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投影仪的自我分析

我是投影仪,所以和海心先生的人体图结缘了。那时候我已经在自愈的征途上,收获了很多。我之所以下定决心学习人图,只是因为我想帮助身边还在受苦的亲人朋友,希望能找到一种更接地气的适合大众使用的方法,让我能帮助到不同阶段的朋友,仅此而已。我想这就是投影仪的使命,帮助自己和他人,服务众生。当然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参考,在自己的前提下生活,让大家都受益。

用我老师的话来说,我曾经是一个受约束的超级制作人。小时候在家是个乖孩子,在大人眼里听话懂事。上班后,我是领导眼中的好同事。我认真负责,反应灵敏,一次又一次取得巨大成功。但只有我觉得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感觉自己不开心,不快乐。即使我取得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成就或领导地位,我也常常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成功后的我只是空虚迷茫,不是我想要的方向。我很矛盾。一方面,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领导的期望和鼓励是我的动力。另一方面,我内心的低语告诉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人格想脱离世俗,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只想和青山在一起,和天地做伴。可是现实还是在苦海中挣扎,因为我只是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没有活出自己。曾经我的梦想是退休后能够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现在我用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做我自己。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改变,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老师说投影仪做东西又快又好。是的,我也有同感。好几年了,几乎是我的常态。我要求自己要一鸣惊人。我倾向于完美主义。很多别人觉得很棒的事情,我却还是对自己不满意。一旦我答应工作,我会尽力做到完美。我是一个意志坚定的能量投射者。一旦开始,就会不知疲倦,几乎会越来越起劲,直到停下来。也许是这个原因,那些年我的身体状况很差。我每天下班回家都很累,但是我受不了家人的所作所为,也控制不住自己。结果虽然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伤了家人的心,累了身体。我的健康被粗心透支了。现在,我也慢慢学会了放手,学会了放权,很多事情不再事必躬亲,学会了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我的另一个特点是觉得孤独,不爱交际。我觉得与人群疏远了。比如我小的时候,经常觉得同龄的男生很幼稚。当别人觉得开心,觉得热闹,而别人不明白我感兴趣的是什么的时候,我觉得没有意义。记得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坐在窗前,看着阳光照进窗户,投射到空气中的尘埃里的现象。我奶奶总是叫我出去玩。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呵呵。事实上,我喜欢独处。我可以停下来独自在田野里采花。逗逗猫可以花一个下午,或者我可以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一个下午。我觉得问题很深刻,一针见血。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对我分析当时课间现象的作文和一些富有哲理的个人见解,一次又一次的表扬。长大后,我无法理解社会上很多常规的娱乐方式或现象。经历过后,总想回避。老公有时候说我孤僻,我也觉得我有问题。现在我明白了,我只是更喜欢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旅行。对于物质,我衣食无忧,麻雀知道天鹅的野心!

我学东西又快又好,但是我特别需要家人的鼓励。我想被人看到,被人称赞。但是,我生活在一个不懂得表达爱和鼓励,却善于敲打和贬低的家庭。所以,年轻的时候,我渐渐变得很自卑,不知道自己的好与美。我的心开始变得灰暗。长大后变得自私,多疑,多疑,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被爱,想控制,这让我在感情生活的最初几年吃了很多苦。后来,我发誓不再这样生活,我要重新找回自己。于是,从张德芬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开始,我踏上了回归灵魂的旅程。

投影仪很容易实现一个愿望。只要我能想到,我就能做到,而且我能做好。就像海鑫老师在他的课程里说的,如果我看到一个对某件事感觉很好的人,想成为他,那么我已经成功了90%,另外的10%就是无法持续的短板。但是,我的愿望并不是大家想要的简单的名和利。除非我觉得某件事符合我心中意义的标准,否则我是不屑一顾的,所以我常常让人觉得自己很清高,与世界脱节,或者被贴上不按规则出牌,被接地气的标签。作为一名投影仪,我非常热爱学习和阅读。小时候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想做那个。爷爷总说我三分钟热情。现在想想,也许是缺少了海心老师的支持,但是这么多年,尤其是工作以后,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坚持下来的,那就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不同种类的知识。我想弥补小时候因为家庭环境造成的对爱情和个人兴趣的缺失。当我不再担心自己的生计和别人的看法时,我终于开始真正过上我想要的生活。用你所学成为发光体,成为盛开的爱。一个内富外富的人,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