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奥运夺金,日本乒乓球出新招!发球新提议对乒乓球有多大影响?

为了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日本的乒乓球已经开始对比赛规则大动干戈。这一次,诀窍是:我要改变发球规则。

这件事的全部经过是:

1)日本代表的提案。

在昨天的“网上ITTF年会”上,日本代表提出了修改发球规则的建议。

主要内容如下:建议将“发球时抛球高于16cm”的规则改为“抛球高于头部”。

给出的理由是:这样,“裁判、老人、小孩”更容易判断服务是否合规。

2)由于反对意见,该提案被暂时否决。

日本代表提出的建议似乎“合情合理,冠冕堂皇”,但许多国家已经退出。

许多代表对此提议提出了反对意见,主要包括:

A.每个人身高都不一样。这个规则公平吗?

b:你发球时会低着头吗?

C.那么擅长“反手发球”的球员,把球扔得那么高怎么办?

D.这应该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吗?

按照规定,提案必须获得代表总票数(121)的75%通过。但因为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最终只有61票同意,占比50.41%。

所以日本的提议还没有通过,还需要进一步征求更多玩家的意见,深入讨论后再做决定。

说实话,这一票够冒险的,已经过半了。以日本乒协的公关能力,下次再投票就不好说了。

也许又有人会说:规则对每个人都一样,不存在“谁最有利”这种说法。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把桌子抬高10 cm”可以吗?这公平吗?~如果是这样,估计日本会先跳起来,因为那样对他不好。

换句话说:只要对他有利,就是公平的;对他不利的就是不公平。

谁最擅长「把球扔过头顶」?

不言而喻,当然是短!

对于乒乓球这种“很精致的球”来说,球离球台越低,发球时越容易控制,威胁性也就越大。

球离台面越高,球落下的时间越长,发球就会越精细,不会有一点偏差。

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乒乓球高手之间的差距往往在一毫米之内。所以对于这种小球来说,一些微小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对一些球员来说是不好的。

也就是说,个子越高的选手越差,个子越矮的选手越差。

这样,对谁有利就很清楚了:

1)日本球员最矮:伊藤美成身高不到1.5米,球队平均身高估计不超过1.6米。

2)中国球员中等身高:估计平均身高应该是1.7m,比日本球员至少高10cm。

3)欧美球员最高:预计平均身高达到1.8m,比日本球员高出20 cm。

你看:这个新规定,这个方法,让别人过?最后日本队可能要自己打了。

我个人认为:

长期来看,影响不算太大;但是,短期内,特别是对于东京奥运会,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

1)中国球员身高中等,比最小的日本球员受影响大很多,但比最高的欧美球员受影响小很多。

2)从长远来看,只要我们习惯了,改变了旧习惯,我们中国球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能力最终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3)不过,短期来看,可能会对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产生一些影响。

因为:

A.虽然我们中国球员也能把发球扔得很高,但我们不经常使用。新规一旦实施,就相当于改变了一个旧习惯,实施了一个新习惯。

B.养成新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

C.再说了,投球方式变了,很多球员可能会不适应,可能要改变发球方法~就像“小球变大球”一样,也许过去的发球方法可能不适用,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研究发球方法。

如果那样的话,你就头大了!

重新研究设计发球方法会伤筋动骨,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可能会影响明年奥运会。

所以这个新规定,在外人看来,似乎只是“扔高10 ~ 20 cm”,简单,冷漠,琐碎。

但是,就像当年的“小球变大球”,不就是增加了“小2mm”吗?简直无足轻重~然而对玩家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很多玩家因为它不能玩了,不得不退赛。

所以,不要小看这个规则的改变,但是对我们玩家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从“21”到“11”,从“小球到大球”,再到“球员排名积分新规”...日本乒乓球参赛选手或独立提出的这些新规则,应该是经过长期规划的,甚至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在他们提出新计划之前,他们应该采取行动,提前进行这方面的秘密训练。这样,当他们准备好了,他们就会提交一份建议书。一旦提案通过,他们的队员会率先适应,让其他人措手不及。

日本向来擅长“偷袭”,日本乒协很好地传承了这一点。

所以,对于中国乒乓球,我们不要太坦诚。不要总抱着“想让他改变什么就让他改变什么,要靠自己的力量”的传统观念。还要考虑成立专门的“新规则研究部”,而不是斗智斗勇,想方设法为我们团队谋取利益。

否则规则很重要,如果放任不管,会对我们造成很大影响。

就像这次乒乓球世界杯一样:不给你替补。不管你有多强,我都可以通过修改规则让你丢球。坚强有什么意义?

总之,我希望大家对所有的新规则都采取认真谨慎的态度,未雨绸缪,提前处理,不要影响到最重要的奥运计划。

加油,中国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