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小丑鸭缩写300

《丑小鸭》中丑小鸭的早期生活环境非常恶劣。鸭妈妈孵出了一群小鸭子。最后破壳而出的小鸭“真的太大了”,因为与众不同而被公认为“丑”,所以在鸡鸭群中“到处被啄,被排挤,被嘲笑”,连它的母鸭都想让它远远离开。于是这只可怜的小鸭逃走了。外面的世界更危险。猎人的猎枪“砰,砰”地一响,他的新朋友两只公鹅鲜血直流而死,他还差点被一只大猎狗咬了。它又逃跑了,进了一个有猫和母鸡的农舍。因为它不能像母鸡一样下蛋或者像猫一样“拱着背,咕噜咕噜,迸发出火花”,所以被母鸡和公猫剥夺了话语权。它“在水中游泳”的愿望被嘲笑为“奇怪的想法”,它不得不离开那些自称是它“真正朋友”的母鸡和公猫。它来到了“广阔的世界”。它看到一群美丽的大鸟飞向这里一个温暖的国度。他们的翱翔让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永远不会忘记”。但是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它冻死了,晕倒在冰上,直到度过了可怕的冬天,它才被一位好心的农民收留。同龄人的欺凌,外部的暴力,对平庸的无知,难道和安徒生早年所遭受的讥讽和欺凌没有很多相似之处吗?丑小鸭确实有安徒生的影子。丑小鸭的痛苦不仅来自暴力和饥寒交迫,还来自精神上的歧视和分离。后者的危害远远大于前者,成为灵魂中永远的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只能在同类中认识自己,也只能被同类认可。超出同类的范围,往往很难互相理解虽然丑小鸭和其他小鸭是同一个鸭妈妈孵化出来的,但它的超常性让它的同胞感到“非中国人”,难以认同。它也很难融入他们的群体,所以不能不被排斥,感到孤独。同时,对于母鸡和公猫来说,只能在同类的范围和可能内,理解丑小鸭的追求和理想;超出这个范围和可能性,丑小鸭的追求和理想就不能不被他们视为“简直疯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下蛋”和“咯咯叫”,也就是“打火”。况且都是虚无缥缈的妄想,无法实现的胡言乱语。被排斥后的孤独感和“你不了解我”带来的痛苦难以摆脱,无法用语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