包裹中欺骗自己。如果一旦散户接手,肯定会抢。

今天的茅台,很难从市场的角度去分析。这家未来不需要融资扩张的企业,市值1.8万亿,超过了贵州省一年的GDP。也就是说,贵州茅台“富如敌国”,甚至在网上开玩笑说,茅台已经是上海、北京之后的第三大城市了。然而,这个不能走出国门的巨人是如何成长为今天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茅台是如何成为酒桌上奢侈品的象征和“国酒”的文化符号的。

茅台的霸道是怎么炼成的?

20世纪30年代,茅台与老一辈革命家有“战斗友谊”,特别是1935年,战士第四次过赤水时,用72茅台代替酒精消毒,成为最早的历史渊源。后来茅台用于招待外宾,也为其品牌增色不少。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需要出口粮食换取外汇,然后用这些外汇购买外国的机器设备。在此期间,茅台酒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出口的商品。建国初期,一吨茅台可以换40吨钢材,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名为天妃茅台的品牌用于出口,希望获得更多的外汇。

茅台虽然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国内远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今天很多白酒企业不再是争冠军,而是第三名是谁。无论是泸州老窖,还是山西汾酒,昔日的白酒销量冠军都不再视茅台为敌,五粮液似乎成了他们的目标。

40年前根本不是这样,似乎有一种群雄逐鹿的势头。1988,我们国家放开了白酒的价格管制,于是很多白酒企业开始分两路,一路走平民路线,一路走高端路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选择了低价路线,茅台、五粮液选择了高端路线。

从65438到0994,汾酒首次在上交所上市。此时,汾酒的销量是茅台的6倍,五粮液的4倍,销售规模全国第一。但这种低价模式也降低了汾酒的品牌调性,因此汾酒也失去了竞争高端白酒的机会。

就算汾酒失去了机会,也轮不到茅台坐庄。上世纪90年代,由于银根紧缩,茅台背负外债6543.8+0.5亿元,资金链一度断裂,濒临破产。此时的五粮液,因为工商银行的贷款,坚决不肯降价,坚定了市场的信心,也一举守住了霸主的位置。

茅台直到2001上市才缓解资金压力。此后,茅台不断提高天妃茅台出厂价,2008年达到438元,超过五粮液的418元。此后,茅台一直保持着中国最贵白酒的地位。

此时,五粮液在战略上迷失了自我,在平价或高端路线上陷入了迷茫。为了扩大销量,他们孵化了很多子品牌,比如五粮春、五粮春。最疯狂的时候,他们的子品牌数量达到上千个。这种低价代工的模式确实扩大了五粮液的市场规模,但无形中损害了五粮液的品牌形象。所以在2004年,五粮液的销量虽然是茅台的两倍,但利润却远不如茅台。

五粮液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战略,也未能应对外部风险。2013年“八项规定”让整个白酒市场哀鸿遍野,于是五粮液采取了降价保销量的模式来应对这场危机。此时茅台坚持其底价819元,拒绝降价。与此同时,茅台还搞了一场“神操作”。代理商只要向茅台支付6000万元以上,就可以顺利进入茅台经销商体系。我们现在看到的经销商,几乎都是当时的“英雄”。于是你会在茅台经销商中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很多经销商并不从事白酒销售,这个现象起源于2013年的“誓师大会”。

2013之战一举奠定了茅台的霸主地位,但茅台产量的这一“瓶颈”间接推动了茅台成为高端白酒。

1970年,茅台曾在100公里外的遵义新建茅台分公司。当时茅台酒厂所有的酿造设备、技术人员、原料都运到了遵义,但即便如此,还是生产不出茅台的味道。现在很多科学家从微生物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认为这种特殊的微生物环境只存在于茅台镇周边。为了保护这个地区的环境,茅台甚至不考虑扩大产能。

这也导致了茅台未来的产量被锁定在5.6万吨,即654.38+0.2亿瓶,不会再有了。这也是郑州要求茅台开放货源,没有鸡蛋的一个原因。本身产量的稀缺性也使其有可能成为“奢侈品”。

如何利用“文化矩阵”

既然是请客人吃饭,一桌菜的价值就没法评估了。你不看菜单连价格都不知道,但是如果有一餐茅台,可能就是几千或者几万块钱的一餐。无形中,茅台成为酒桌上的社交货币,也是整桌美食的点睛之笔。

商业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文化矩阵”。当我们提到某个产品时,我们会把它与这个品牌联系在一起。例如,当我们在西方庆祝圣诞节时,我们会想到可口可乐。圣诞老人穿着红袍喝可乐的形象已经深入每一代人的心中。摆着茅台的酒桌,成了高端酒局的代表。

文化矩阵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来回往复,不断重复。我们每一代人过年都要围着电视看春晚。春晚已经成为我们过年的文化符号,可以跨越时空、世代甚至种族传承。

茅台成名于世博会,一直打着“国酒茅台”的旗号,甚至成为国家身份的象征。今天我们已经把国酒和茅台划上了等号。除了上个世纪的红色基因,茅台也在不断重复着“国酒”的称号。

事实上,“国酒茅台”的商标茅台从未注册过。茅台自上市以来,不断申请“国酒茅台”商标,甚至用国家领导人招待客人来强化其文化符号。所以在各大媒体平台上不断看到“国酒茅台”的商标。最典型的就是《新闻联播》中的“国酒茅台,该你了”的广告语,让茅台成为亿万人心目中国酒的象征。

但“国酒”商标不断引起五粮液、汾酒、沱牌等企业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茅台的国酒是自封的,没有这个特殊的荣誉。如果从销量来看,茅台酒远没有达到人人都能喝的程度,怎么可能成为“国酒”?

白酒企业虽然反对,但是申请“五粮液”、“汾酒”、“凤翔”等。监管部门意识到这种文化矩阵不是企业打擦边球的载体,所以拒绝所有申请“白酒”的商标。事实上,“国酒茅台”商标已于2019年正式停用。人们对这种文化矩阵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已经习惯了在大街小巷看到“国酒茅台”的标识。

与此同时,市场也形成了* * *识。茅台已经成为中国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和最好的白酒。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茅台,不是把它当成企业,而是把它当成奢侈品。

茅台现在可以成为中国最高端白酒的象征。除了历史发展因素,还塑造了“国酒”的品牌,让人相信它是国酒的标志。

这涉及到很多方面。好酒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资本炒作赋予的金融投资属性,另一方面是品牌硬度引领的市场送礼请客需求。茅台作为行业龙头,受到资本青睐,这是正常现象。

其实贵州茅台酒的价格贵,主要是因为贵州茅台酒产量稀少。它的产量太小,也很稀少。虽然,这十年来,贵州茅台的产量不断扩大,从2003年之前的不足10000吨,到2018年的50000吨。看起来产量增加了五六倍,但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主要是茅台酒会“消失”,不是没有出现在市场上,也是被很多人囤积。

我是小橘,爱酒好酒的大仙。想了解更多,别忘了摇一摇手指,点击关注,和小橙一起举杯。

因为茅台有神秘的力量。

说实话,我喝了很多年的酒了。天妃茅台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喝,感觉和国窖1573的青花郎、郎酒差不多,也可以说是一个水平。茅台之所以长得这么高,是因为被炒作,被投机者囤积,导致市场稀缺,哄抬价格,然后从中获利。。所有的根都是为了钱。国家该严厉打击那些投机倒把、恶意哄抬高价的人了。

都是买来送人的。

茅台酒昨天的股票是1599,市值2万亿,真的很厉害,前途无量。

茅台酒有什么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哪个白酒能做到这一点?1499的白酒卖了2100多,就是这个原因。

昨天看到一个调查。喝茅台酒的大多是收入百万以上的人。看来中国有钱人太多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消费者看热闹就好。反正他们买不起的话,平时喝点我们当地的散酒就已经很不错了。和茅台一样的工艺,一样的原料,没有茅台丰富,但是属于同一个产地,同一个微生物环境,同一个酒质。我感觉比很多喝酒的人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