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作文3000

当信件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被各种交通工具取代,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挣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何去何从?技术第一,传统第二?还是传统为主,科技为辅?

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下,科技和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使人们享受舒适的生活。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海军的狂轰滥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碎了去中国的梦想,在中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和嫉妒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体现的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充分展现。

但我们应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吗?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中华文化是我们几千年来能够传承的法宝,也是我们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根本保证。虽然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但虚荣、麻木等劣根性正是糟粕的体现。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文化包容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充满活力。五千年的积淀造就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渐融合,在这种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活力。科学技术赋予传统文化以科学性和创造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现代科技的培育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不仅蕴含着现代科技的新成果,而且引导着民族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永葆生机。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和谐理念也引导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邻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电子文档的健康发明,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书写能力的退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传统文化。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汤姆·恩比博士提出了一个令世人深思的论点:“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才能拯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要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从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引导着科技的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