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子(泰国大风子)有什么特点?

(吴金华、范颖)

泰国的大风子是大风亚科的常绿乔木。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台湾省、海南、云南均有栽培。用种子入药。种仁含挥发油45.36%。油的主要成分是核桃油酸、核桃油酸、脱氢核桃油酸甘油酯和核桃油酸。药理临床应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等抗酸杆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对奥杜恩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辛、热、毒。具有祛风、攻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麻风病和疥疮。

一.形态特征

树干直立,树枝细长。单叶互生,叶革质,披针形至长圆形,侧脉8-10对,两面无毛。花杂合性,1到数朵花簇生,雄花萼5,基部稍合生,花瓣5,黄绿色,雄蕊5,退化雄蕊鳞片状,退化子房圆柱状;雌花子房卵圆形或倒卵形,退化雄蕊形成纺锤形。浆果呈球形,直径7-12 cm,果皮较硬。种子12-77,略呈多边形(图15-2)。

图15-2泰国复叶槭形态图

1.果枝2。雌雄同体的花3。雄花

第二,生物学特性

(1)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成熟期的带果种子,即果肉仍为白色、黄色、果皮开裂时的发芽率相近(66-70%),但果肉白色的种子成苗能力弱,成苗率低。大粒种子(直径1.4-1.6 cm)和小粒种子(直径1.0-1.2 cm)的发芽率相近(88-90%),但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营养丰富,成苗率较高(分别为64%和48%),发育不完善的灰白色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较低(发芽率为74%,成苗率为38%)。种皮厚约2.5mm,坚硬,通透性差。短期日晒会产生裂纹,加速发芽,但不利于保存。含油量高的种子容易产生游离脂肪酸,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变质。袋藏3个月后,发芽率从66.7%下降到25%。6个月到5%。但瓶子不密封存放3个月,发芽率仍为73.3%,6个月后下降到465,438±0.6%。瓶内密封保存3个月后,发芽率仍为60%,保存6个月后,因缺氧而完全丧失发芽能力。

种子发芽需要高温。在云南景洪播种,6月11至次年3月中旬,旬平均气温在20℃以下,不能萌发,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时开始萌发。播种后16天的发芽率:24℃平均温度为15.9%;26.1℃为73.2%;3月中旬播种,一个月内的发芽率占总发芽率的百分比:遮荫棚下,20.2℃的平均温度为0.8%;24℃时,室外平均温度为70.3%。

幼苗出土时,幼茎拱出土壤,子叶慢慢从种子中脱出,但种子并未出土。在此过程中,幼茎常产生棕红色长斑而干枯,在晒土板结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2)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在年平均气温265,438+0.7℃的云南景洪,2月上旬平均气温高于65,438+07℃时,叶芽开始萌发,新芽陆续萌发,直至65,438+065,438+10月。第二年2月65438日至10月65438日平均气温低于65438±07℃时,新梢停止萌发。一般花芽在1的6月下旬至2月上旬萌发,2月开花结果,果实在11成熟。随着每年气温的变化,叶芽和花芽萌发的时间可以提前或推后。

树苗种植4-6年后就会开花结果。一夫一妻制。一般植物都有足够的雄花。但有些植物雌花多,果实多,被视为“雌树”;有些植物雌花很少,但零星或不结果,被视为“雄树”,相对稳定。其实植物的雌雄并没有绝对的区分。生产中需要定向培育雌花多的母株,其中有足够的雄花,不需要单独配备“雄树”。

泰国的复叶槭野生于原产地的河岸。它喜欢高温高湿,怕霜冻。如遇短时轻霜,嫩枝和叶片受轻伤。在潮湿的河流和池塘种植是繁荣的,而干燥的梯田和丘陵是贫穷的。可以承受短时间的洪水,但是积水长得不好。育苗时需要60-70%的遮荫。幼龄以40-50%遮荫为宜,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日照。适用于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轻粘土。幼树在重粘土和干燥坚硬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抗风性强,但花期受旱风损害,造成落花。

第三,栽培技术

(1)土地选择和准备

常绿,树形优美,适合沿河、池塘、沟渠种植,美化环境;也可用于庭院、路边绿化树木,或用于山谷荒地造林。如果院内和路边土壤质地较差,施农家肥改良土壤,也能长得很好。成片种植时,按4×4m的行距挖坑,坑宽60cm,深50cm。穴土风化,每个穴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kg,与表土混合填穴。

(2)育种方法

更多的种子用于繁殖。6月165438+10月至次年6月65438+10月,采摘成熟果实,软化6-7天,去皮,清洗,阴干,从白子取出,装瓶或陶制,2-3月气温回升时播种。播种前,种皮在太阳下晒几分钟开裂,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先在沙床上加速发芽,取发芽的种子分批播种在苗床上,行距20cm,粒距5cm,播种深度1cm,用遮荫盖草保湿。幼苗1-2真叶时,稀植成行,株间距20cm。当苗高30-40 cm时,逐渐减少遮荫,在阳光下锻炼。也可通过切取组织富集一年以上的半老枝进行繁殖,在栽培中尚未使用,但对培育雌花较多的高产母株具有重要意义。

(3)种植

苗木高度在0.5-1m时,应在雨季阴天或小雨天栽植。修剪幼苗下部枝叶和过长的侧根,用泥土蘸根,用稻草捆扎,运到种植地,避免根部萎蔫。种植时,将根部拉长,细土填补根部空隙,压实,浇水,覆草保湿。

(4)现场管理

幼树期用棚架种植豆类、瓜类等作物,增加收入,营造适宜的遮荫,加强土壤管理,有利于幼苗生长。注意节水,旱季要水肥并用。雨季注意除草松土,施化肥,有机肥,压青等。,保持土壤疏松,草干净,肥润,能使幼树快速生长。注意修剪,形成好的树冠。旱季开花,注意灌溉,满足水分要求。

(5)害虫及其防治

卷蛾幼虫危害幼枝和幼叶,造成刻痕和孔洞。在海南一年发生数代,全年持续,无明显越冬和越夏现象。成熟幼虫在叶、茎或其他植物和栅栏墙上化蛹。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所以严重时可以看到大量幼虫在地上爬行,寻找化蛹地点。幼虫有绒茧蜂,蛹有大腿蜂寄生。防治方法:2-4月重度期,可采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当大量幼虫爬到地面寻找化蛹地点时,可在地面挖防虫沟,在沟内撒5%的甲萘威粉剂毒杀幼虫。

第四,收获和加工

在11-65438+2月期间,当树上的一些果皮开裂时,就可以全部采收,摊至果肉变软,去皮,清洗,干燥,用布袋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