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的诊断
干燥综合征
疾病概述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干、眼干为特征,可累及肾脏、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引起全身器官受累。表现为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癫痫、弛缓性麻痹、不明原因肝炎、肝硬化、慢性腹泻等。干燥综合征好发于绝经后或30-4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为0.3-0.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0.77%。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人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的信号,要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口、眼等粘膜干燥,常伴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特征的风湿病(如RA、硬皮病、SLE)。受影响的组织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0.4-0.7%,在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中可高达3-4%。如果疾病有系统性损害,如果治疗不当,可使内环境紊乱,造成严重后果。
1.口鼻干燥,吞咽馒头等食物困难,舌面干燥,溃疡或光滑如镜。
2.眼睛干涩流泪少,有异物感,眼睑反复化脓性感染,甚至视力下降。
3.多发性不可控龋齿,牙齿发黑,小片脱落。
4.腮腺和颌下腺反复肿胀疼痛。
5.全身无力,低烧,肌肉关节痛,肌无力。
6.阴道,皮肤干燥,瘙痒,紫癜样皮疹,结节性红斑。
这种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很好,只有少数患者有淋巴瘤的风险。大部分内脏损伤的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得到缓解。及早发现并正确治疗,可以预防口干、眼燥以及长期干燥对肾、肺、肝等器官的损害。
疾病分类
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
疾病描述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侵犯外分泌腺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以口干和眼干燥为常见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有口干眼燥,还有很多其他系统损害,后者与另一种明确的结缔组织病并存,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其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后者与另一种明确的结缔组织病并存。国内调查证实,人群中风湿病患病率为0.29%-0.77%,西方国家风湿病患病率居第二位,女性占90%以上,多在中年以后。
症状和体征
起病缓慢,有乏力,甚至发热。
1,口干,口干,喝酒,严重的人吃干粮有困难。因为唾液学说,容易有龋齿,原发性SS患者有63%有龋齿。40%的患者唾液腺肿大,表面对称、光滑、不硬。腺体增大可以持续和复发,很少有继发感染。如果腺体坚硬呈结节状,要警惕恶变。
2.干眼症患者有异物感或无泪,泪腺一般不肿或微肿。
3、皮肤黏膜皮肤干燥、瘙痒,常见皮疹为紫癜,也有荨麻疹样皮疹,呈多形性、结节性红斑。我嘴唇干裂,口腔溃疡,鼻腔干燥,阴道黏膜。
4.70%-80%的关节和肌肉有关节痛,甚至关节炎,但破坏性关节炎很少。可出现肌无力,5%出现肌炎。
5.近一半的肾脏合并肾损害,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远端肾小管。临床表现为症状性或亚临床肾小管酸中毒。前者表现为血液pH值低,尿液不能酸化(pH > 6)。氯化胺负荷试验可检出亚临床型。肾小管酸中毒的并发症:(1)周期性低钾性麻痹;(2)肾软骨病;(3)肾性尿萎陷和近端肾小管受累表现为氨基酸尿、磷酸尿、糖尿和β 2微球蛋白尿。肾小球受累罕见,但预后不良。
6.17%肺部患者有干咳,但无反复肺部感染。50%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过多,提示存在肺泡炎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检查常显示功能下降,但大多无临床症状。
7、消化系统(1)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低下,胃酸缺乏;(2)肠道吸收不良;(3)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4)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患者肝活检常呈慢性活动性肝炎改变,此类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良好。
8.由于不同部位的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症状包括癫痫、偏瘫、偏盲、脊髓炎、颅神经炎和周围神经炎。后者主要涉及感觉纤维。
9.血象显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从1/4到1/5,仅有少量出血。
10,淋巴组织增生5%-10%患者有淋巴结病。至少50%的患者在病程中内脏器官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更突出的是,该病患者的淋巴瘤发病率比正常人高44倍。在对中国150例SS病例的随访中,2例发生淋巴瘤。淋巴瘤前SS可能有巨球蛋白血症或单球蛋白血症。淋巴瘤发生后,血液免疫蛋白水平可降低,自身抗体消失。
疾病的病因
1.遗传和性别HLA与SS有关。比如在欧美,SS患者DR3和DR2的频率高于正常人,抗SSA和抗SSB抗体的SS患者DQA1/DQB1的频率更高。女性发病率高表明该病与性激素有关。
2.病毒
(1)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原发性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常侵犯腮腺,但当时未发生SS。然而,50% SS患者(20%正常人)的腮腺液中可培养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患者腮腺内EB病毒DNA增多,说明病毒被激活,但这种现象在其他免疫疾病中也有,并非SS病独有。因此,EB病毒不是SSD的直接原因,而是作为一种多克隆B细胞激活剂,可能持续或加重SS患者的免疫紊乱。
(2) HIV-1病毒HIV-1感染可产生口干、眼干,但与SS不同之处在于腮腺高度肿胀,CD8 ++而非CD4 ++淋巴细胞侵入组织,自身抗体(RF、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抗体)频率不增加,与HLA不同——但SS患者血清与HIV蛋白——P24的反应性增加。
(3) HTLV-1(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口干、眼干和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免疫异常患者唾液腺小叶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DR抗原阳性的CD4+T细胞,B细胞占5%-10%。腺体中的t细胞产生IL-2、IL-10和IFN-γ,B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腺体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HLA-II抗原体表现(正常情况下不是这样),分泌IL-1和IL-6。这些现象表明腺体内存在积极的免疫反应,并参与组织损伤的机制。
病因分类
自身免疫: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检测到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高球蛋白血症等多种自身抗体,反映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T淋巴细胞抑制作用低下。另外,本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即抑制性T细胞的减少,反映了细胞免疫的异常;遗传基础:在免疫遗传的研究和测定中,医学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中HLA-DR3和B8与干燥综合征密切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因种族不同而不同,如西欧人与HLA-B8、DR3和DW52相关,日本人与HLA-DR53相关,说明干燥综合征具有遗传倾向;病毒感染:目前认为至少有EB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病毒等三种病毒与干燥综合征有关。EB病毒可以刺激B细胞增殖,产生免疫球蛋白。一些医学家已经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唾液腺、泪腺和肾脏样本中检测到了EB病毒及其DNA基因。
病理生理学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1.遗传和性别HLA与SS有关。比如在欧美,SS患者DR3和DR2的频率高于正常人,抗SSA和抗SSB抗体的SS患者DQA1/DQB1的频率更高。女性发病率高表明该病与性激素有关。
2.病毒
(1)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原发性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常侵犯腮腺,但当时未发生SS。然而,50% SS患者(20%正常人)的腮腺液中可培养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患者腮腺内EB病毒DNA增多,说明病毒被激活,但这种现象在其他免疫疾病中也有,并非SS病独有。因此,EB病毒不是SSD的直接原因,而是作为一种多克隆B细胞激活剂,可能持续或加重SS患者的免疫紊乱。
(2) HIV-1病毒HIV-1感染可产生口干、眼干,但与SS不同之处在于腮腺高度肿胀,CD8 ++而非CD4 ++淋巴细胞侵入组织,自身抗体(RF、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抗体)频率不增加,与HLA不同——但SS患者血清与HIV蛋白——P24的反应性增加。
(3) HTLV-1(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口干、眼干和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免疫异常患者唾液腺小叶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DR抗原阳性的CD4+T细胞,B细胞占5%-10%。腺体中的t细胞产生IL-2、IL-10和IFN-γ,B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腺体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HLA-II抗原体表现(正常情况下不是这样),分泌IL-1和IL-6。这些现象表明腺体内存在积极的免疫反应,并参与组织损伤的机制。
诊断检查
1.检查
血、尿、便常规,肾小管酸化功能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冷球蛋白及肝肾功能测定,特别是抗SS-A(Ro)和SS-B(La)抗体,诊断阳性。
2.胸部和受累关节的x光片、脑部CT和磁共振成像。
必要时行肾脏、腹部b超检查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3.其他检查
唾液流速测量、腮腺造影、泪腺滤纸试验和角膜染色。必要时进行口腔黏膜、淋巴结、肝肾活检。
4.诊断标准
(1)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以下检查至少有两项异常:①非刺激唾液流速降低;②唇腺炎含1以上灶性淋巴细胞浸润;③涎腺同位素对比异常。
(2)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断标准:①滤纸片试验,5分钟内湿长度≤10mm;②泪膜破裂时间< < 10s;;③角膜染色斑点> 10。
(3)抗SS-A(Ro)和SS-B(La)抗体阳性。具备上述三两项即可确诊,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和淋巴瘤。
诊断标准
1,干性角膜炎
2、口干症
3.血清中下列抗体之一为阳性:抗SS-A,抗SS-B,ANA & gt1:20、RF >1: 20,具备以上三项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确诊。
传统疗法
目前西医没有特效药,可以用0.5%甲基纤维素改善症状。无全身损害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应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可使用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方法。
治疗方案
1.按内科一般护理进行常规护理。
2.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3.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
4.眼内滴入人工泪液,睡前用眼膏保护角膜。
5.鼻舒平48 mg/d,分三次服用。
6.补钾适用于肾小管酸中毒和低钾性麻痹患者。根据血钾情况,每天可静脉输注氯化钾6 ~ 9g,稳定后可服用含钾的枸橼酸合剂。
7.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神经系统、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肺炎、肝损伤、血细胞减少和肌炎患者。泼尼松1.0mg/(k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
8.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1 ~ 2.5mg/(kg·d),口服或静脉注射,硫唑嘌呤1 ~ 2mg/(kg·d),口服。服药期间,每周检查两次血常规,并要求患者多喝水。
9.联合化疗适用于淋巴瘤患者。
安全提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侵犯唾液和泪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是很重要的。
1.保持心情愉快,遵医嘱,定期检查。
2.饮食: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包括丝瓜、芹菜、黄花菜、莲藕、山药等。,并忌辛辣、油炸、咸酸食物。通常情况下,营养不应限制得太严格。
3.应尽量避免的药物:能减少外分泌腺分泌,引起口干的药物包括:
(1)抗胆碱能药物;
(2)抗高血压药物:α-受体阻滞剂(可乐定)、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
(3)利尿剂;
(4)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阿米替林等。
(5)肌肉痉挛药物:氨基苯庚烯、美索巴莫;
(6)泌尿用药:尿嘧啶和羟丁宁;
(7)帕金森药物治疗:卡比多巴、左旋多巴;
(8)解充血药:扑尔敏、左麻黄碱等。
4.注意口腔卫生:口干、唾液少、有龋齿、舌裂的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细菌繁殖,有龋齿的要及时修复。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建议选择软毛牙刷,饭后漱口。
5.忌烟酒,减少身体因素的刺激。平日里用麦冬、沙参、甘草等中药泡水,而不是泡茶,以保持口腔湿润。
6.保护眼睛:眼泪少使眼睛干涩,防御功能下降,可引起角膜损伤、细菌感染、视力下降等眼疾。应注意防止眼睛干涩。可用人工泪液点眼,但作用时间短;严重者可的松滴眼液能迅速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长期使用,以免角膜变薄穿孔。眼睛刺激的人用2%乙酰半胱氨酸滴眼液,一天3-4次。另外,1%环孢素滴眼液,每日2-3次,可明显增加泪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