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评价
纵观李的一生,他因父亲而得官,却因父亲而不得施展抱负。他只担任父亲的助手,永远是一个愤怒的悲剧人物。他一生从未赶上父亲多年的战功,也没有在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在棉纺厂、电厂、电报局等单位谋得一份好工作。而是一直跟着父亲,做着最吃力不讨好的“弱国无外交”的生意,所以一辈子都无法在政坛上发光发热,只能郁郁寡欢。虽然他极其聪明能干,精通五种语言文字,写得一手好隶书和草书,虽然个子不高,也长得很帅,但他总是被父亲严格束缚,一生都没有机会施展抱负。
李在清朝的外交事务中经历了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马关条约、中俄密约、随父欧洲之行...肯定有日记或者私人档案,可惜现在找不到了。据李的孙子李先生说,文革期间造反派从他家偷走了许多东西,其中包括文仲恭的信件,这是李鸿章写给李的一封大型亲笔信。除了照顾他处理一些大的家事,比如李凤章死后家里的财产纠纷,妃子对李鸿章怨声载道。其他人都不愿意插手,所以李鸿章只好请李去安徽处理这件事。还有乡下的义村义田的事。李鸿章还照顾他的大儿子查。更多的信是通报情况,包括清廷各方面的人事动态,处理外交使节或洋行的问题,分析形势。政治、经济、外交都是亲密无间,毫无忌讳,这也恰恰说明了李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
但文革后执行政策,归还财产材料时,官方并没有将这些手稿全部归还给李氏家族。目前收藏李手迹最多的地方大概是上海市档案馆,里面收藏了李的书信100多封。
李主张废除缠足。虽然不是很成功,但他说服了父亲李鸿章,在李鸿章的默许下,李家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女人放手的官僚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