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个人简介

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的妻子说他暂时不能闲着,但他干农活时从不离开他的歌。

一个农民走进央视十套《讲述》栏目,实属难得。更难得的是,这位农民不是在讲述他是如何在这里养牛的,而是在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他非凡的音乐人生。是什么让一个养牛的农民喜欢上了西方古典音乐?是什么支撑他克服重重困难,走上央视大舞台,成为著名的农民歌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刘的前世今生。和歌手戴玉强唱一首歌。

一个强壮、黑脸的中年农民。如果说他和普通中年农民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有艺术家的气质。他刚刚喂完牛,在一群鸽子身上撒了几把玉米。

2004年底的一个晚上,刘正在给牛准备“晚餐”。他的妻子从外面兴奋地回到家里,她递上了一封文化部门的挂号信。刘接过信,站在那里看了起来。这是央视全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发给他的邀请。以农民歌手的身份真正走上全国舞台,是他多年来的梦想。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被要求和著名男高音戴玉强同台演出。这不是梦。刘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厅,与他崇拜的著名歌手同台演出。他们演唱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最著名的咏叹调,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他们成功的演唱赢得了晚会上观众无尽的掌声。

节目录制结束后,刘赶回家。除夕那天,亲戚来了,邻居也来了。他们聚集在刘的不大不小的房间里,与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唱段最后的幻灯片部分响起热烈的掌声时,刘独自走到外面,回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艰辛历程,刘流下了眼泪...“小农户”刘在旅顺生活了52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懂事的那天起,他就对歌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他在歌曲里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和憧憬。

小学毕业后,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家里无力支持他继续学业。他过早地加入了农民的行列。放牛,割草,帮家里人帮忙收拾房前屋后的小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似乎太沉重了,但他并不觉得累,因为他心里有一个美好的憧憬,而这一切,都来自他喜欢的歌。

在刘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学了木工和瓦工,成了师傅不可或缺的帮手。有了收入,他不仅给了父母,还攒了一点,买了一支笛子和二胡。这时,唱歌对他来说有了新的意义,他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除了自己唱歌,还拉起了比自己小五岁的弟弟。父亲不明白,说:“一个农民家庭怎么能整天发牢骚呢?菜是种的,不是唱的。”但他不肯放弃自己的理想,决心用自己的声音唱出自己的美好人生。每天天不亮,他就带着弟弟去果园练唱。

后来兄弟俩都成了家。即使成了家,刘还是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叫弟弟隔着山墙到果园里练唱。为此,我还惹得我嫂子大为不满。他告诉记者:“我总觉得唱歌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唱歌,似乎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努力是有回报的。1986,弟弟被海城歌舞团聘为正式歌手,刘因年龄偏大被聘。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唱歌的信心。他相信自己是一个好歌手,他会把自己的歌声献给家乡和老乡。从“假装”到回归自我

改革开放后开始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刘家境好转后,先买了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有一次,他在收音机里听到意大利著名歌手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他立刻被这位歌手浑厚大方的音域和优美动听的歌声所征服。从那时起,他迷上了美声唱法。他崇拜一个在部队工作多年的人。

一个从事文艺工作的老乡,作为老师,去区文化馆找老师请教。在学习中,他逐渐找到了唱西方古典歌曲的感觉。

刘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出了名。1990左右,旅顺开始有跳舞和卡拉ok。一天,刘在送牛奶的路上,听到二楼有人在唱歌,便支起自行车上楼,不顾还有几户人家的牛奶没有送来。几个人在唱卡拉ok。当他们看到是刘每天来送牛奶,他们邀请他唱一首歌。刘第一次用麦克风唱歌,他唱的是《十五的月亮》。他的歌声吸引了楼下的人跑上楼。他们很惊讶,送奶工唱得这么好听,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大歌手。消息不胫而走,刘成了旅顺口区的“明星”。

1995,刘正式走上舞台。那一年,旅顺口区组织合唱团去北京参加全国工人合唱比赛,邀请歌手满玉华、王克俭前来指导排练。当时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选拔的几位主唱都不理想。进退两难中,文化馆的老师们想到了养牛的刘。果然,两位导师对这个面容黝黑的朴实农民非常重视。于是他以员工的身份参加了演出。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次次以其他身份参加演出。2001旅顺口区某单位参加某电视台组织的专题活动,刘获得“复员干部”身份。那天他唱的歌是《我们军人》。他唱得太好了,很投入,掌声一次次响起。音乐会结束时,一位优雅的女士走到他面前,亲切地问:“你在哪个部队服役?”刘见面红耳赤,急忙脱口而出:“海城驻军。”刘告诉记者,他现在还不知道海城是否有驻军。然而,从此以后,刘结束了不能以真实身份演出的经历。这位女士是节目导演,她为刘拓展了舞台。

刘在歌唱方面有着光明的前途,但他仍然是一个农民。从1984到现在,养牛20多年了。他离不开自己的牛,离不开自己出生的热土。但是他的心很高。他说,希望有一天,中国农民的歌能登上国际舞台,让世界领略中国农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