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中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跑步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不仅节省时间,还能提高身体素质。跑步不受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快捷。经常慢跑可以达到减脂减肥的效果,有效增加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但是,不恰当的跑步力量和姿势会对运动员造成伤害。据相关报道,近一半的人在跑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研究表明,跑步是所有健身运动中导致个体骨骼肌系统损伤最严重的项目之一。
一、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原因
(1)膝关节的结构因素
有研究指出,膝关节损伤与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关系不大[5]。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膝关节的结构。膝关节的外侧和内侧有胫骨侧副韧带和腓骨侧副韧带。其中,膝关节内部的十字韧带具有约束作用,膝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和半月板,是人行走的重要部分。跑步者膝关节容易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在跑步过程中起到了缓解冲击力的作用。
(2)跑步姿势的影响
大多数运动员都有软骨损伤,但一般人群的膝关节损伤由于跑步姿势的影响更为严重[7]。运动员在跑步时需要带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一起运动,跑步姿势可以把所有的缓冲力转移到相应的关节上。但是,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会导致运动员在跑步时无法更好地把握力量,从而导致膝关节承受更多的力而受损,比如下肢错误的落地动作,髋关节错误的摆动。
二、减少膝关节损伤的防治措施
(1)坚持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时,运动员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关节受伤的概率。良好的跑步姿势可以进一步缓解运动员膝关节的力量。所有跑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运动员的步法。普通跑者可以选择先将脚跟滚动到前脚掌的方式,而专业跑者多采用脚尖着地的方式,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给身体带来更多的跑步冲击。有研究指出,双脚着地跑步的运动员缓冲能力更强,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荷更低,运动员膝关节的耐力明显增加。
(2)提高身体素质
加强体能可以减少跑步者对膝关节的损伤。逐渐加强腿部肌肉力量,最重要的是阔筋膜张肌和股四头肌。股四头肌的加强可以减少跑步时对半月板和髌骨的冲击。其中主要练习方法有靠墙蹲、蹲、蹲、爬楼梯。并且要注意加强身体的核心肌群,不断训练和提高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