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杨氏减肥凉茶?
所以喝水就成了这个时候最流行的养生仪式。人们赋予饮用水不同的含义,各种口号层出不穷:
但问题是,这种五花八门的饮水方案经得起推敲吗?
01
一天8杯水,是神话还是笑话?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人遵守“一天八杯水”的规定,喝少了就觉得不安。即使没事也会拿起酒杯猛喝,害怕口渴的“不利”信号;也有健康专家和保健专家在敦促大家有事就多喝水...
说实话,喝水太多了。所谓的“八杯水排毒”,其实和毒死自己没什么区别。而西医早就反驳了这种观点。
2007年,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人们心目中的“医学神话”的文章,其中一篇是关于“每天喝8杯水”。
文章称,一天8杯水的说法可能只来自于美国食物与营养协会在1945中提出的一个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2.5升水”。
但是,这个建议后面又跟着一句话,“大部分的水分已经包含在你平时吃的食物里了。”。换句话说,2.5升不仅是你喝的水,也是你吃的食物中的水。
如果你真的喜欢打卡完成任务,每天往肚子里灌2.5升水,别说排毒,就是膀胱也要受罪,闹个笑话。
那么,根据当代医学营养学的建议,我们每天到底应该喝多少水呢?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1500~1700 ml的水,在每天6000步运动的情况下合理得多。
所以,如果你还相信一天八杯水会强壮中国人,那你最好换个小一点的杯子,200 ml的小杯就可以了。7-8杯水的量正好符合膳食指南。
02
没什么。多喝水?喝酒有问题不要后悔!
“水是生命之源”虽然没错,但不是生命之源。如果你喝得太多,你会生病并保持健康。
要知道,水也是需要消化代谢的。既然需要消化代谢,就需要脏腑运化。这和吃饭是一样的。食物再营养,再贵,也要适合你,能运输,才能真正滋养你的身心。
如果不管不顾的多喝水,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种情况是身体的运化功能正常,阳气充足。你喝的水会代谢成尿液和汗液,然后通过增加排尿和排汗排出体外。喝得越多,排泄越多。
这样不仅增加了胃肠、膀胱、肾脏代谢的负担,还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燥热上火,实在是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身体的运化功能异常,阳气不足。你喝的水既不能有效代谢,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水的停滞,湿的积聚,使你“满身都是坏水”。
久而久之,还会使人出现脸肿发黑、头晕目眩、咳嗽多痰、精神萎靡、心下胀满、消化不良、腹寒腹泻、肠鸣等表现,甚至出现心悸、抑郁、水肿、肿瘤、关节肿痛、前列腺增生等问题。
那“生病了多喝水”呢?这种奇妙的观点,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被医学圣贤张仲景所批判:
它不知道有病,但闻到有病就喝水自愈,渴了就强喝。因为是灾难,所以不能是复数。
那些对疾病不了解的人,只是听说喝水能治病,有点渴就强迫自己多喝水,结果酿成灾难。
前几天有个女生在群里求助。她身体浮肿,胃口不好,常年大便不规则,月经量少,痛经。仔细询问后,她才知道自己是一天八杯水的忠实支持者。
舌头看起来像这样:
胖舌薄白,舌面湿,仍是花边舌。这个空湿的脾胃到底怎么了...那些期望通过每天狂喝水来强身防病、增强抵抗力的人,鼓起勇气吧!
03
脾胃寒湿?我建议你喝点汤!
就像上面那个脾胃虚寒的舌象,不仅仅是水喝多了的人,吃生蔬果减肥的人也一样。不注意保暖,爱吹空调的人也很常见。
脾胃虚寒不仅表现在舌象上,还常常有这些症状:
那么问题来了。脾胃虚寒就是这样。怎样才能让脾胃温补强壮?
仲景大师在提醒我们盲目喝水有害的同时,也在《伤寒论》中给出了答案:理中汤。配伍也简单明了:只用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其中,人参、干姜、灸甘草都是药食同源的药材,但白术燥湿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偏向性。用作汤治病,但不适合作为日常饮用的小药茶。
于是,中医老师在理中汤原方的基础上,用茯苓代替白术,既温补脾胃,又不至于太干,做成小茶包。
方便脾胃虚寒的朋友也可以每日冲泡饮用,调理身体。
茯苓主要用于祛湿。茯苓和干白术不一样,它的脾气非常平和,和干姜一起温性驱寒,就像上面的太阳是暖的,下面的湿气是被清理的,专门减轻脾胃的负担。
人参和甘草是健脾和胃的津液和脾气。脾胃寒湿被清理后,需要补充能量来恢复脾胃。
理中汤入虚寒性脾胃,犹如冰雪遇热水,化为乌有。喝完1~2周,你能感觉到肚子里有一个小火炉在慢慢升起,胃是暖的,身体是暖的。有的人胃口比较好,有的人放屁比较多,都是脾胃功能比较好的表现。
还有一种外治法,也是专门用来对付脾胃虚寒的问题。出自南老人所著《我说气》一书中的肚脐灸方。
用一个龙眼肉,六七个辣椒,艾条一起捣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小指甲盖大小,放肚脐里。
不要小看肚脐,它会被吸收的。肚脐上有一个洞,通过这个洞,我们在子宫里的饮食和呼吸与母亲相连。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里,用胶皮贴封住睡觉,比温灸器好。胃病好,各种病都好。老人的身体绝对健康。当身体需要它的时候,它就会吸收。如果没有,那也不差。这样,水火就会相怜。过两三天,早上起来就不苦了,口干舌燥了,肠胃病也就好了。
04
《黄帝内经》的饮水原则
既然多喝水怕伤,少喝水怕燥,那怎么喝水呢?其实《黄帝内经》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苏文《古天真论》是《内经》第一篇谈养生之大旨,提醒我们“饮食要节制”的文章。显然,我们不仅要吃得适度,而且要喝得适度。
喝水怎么才能「节俭」?只要做到以下五点:
不渴也不喝。
喝酒一定要温的
小口慢咽
有几次
解渴
“不渴不喝”这个词肯定会让很多人疑惑。不就是说口渴后喝水是身体极度缺水的信号,对身体非常不好吗?
其实,在人感到口渴的时候补充水分,正好满足了身体的需求。这时候脏腑就做好了运化和吸收水分的准备,让自己喝的水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的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
整部《内经》告诉我们,要因势利导,调节自己的身心,而不是每个人都按照固定的指标生活。毕竟很多时候,身体的本能比大脑形成的后天意识更加敏锐和直白。
如果你忙到一整天都不记得喝水,或者根本感觉不到口渴,可以按照上面的原则给自己定几个闹钟,提醒自己每隔3~5个小时喝点温水。
如果非要选择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时间,建议应该在早上9点到晚上7点之间,此时人气在太阳下,更便于水和液体的运输。
特别是下午15到17,膀胱经气血充盈,如果喝水补水,这个时间是最好的,可以适当多喝。
06
如果你渴了,喝了它,你就渴了。你怎么能打破它?
无论喝多少水,总是觉得口渴怎么办?
一种情况是,人口渴,单纯感觉口干、皮肤干燥,但水喝多了脾胃不舒服,往往大便不成形,口粘,痰多。这是因为人的阳气下降,喝下的水不能化为津液滋润身体,反而会成为水饮痰湿而滞留体内的原因。
这样,阳虚湿重的体质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理中汤和艾灸脐部来很好的治疗。
另一方面,整个身心焦虑,不仅口干舌燥,还容易上火、便秘、手脚发热、易怒。这是由于体内火过旺或阴津不足,可能是熬夜、吃辛辣油炸食品、运动过度、出汗等引起的。
这个时候,单靠喝水是弥补不了的。有虚火要清,有燥热的火要滋润,要补气,津液才有运布的能量。最后,肝脏和肾脏必须得到滋养,以保持身体的水流动。
针对这种阴虚内燥的情况,一种“甘润茶”是由桑椹、山药、覆盆子、桂圆、决明子、黄精、枸杞配制而成。可以自己去处方配,商场有现成的袋泡茶。
如果你经常熬夜,不辣不欢,或者你的体质是阴虚,气血不足,肝肾虚弱,火弱,那么喝水真的不如“喝茶”来帮你清火,生津。
让饮用水回归饮用水本身!毕竟连喝口水都会让自己喝出毛病。纵观自然界,只有人类。
放下8杯水的标准,并不能赋予排毒润肤的意义。不渴不喝,一定要温着喝,小口慢慢咽下去,解渴了就停下来。调理好肺、脾、肾,不给脏腑增加额外负担,提高身体运输和吸收水分的能力,远比提倡多喝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