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育儿观念和婆婆观念不同时如何调整问题

当育儿观念和婆婆观念不同时如何调整问题

婆媳关系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从古至今,婆媳关系一直是水火不容的,尤其是在育儿方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调节婆媳纠纷。

当育儿观念和婆婆观念不同时如何调整问题?1.如何看待育儿和婆婆的差异?

“什么是正确和适当的方式?谁是裁判的权威?在一个民主的家庭里,没有权威。如果父母能达成一致,当然最好。但协议不是必要的”;“当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时,父母会本能地反对这个大人,陈述自己的想法,减少或消除这些人对孩子的影响。这个其实没什么用。孩子不需要别人为自己的环境设置防线或者重新规划。”反思自己反对书本,在儿子的教育理念中一直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而现实中却把自己的理念和做法作为权威强加给老人。这难道不违背民主精神吗?

一个正常人只要有优点和缺点,就没有绝对的权威或对错。这让我想起《好母亲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的一句话:“我们的父母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说我什么都知道。作为一个有限的人,我能给她多少就给多少。剩下的我得允许自己做不好,我得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缺陷。”

是啊,作为父母,如何才能静下心来,从心底接受各种不和谐声音的存在呢?当我们与长辈的育儿观念有冲突或分歧时,我们会多一些常态,少一些主观偏见。节省下来的情绪和能量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差异背后的指引。

第二,孩子的成长环境需要干预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和每一个和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发展不同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孩子必须接触不同的人,积累不同的经验,这样他们才能学习、理解和判断这个世界。”长辈的育儿观念再低,也只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部分,更何况孩子和长辈的关系是他们之间的事,不是母亲能控制的。更何况孩子的成长空间广阔而深邃,环境复杂多变,家长很难控制他人对孩子的影响。家长要静观其变,让孩子在不同的概念和环境中观察和感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真的不容易做到,因为在情感上,我们无法切断与孩子的紧密联系。我们不能不把他们的失败当成我们的失败。我们做不到。几句话可以帮助他们避免痛苦或失望,但我们也应该看着我们最亲近的人挣扎或犯错。

但只有不去过多干涉,尊重孩子成长环境中的真实情况,才是培养孩子理性思考和判断的前提。至于家长应该怎么做,我们的责任是找到合适的时机,如何体现他们的引导。

三、如何体现家长的引导

“孩子和爷爷奶奶的关系是他们之间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你可以和你的爷爷奶奶谈谈。也许你是对的。我会考虑的。不要和爷爷奶奶闹矛盾,继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行动远比言语有效。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和长辈发生言语上的冲突,也没有必要去说服对方。俗话说“好人不辩,坏人辩”,你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口头服从,但是接下来怎么办。

“妈妈越是在意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别人哪里不好,孩子就越有可能在这个地方出问题。如果一个母亲能激励她的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好,她就不会在意别人的方式。其他的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事实。”父母多用心,用生活影响生活,孩子成长的动力会很大。长辈过时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引导和支持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

关于如何做好自己,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做好自己,不介入孩子的事情,并不是忽视孩子,而是给孩子鼓励和鼓舞,不要有压力和批评;不带丝毫批判的讨论,提出各种可能性,即使有些可能的情况我们不能接受,也要提出来让孩子思考。这样孩子才能形成现在和将来对他最好的能力和价值观。“诚然,爷爷奶奶有其特殊的地位,但抚养孩子的责任更多在父母身上。父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是拆解一切复杂育儿问题的无敌盔甲。

第四,强大的内心需要科学的理念来支撑。

教育真正的准备是提升自己。“我们必须通过一条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道路,学会如何与孩子和家人相处。

我们曾经为了女儿能不能上幼儿园争论了很久。当时我坚信照顾她的孩子是最好的选择,但父亲认为其他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为什么你的孩子没上幼儿园,没孩子玩,没社交圈,什么都没学到?你能负责任吗?我们花了半年时间讨论这个问题。后来,我的孩子再也没上过幼儿园。这几年,我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孩子有足够的自由玩耍时间。我孩子的启蒙教育也做得不着痕迹。那时候我觉得孩子在童年自己照顾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后来学习了尹老师的教育理念,明白了什么是最适合孩子童年成长的营养餐,可以给她这个阶段需要的成长营养。现在孩子一年级了,她很快适应了小学生活,没有受到不上幼儿园的影响。看到孩子各方面越来越好,爸爸已经放下了那颗焦虑的心,孩子开心的状态就是我们育儿方法的最好证明。

我们都很爱孩子,但是有时候我们家的育儿节奏没有我们快,所以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在育儿问题上有分歧的时候,要给对方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言传身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家人。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内心不会被所谓的“一致”所左右。

五、如何正确对婆婆进行育儿教育。

第一步,表明自己向对方学习的态度,这是最重要的前提。你看,之前很多专家甚至想虐别人,都说今天要听听你的建议。

这一步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为人师表,指导别人的态度,给别人讲课的态度,向别人请教的态度,往往意味着我是来给你上课的。

还有下面这种很多人经常误以为是好的态度,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用平静平等的态度与对方交换看法。所以有些情侣吵架。我已经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父母,友好地交换了意见。你还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事实上,这已经使双方处于敌对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明确表现出互相学习的真诚态度。

原来你这么在意孩子不按时吃饭!其实我有自己的看法,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

第二,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这一步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我都听到了你们所有人(即使我听了,我也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现在轮到我说话了,所以要认真听。

正确的做法是:我真的不像你这样教育我的孩子,但我也不打算和你争论谁对谁错...你觉得我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第三,态度要始终真诚,尊重。(这一点卡尔·罗杰斯先生在他的心理学系列著作中表达得非常好),而传达真诚和尊重的方式永远是态度,怎么说,而不是怎么说?如果对方觉得你一点都不真诚,对他/她没有尊重感。无论你说什么,他/她的心里只有五个字:请尊重我。

这一步最常见的错误是,你急于让对方知道你的观点,不断证明对方是错的。尤其是在态度上,表现出一个鼻音爆音或者一个轻蔑的表情,都会出卖你内心缺乏尊重和真诚的态度。

核心点:处理好自己的内在情绪,用空杯心态去沟通。

第四,探寻并确认双方的相似之处。冲突双方很容易被自己的争议点燃,忽略任何争议,除了有争议的部分和讨论的部分。双方在某件事情上的冲突越大,背后一定有很多相似之处。至少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通常可以达成共识。

第一步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用智商(通常是媳妇)或经验上的优越感碾压对方,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观点去做,不再给对方讨论和分享反馈的机会。

核心观点:听起来我们对于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没有争议。

对了,这些招数经常失败。如果你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那你肯定是用不上的。不过经过大量的反思,这招还是比较精的。

温馨提示

家庭教育中很多问题背后的原因,不是道理讲得不够透彻,而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扼杀了我们的温柔和理智。

学习先进育儿理念的目的是让孩子活得更快乐,但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追求所谓的一致性,把家庭变成了战场。夫妻感受不到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孩子感受不到港湾的温柔,家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教育不需要千篇一律。只要父母足够相爱,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就能更好地爱孩子,给孩子健康的爱,让孩子真正幸福。

育儿观念和婆婆不一样。怎么调题?2.婆媳相处技巧

1.不管你婆婆多不讲理,都不要和她吵架。

就算丈母娘再错,你跟她开战,也是你的错。这不是要你做鸵鸟。虽然你是新时代的女性,你可以鄙视一切刻板印象,但是请不要忘记,这里是中国,这个社会仍然不能容忍不听话的人。虽然和婆婆吵架不一定是不听话,但是在别人眼里,做一个对自己老太婆吐口水的晚辈媳妇就是不听话!他们会认为你没有家教!如果你说你没有家教,对象不是你一个人,而是你的父母。你想听到父母因为自己的原因被人议论吗?

2.婆婆对你越吝啬,你对她就越大方。

婆婆那一代人是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时期过来的,所以会有一种关于金钱的吝啬,是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人无法理解的。她平时生活节俭,也希望儿子儿媳像他们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尤其是对儿媳。你给老公买东西,她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你给自己买,她会说你乱花钱,或者说你买的东西太贵。这种婆婆确实可恨,但媳妇也不必为此委屈自己。她该买的买,该花的花,也不用对婆婆怀恨在心,以为你在虐待我,看我以后怎么对付你。其实很多婆婆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心疼钱,更是因为心理不平衡。想想他们之前吃了多少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省都下来给他们孩子用,效果不错。儿子的妻子对儿子有什么贡献?现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就算媳妇花的是自己的钱,婆婆也会有“自己种树,自己乘凉”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婆婆,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婆婆买个礼物,哪怕是一个很便宜的小物件,能堵住她的嘴,虽然婆婆嘴里还是会说,你不用为她花钱,你省点钱什么的,但是你会很开心的。

3.不要在老公面前说婆婆的坏话。

我们不喜欢婆婆在老公面前说自己坏话。同样,作为婆婆,我们也不喜欢媳妇在儿子耳边说三道四。

尤其是现在,很多男人都很孝顺。就算他知道婆婆错了,他也会说,忍忍吧,那是他妈!可惜现在好像很多媳妇包括我自己都遇到过这样咬牙切齿的老公!这种情况下,你说婆婆坏话是达不到目的的,更有可能让你老公对你感到厌恶。毕竟你很爱你父母,你老公在你面前说他们坏话,你能保证你不会跳起来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吞下我们的骄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你可以创造一个机会让你老公看看婆婆是怎么欺负你的。如果可以,不妨在他面前流下委屈的眼泪,剩下的就交给他吧。如果你老公还是这么麻木不仁,那就别提了,把你婆婆给你的气加倍,发泄在他身上!这样的老公如果不请他吃“夹心饼干”还吃饱了,那就太对不起自己的孝心了!

4.如果和婆婆住在一起,不要因为生气就跑回娘家。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很羡慕有家可回的姐妹们。因为家在外地,基本上没有家可回,但也省了父母的担心。虽然有时候会委屈的跑回娘家,但是老公能来谦恭的带你回家,还是挺让人耳目一新的。也许你父母不会骂他,也许最多用眼神谴责他,但是你想过他的感受吗?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多次,每个男人都会厌烦,决定以后不习惯你的问题,这招就不管用了。尤其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媳妇,不要轻易做出这种举动。如果她婆婆扔给你一句话,出了这个门就别回来!或者你老公想显示权威当着婆婆的面跟你说这句话。你是要义无反顾的走出这个家,还是放下行李回房间哭一场?就算你能过门,最终回来,你就不怕婆婆出门后对老公说的第一句话是“跟她离婚”吗?和妈妈住在一起的男人遇到这种情况,即使真的想留住你或者早点带你回家,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一般都会打脸,装胖。他不仅不会离开你,还会说一些更粗鲁的话,或者根本不会带你回家。到时候你会和他离婚,还是收拾东西回家?如果你真的不想过去,想和他离婚,那就说点别的。如果你不想放弃他,你就得自己回家。这难道不可耻吗?

当然,每个女人不讲道理都有离家出走的权利,但你能不能有点创意,把地点换到另一个地方?我个人比较喜欢高档的酒店,然后给他打电话,说不想让父母担心,就来了酒店...,然后我给自己点了一顿好吃的等他来接你一边吃,呵呵!我敢打赌,90%的男人接到这个电话后都会跑去酒店。毕竟每天都要花几十万!很少有老公或者婆婆不心疼的。可能其他10%老公有钱也不在乎吧!然后跑路,比如香港,巴黎,夏威夷等。,这样离家出走一次就足够打动他了,看他下次还敢不敢惹你。

5.不要在外人面前说婆婆的坏话。

可能有人会骂我。你在开玩笑吗?生婆婆的气,我没法跟老公说,也没法跟外人说。还有正义吗?是的,要做到这一点似乎很难。看看论坛里姐妹们的血泪控诉你就知道天下有多少做媳妇的苦泪了!而且平时朋友聚会的时候,好像家里的恶婆婆才是说话最多的那个!中国的媳妇苦啊!不过这里的外人是具体的,就是既认识自己又认识婆婆的人都可以在论坛上投诉,但是如果你在这些人面前说婆婆的坏话,你就不怕自己的话有一天会被添油加醋,传到婆婆那里吗?家丑不可外扬是没错,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人看不起是祥林嫂。即使知道婆婆在外人面前说你坏话,也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和舌头长的婆婆有什么区别?聪明的媳妇会这么做:婆婆在人前说我的不好,我会在人前高调说她的好!不用担心会被婆婆指责。请一定要相信这句话:“公道自在人心”。你婆婆百般批评你,你却以德报怨。孰是孰非不是一目了然吗?等那些人把你的话还到你婆婆耳朵里,看她羞不羞死!

6.不要夸大你在婆家的委屈。

不可否认,每个媳妇在婆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委屈,或许是因为对方无意的错误,或许是有意的作为。很多媳妇自己也无法化解心中的这种怨恨,于是就会想一想,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委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无限放大对方的错误,越来越看不到自己在事件中的责任。

这可能是因为很多媳妇在婆家处于孤立地位,有一种本能的防御意识,所以会对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反应过于敏感。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媳妇有一种被迫害妄想症,总觉得对方不怀好意。她就像聪明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婆婆就是恶毒的皇后。她不把自己置于死地是绝不会罢休的,所以她自怨自艾。女人是细腻的动物,但有时候这种细腻的感情在婆家人眼里是“小心眼”的。我也觉得其实家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前那种不小心媳妇的事情消失了,和公婆的关系可能是最和谐的。只要婆家不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或人身侮辱,聪明的媳妇可以装作不懂,或者一笑置之。所以,有时候你不妨做一个聪明的傻大姐,也许会让你更快乐。

7.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婆婆面前展现你母老虎的本质。

每个人都有欺软怕硬的坏毛病,尤其是现在很多婆婆。你在她面前越温顺,她越觉得你是个可以随意捏的软柿子。当然,你不能和她吵架,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你不能和别人吵架,但这个人最好不要选择你老公或者任何和她有关系的人。有机会抓到倒霉蛋就好好骂他一顿!即使强求的不合理,这个时候也要把自己性格中最坏最恶毒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要怕背上泼妇的恶名,泼妇会泼女人!只要你婆婆能看出来,我们也不是没脾气。我们不跟她发脾气不是怕她,而是尊重她这个长辈!以此作为对她的警告:老虎不显摆,别把我当病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