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池塘里的鱼吃得不好。和寄生虫有关吗?
高温降了,病害相对没那么让人担心了,所以很多养殖户都准备赶紧把池塘里的鱼捞起来,不然有的担心到时候个体达不到规格。但也有人遇到了问题,鱼没喂好,可把养殖户急得睡不好觉。最近很多精养鱼池被处理饲养不良,都和寄生虫有关。
该病例被引入郫县的一个鱼塘。那天去钓鱼,发现水面上漂浮着很多鲫鱼。我当时测的溶解氧是5.0,然后问池塘的鱼负载量是不是每亩2000多斤,应该不会浮。当时推测多半是虫子。再一次镜检,鳃上有粘孢子虫。后来老板按照我的要求给鱼吃了一种子孢子网口服液。我建议服用4天,他只用了一天。第二天,鱼没有浮上来。但由于用药不彻底,没过多久,鱼又浮了起来。
相关经验这个季节也是寄生虫高发的季节,如娃娃鱼、轮虫、凤尾鱼、中华鲱鱼等。当鱼被寄生虫寄生时,鱼会感到不适。当鳃上寄生的轮虫、锥虫或娃娃鱼较多时,鳃会受到刺激,粘液增多,利用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摄食量减少。
通过两个鱼塘钓鱼的案例,结合钓鱼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吃鱼有了更多的认识。吃鱼不好肯定和溶解氧有关。溶解氧是因为水中缺氧,体内缺氧。
这里的寄生虫是缺氧的来源。由于寄生虫造成的伤口,当大量寄生虫寄生时,会发生细菌感染,进而发生炎症。严重的细菌会在血液中定植,然后大量繁殖,导致败血症。和嗜水气单胞菌一样,产生的溶血酶可以溶解血红蛋白。当血液中大量的血红蛋白溶解后,鱼体内的氧气运输就会受到影响,症状就是缺氧。
这时候鱼自然吃不好。比如两个月前生活富裕的刘先生,在一个精养的池塘里养了100多亩草鱼。在草鱼价格最高的7月份之前,鱼是可以卖的。但是由于之前的鱼病,没有检测出寄生虫,其实是寄生虫引起的。这条鱼吃得很差,不断死亡。当时用了农药后,死了两三个月的鱼病才得到控制,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建议现在提倡健康养殖,都是淡化农药,肯定没必要每个月消毒农药。但当水温适合寄生虫繁殖,且水体中有大量寄生虫繁殖和爆发的条件,且有机物较多时,还是要做好防虫工作。如果发现一定数量的寄生虫,最好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