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什么时候为鲍晓准备衣服?

儿童大运动:躺、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1,抬头,挺胸

“一次抱头,两次抬胸”是指1个月,孩子俯卧时可以抬头;两个月大的时候,不仅可以抬头,抬头的时候胸部也可以离开床。躺着不仅可以促进颈背部肌肉的发育,还可以通过刺激全身肌肉的协调来促进对运动功能的控制。

2.移交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发育正常,从3个月开始就会翻身,甚至翻身。而且有家长反应,孩子已经三个多月了,竖着抱的时候头会后仰。只有颈部和背部肌肉“强壮”了,才能在竖握时承受头部。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允许竖着抱。

3.坐下

一般来说,孩子五个月后不满足于躺着,总想自己坐。这时候家长不要为了满足孩子而让孩子独自靠着沙发等支撑物坐着,这样对脊柱的发育不好。这个时候还是应该让孩子多躺一会儿,这样不仅有利于背部肌肉和大脑的发育,还可以缓解“坐”的欲望。

当孩子能独立坐在床上,平衡身体晃动时,就说明孩子有了独立坐的能力。只要是9个月前完成的,孩子的发育都是正常的。

4.爬行

体检的时候,医生会把宝宝的脚抱在肚子上,看他有没有爬的欲望,就是为了检查孩子的神经反射。正常宝宝不需要强迫爬行训练,宝宝要到6 ~ 8个月才会有独立爬行的欲望。

如果孩子到10个月还不会爬,家长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定神经和下肢肌肉的发育是否有问题。如果宝宝的攀爬不“标准”,即不是用手和膝盖爬行,可以多给孩子练习攀爬的机会。如果孩子不喜欢爬,只是想站着,说明孩子的发育没有问题,但是要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爬的机会。

站立

如果孩子能很容易地用脚掌着地并自己站立,就可以鼓励他们练习站立。一般需要10个月才有这个能力。站立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能够平衡身体的独立晃动。只要脚跟能轻松着地,身体平衡能控制得很好,就不会出现站立和行走带来的下肢发育问题。

孩子在站立的时候,如果踮起脚尖,说明还没有到站立的阶段。不要抱着宝宝站立,否则对宝宝足弓和下肢肌肉的发育不利。一般来说,孩子一岁前就会站立,大动作发展正常。

第六步:去

走路是在站立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位移而不摔倒,2岁就可以完成。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是否能站立和行走,不仅仅是孩子是否能站立和前行,主要是观察孩子站立和行走的姿势。

“坐、站、走”不是学来的,而是随着发展自然而然的东西。过早地帮助孩子“学会”坐、站、走,会对脊柱和下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有些罗圈腿是因为站得太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