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平度市职教中心的特色优势。
第一,壮大了学校的实力。
通过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满足了一、二、三产业的需求。学校用一个好的出口拉动了入口,形成了“蓬勃进出”的良性循环。特别是2015与德国帕索职业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全国建立12所分校,21个省市200多名学生到平度职教中心学习,真正推广和辐射了“双元制”办学模式,扩大了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二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山东省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全省举办职业学校校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培训班64期,培训4000余人次,面向社会行业培训12000人次。优先培训西部地区200多名专业教师;与全国妇联联合在内蒙古、陕西和甘肃开展女童培训。全国、山东省、青岛市先后以我校为会址在平度召开双元制办学模式推进会和现场会。2004年3月,中央电视台“双元制”办学模式以《平度的职业教育》为题,在“两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学校接待了200多个参观团,4000多人次。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主线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更大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三,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一)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从学校毕业到2015届,已有26000多名毕业生,除1200多名已考上高等院校外,相应的毕业生就业安置率达到97%。往届学生已被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和用人单位预聘,如海尔、海信、三营、东泰、大华、安普、胜利安等。,毕业前,而且供不应求。毕业生因为技术熟练,懂经营管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综合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平度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2015年,海尔、海信、三营、统一、韩国LG等上百家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
学校积极尝试实施“订单教育”。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主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企业培养培训岗位人才,密切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 *举办各类长短期培训班105,培训3万余人。
(二)强化示范辐射带动功能,拉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为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学校依托畜牧教学育种试验田,积极引导当地农民。专注于奶牛养殖,带动当地农民生产饲料。仅青贮一项,每亩玉米就为当地农民增收150-200元。学校积极做好养殖户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培训养殖户900人。全市86%的奶牛养殖人员接受了学校的专业培训,我校9名毕业生成为奶牛养殖专业示范户。通过积极引导、扶持和引进、改良和自行繁育,全市奶牛数量由1998前的不到40头增加到5000头以上,建立了20多个不同规模的奶牛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促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资源增值转化,围绕果酒生产,学校有针对性地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签订购销合同。交割前提供信息和优良品种,做好技术培训,交割中给予技术指导,交割后提供销售服务,大大拉长了农产品的利润产出链条。在我院水果加工实训中心的示范带动下,全市水果加工企业由1998前的3家发展到2015年的65家,果酒酿造厂的技术骨干大多是我校毕业生。
学校专业实体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有效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全市仅畜牧业和果酒酿造年总产值就达654.38+0.2亿元,年利润4200多万元,逐渐成为平度的支柱产业。
为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我们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积极申办高职院校,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双元制学校;发挥“双元制”办学优势,联手全国12所建立合作关系的分校,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集团,走集约化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优化。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资源增值转化,2004年新设了食品工艺专业,开设了肉类食品加工厂和乳品食品加工厂,加大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