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舞?
简介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个舞蹈流派,与古典芭蕾相对。它的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象——单一生活、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它主张摆脱古典芭蕾僵硬的动作程序的束缚,用符合自然运动规律的舞蹈动作自由表达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反映了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点,所以被称为现代舞。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托米尼斯(Helen Tominis)这样总结现代舞的不同:“没有普遍规律,每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代码。”
它的创始人,公认的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伊莎多拉·邓康(1877-1927)认为古典芭蕾的练习会造成人体的异常发育。她向往古朴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者必须身与魂合一,肢体动作必须发展成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是匈牙利人鲁道夫系统地为现代舞蹈学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拉(Rudolf Flonlaban,1877-1968),他创造了一种训练方法,叫做自然法则,把人体动作的构成概括为“劈、压、冲、扭、滑、闪、叩、浮”八大要素,认为如果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动作。他的《拉班诺特》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舞曲之一。
露丝,邓肯那个时代的舞者?鲁斯·圣·丹尼斯(1877-1968)是美国现代舞的先驱。她广泛吸收了埃及、希腊、印度、泰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舞蹈文化,形成了具有东方神秘色彩和宗教精神的现代舞。她的学生玛莎?玛尔达·格拉汉姆(1894-1991)是当代现代舞的杰出代表。她认为,既然人类有美丑,有爱恨,有善有恶,那么舞蹈就不应该只赞美美善,还应该表现罪恶、遗憾和嫉妒。所以她特别强调用舞蹈来剥去掩盖人的行为的外衣。她还创造了一套舞蹈技巧,被称为“格雷厄姆技巧”。近几十年来,这一流派的舞者独立发展,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艺术见解各异的派别。有的在舞蹈的创新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的则完全违背了早期现代舞派的基本理念和艺术主张,脱离了客观的社会现实,发展到了光怪陆离、怪诞晦涩的地步,无法被广大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发展概况
19世纪末,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内容和主题还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围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危机中,现代舞应运而生。
那时,我邓肯的《自由舞蹈》第一次出现。严格来说,邓肯的舞蹈不是现代舞。她崇尚自然,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回归自然”的口号。她脱下舞鞋和紧身衣,随心所欲地自由起舞,为欧洲舞蹈界带来了清新质朴的风格,为现代舞的出现准备了思想条件。当代音乐家和舞蹈家e·雅克-达尔克罗兹的《极好的节奏》和r·冯·拉班的《空间协调法则》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理论条件。特别是拉班,全面论述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肌肉的松弛和紧张,动作的协调和舞蹈的空间。
拉班的学生m·威格曼(M Wiegmann)通过创作实践将其理论变成了舞蹈作品,使现代舞蹈理论具体化。拉班-威格曼(Laban-Wiegmann)现代舞流派,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强调感觉至上。威格曼舞蹈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试图切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建立无音乐的舞蹈。她认为,只有反抗音乐的“独裁”,才能产生“自由独立的舞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威格曼为首的德国现代舞一直是世界现代舞的中心。后来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现代舞在德国被禁,中心转向美国。然而,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是曲折的。现代舞的先驱邓肯和r·圣·丹尼斯首先在欧洲得到认可并获得成功,而不是在美国。只是在他们在大西洋彼岸成名后,才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舞蹈文化。现代舞一旦被接受,立刻受到重视,几乎成为其本土舞蹈文化。
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色彩和神秘色彩的现代舞,还为美国商业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而且还在她创办的现代舞学校培养了一批现代舞的优秀代表。
在圣但尼的学生中,m·格雷厄姆和d·汉弗莱成为了美国现代舞的代表,尤其是格雷厄姆,他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名词。虽然都是圣但尼的学生,但都不是老师的接班人,而是以叛逆者的身份走着自己的艺术道路。汉弗莱认为圣但尼的异国舞蹈不能体现人类的精神。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理,即舞蹈动作的规律是在下降与上升、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形成的。如果人在暴力面前倒下了,就必须被支持着去反抗,而这些行动包含了人类冲突的内涵。所以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象征性的。汉弗莱从外在形式上反对他的老师,格雷厄姆从人类更深层次的心理形式上反对圣德尼的艺术观念。所以她的舞蹈被称为“心理舞蹈学校”。格雷厄姆强调,舞蹈应该客观地表达自我信念,“舞蹈应该剥去隐藏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一个内在的人”。在《哀悼》中,她展示了人的身体因为焦虑和痛苦而扭曲和抽搐,这是她的“人类心灵示意图”。她的技术理论以呼吸为中心。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吸和吸气之间的物理变化,认为舞者可以利用呼吸推动身体旋转、跳跃、下落和托起。她早期的作品备受争议,被认为过于黑暗和性感,但她最终成为美国声誉最高、声誉最久的一代舞者,影响了戏剧、电影、电视等领域。
风格流派
根据现代舞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几个基本阶段,如奠基期、发展期、新先锋期和20世纪初的后现代舞蹈剧场期。但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理念、价值取向、创作风格和演奏训练技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一、奠基阶段,奠基时期与表现主义学派。
世纪之交,现代舞是在反对古典芭蕾的基础上创立的,其思想主要以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强调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在艺术创作中,探索无节制的情感表达是主观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伊莎多拉·邓肯和露丝。圣人。丹尼斯。泰德。肖恩玛丽。魏格曼等人无论是邓肯的《自由之舞》,还是圣但尼对东方舞蹈形式和宗教哲学的运用,都有自己的美学见解和艺术实践方法,但总体上都是以拉班系统论为核心的表现主义流派。它和其他表现主义艺术思想一样,主张感觉第一,视直觉为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威格曼是表现主义舞蹈的代表人物,她的舞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切断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使舞蹈可以作为一门艺术独立存在。
二是现代舞的发展和各种技能流派的形成。
这一时期的现代舞蹈艺术提倡形式服从功能,注重在价值观上揭示人的价值和尊严,揭示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意义上的表达被视为艺术创作的技巧。在艺术思想上,主张真实地反映世界,既反映人性的善,又揭露人性的恶。在探索中,注重个人风格,打造个性化、系统化的动作体系和技术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校如下:
心理表现主义:玛莎·葛莱姆的《契约&;Release)是它的作用原理。主旨是揭示人心的阴暗面,强调“内省”心理。她强调舞者要“用身体意象客观地表达自我信念”,“舞蹈要剥去隐藏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一个内在的人”。
象征主义:韩的技法特点是“落&;Recovery)作为其行动原则,她认为它不仅包含了人类行动的全部范围,而且是一切戏剧效果的根源。人在暴力面前倒下,就要支持,要反抗,等等。这种冲突存在于这些行动中。
人文主义舞蹈:何塞的技巧训练原则是基于韩的技巧,然后注入的个人研究经验。他把身体的各个部分看作一个单一的乐器,当整个身体运动时,就像一首交响乐,许多乐器一起奏出动人的旋律。
放松技巧是由于对肢体潜能的不断探索和实验而产生的接触即兴的一种形式。
霍顿的技法灵感大多来自原始民族或古代遗迹的形象,如古埃及二维壁画中的身体,已演变为其基本动作训练之一,倡导“向世界传递自己的身份和传统骄傲”。
这些流派和技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舞的内涵,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思想。
第三,新先锋舞蹈的发展。
所谓“新先锋”,就是创造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艺术道路。二十世纪中后期,现代舞艺术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艺术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在艺术观念上,他主张身体的进一步解放,认为舞蹈艺术的形式是自足的、封闭的,可以自我表现和自我检验。热衷于形式主义的他认为形式就是一切,行动本身是目的,而不是表达感情的手段。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为非理性和直觉,拒绝向观众解释“所见即所得”。倾向于反传统、反审美、反文化、反理性、反艺术、反舞蹈。甚至将舞蹈的元素解体,在编舞技巧上进行各种实验,将其他领域的概念引入到创作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的编舞方法。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动机等流派纷纷出现,技巧形成了自由的形式。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舞蹈兴起时,现代舞技能训练的固定形式逐渐受到先锋派舞蹈艺术家的批判,转而以自由发挥为主要的动作训练形式。自由形式的体能训练除了突出教授的个人风格外,还包括对时间、空间和能量的各种探索。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莫斯。Merce Cuninghan和他的机会舞蹈学派:他反对人们总是认为“舞蹈动作必须有意义”的基本要求。他说:“我的舞蹈艺术里没有想法”。其艺术方法是追求“偶有动作”。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类的生活往往受到习惯的束缚,如果在编舞中使用偶然元素,就有可能找到人类最本能、最吸引人的行动方式。
抽象派:抽象派现代舞用抽象的语言表达所谓纯粹的精神世界,追求新奇怪诞:代表人物阿尔文。尼古拉斯。他认为人类最大的自然本能是抽象思维能力和超验存在能力。
第四,后现代主义和舞蹈剧场时期。
主要起源于欧洲的舞剧艺术,它追求的是戏剧传统和表现主义传统的再次回归舞蹈,不是以技术的完美为前提,而是关注人类的肢体如何舞蹈,关注人类为什么跳舞,舞蹈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注入人文气息。现代芭蕾也是这一时期现代舞的流派之一。
舞剧院:代表人物是皮娜。博施。舞剧原本是指一种将古典芭蕾与新舞蹈相结合,能够充分表现剧情的舞蹈。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1,碎舞剧场,深刻表达性别与暴力,偏爱重复。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跳舞,揭示了两性永恒互动的主题,展现了终极的人文关怀。
现代芭蕾:现代芭蕾也是现代舞的流派之一。它是介于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之间的一种形式。概念上是现代舞,技术上是芭蕾。现代芭蕾最早的代表是K. Jos,他曾经是拉班的学生和合作者。他以前是芭蕾舞演员,所以他结合两者的做法是有依据的。
欧美现代舞入门
19年末,古典芭蕾开始走下坡路,一成不变的动作传统和刻板印象让舞蹈变得清新有味道。人们也渴望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行为规范上,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响应解放身体、追求自由的号召。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古文化,寻找一种感性的真理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在20世纪掀起了一场人体文化的华丽复兴。她放弃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图尼克衬衫,赤脚跳舞,灵感来自大自然和古希腊。
“反芭蕾”的口号和灵与肉高度融合的宣言,符合当时人们的内在需求和时代精神。邓肯对自然的向往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如果说邓肯是无意识地、本能地反叛芭蕾传统,带来了一场舞蹈革命,那么当德国的玛丽·魏格曼、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多丽丝·汉弗莱出现的时候,她们就是在有意识、有意识地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舞不仅仅是一场身体的复兴运动,更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观点。它以一种新的行动系统和行动理论的出现为标志,它以对人类精神的观察为基础,创造了一种个性化和当代化的用身体动作认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欧美现代舞的发展大体是同步的,相互影响的。在欧洲,现代舞发生的更早。19世纪末,现代舞的萌芽逐渐从欧洲长到了美国。就连出生在美国的邓肯也是在欧洲第一次被认可。当时,艺术和文化遵循一种欧洲标准。法国戏剧家、歌手弗朗索瓦·德尔萨尔特(Franç ois Delsarte)创立了表情系统理论,将人体动作分成不同的表情,成为一种戏剧姿态。美国现代舞的第一个先驱丹尼斯深受他的影响,将他的体系纳入了她的教学课程。德尔萨特的弟子、瑞士音乐家埃米尔·雅克·达尔罗兹又发明了“舞蹈节奏”。伟大的现代舞蹈家魏格曼、尤斯和霍尔姆都曾师从他。当鲁道夫·拉班的《身体动力学》和玛丽·魏格曼的表现主义舞蹈出现后,中欧成为现代舞的中心高地。无论是拉班对运动的科学分析,还是魏格曼对生命主题和人体内部宇宙的关注,都冲击了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痴迷的东方情调。与此同时,第二代主流现代舞蹈家,如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在德国表现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影响以及古代文化的启发下,开始建立本土舞蹈形象,为自己复杂而略显混乱的情感动机寻求出路。作为一个多元共存的新兴国家,美国充满了乐观和自由。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现代舞的不断反叛、叛逆和独立成为了一股新生力量,促使舞蹈学校迅速分裂。著名美学家、历史学家塞尔玛·珍妮·科恩也得出结论,“现代舞是一种推翻偶像崇拜的艺术。”随着美国社会的高度工业化,后工业文明在人性的异化和战后的幻灭感中开始解构一切。20世纪60年代贾德森舞蹈实验基地诞生后,后现代和后现代舞蹈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舞领域出现了五种古典现代舞的训练体系,即玛莎·格莱姆、莫斯·坎宁安、保罗·泰勒和霍兹·利蒙、韩吉·霍尔姆。这场运动是对古典现代舞的反叛,是对后工业社会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舞者穿着日常生活的服饰走出剧场,在湖泊、屋顶、街道、美术馆等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营造出“陌生”的视觉环境和听觉氛围。而舞者更多的是从事纯动作的实践,从早期的从情感动机产生动作到动作本身上意义的萌发。安娜·哈尔普林使用了大量的业余舞者来恢复舞蹈的社会功能和群体乐趣。大卫·戈登刻意消除了生活与舞蹈的距离,运用生活化的动作和讽刺芭蕾的变形,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破碎和解构的笑话,也反映了当代舞者轻松的心态和个性。后现代舞蹈冷漠,混乱,却越来越真实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传统包袱的国度里,现代舞不断更新,快速的新陈代谢也导致了创新的枯竭和一些迷茫,创新成为了自己的传统和规律。德国作为现代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直在战争的阴影下缓慢发展,充满悲观情绪。在德国理性的传统下,德国现代舞者最先确立了动作规范,并对本体进行了理论分析。虽然他们的舞蹈宗旨是非理性的,强调个人感情的自我体验,但“表现性”的方式仍然透露出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深刻的人文细节。与美国不同,德国的现代舞是多元的、任意的,但保留了内省的特点和思考的习惯。这种表现主义的舞蹈风格传到了美国,也对美国的现代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出现使德国现代舞的内省张力达到了一个高峰。“舞剧院”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心态。正如她所说,“让我感兴趣的不是人的行动,而是行动的内涵。”无拘无束的动作词汇,从容表达真实的人性,让德国现代舞更有力量,保持永不落后的姿态。20世纪是人体全面觉醒的世纪。现代舞,从反芭蕾的自由动作,到从情感动机上挖掘动作,再到纯粹动作的练习,再到大量参与日常动作,回归了人民,成为了生命的舞蹈,起到了唤醒身体的使者的作用。当工业文明对人的身心重新形成了抑制的无形枷锁,现代舞成为了人的内在需要,高度提升了个体生命,人们可以使用。从现代舞欣赏的角度来说,采取宽容的态度是合适的,这可能是对所有现当代艺术的一种欣赏姿态。实验性的离经叛道,严肃主题的沉重神秘感,会像一种过度的行为艺术,一部没有标点符号的小说一样让人无法接受。宽容可以包容一些伪艺术,但宽容可以让人尝试去接受和理解一个陌生人,一种新的形式。在现代舞中,观众可以体会到新鲜奇特的动作形式带来的冲击和快感,在动作与视听环境的关系中找到特殊的意识。他们可以大声咳嗽,早点离开。现代舞让你生气,让你开心,让你感动,让你恶心,但不能让你无动于衷。请做出你的反应,你的行动。这里说的现代舞集中在欧美两个摇篮,现代舞的发展一直是世界性的话题。日本的Butoh,朝鲜和中国的新舞蹈,以及以色列、澳大利亚、非洲等独具特色的现代舞,这里无法一一囊括,但很明显,这些民族和国家的现代舞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最终都在自己的生活、时代和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达方式。目前现代舞的概念正逐渐取代现代舞,在时间和舞种上比现代舞更包容,更平易近人。现代舞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风格,新一代的舞者需要叛逆和墨守成规。现代舞人发现了《易》中所蕴含的现代舞审美观的真谛,“变”就是“不变”。变化是生存之道,也是保鲜的秘诀。只有不断抛弃一些已有的东西,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中国现代舞
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戴、、等新舞蹈艺术的先行者,在自己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是通过尊师重道来学习正宗的西方现代舞。在艺术实践中,他们保持了与现代舞相联系的自由和创新的理念,同时也更加强烈地追求舞蹈的民族性和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与时代脉搏共舞”的至理名言,以及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火的渴望》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都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中,从广义上看,似乎所有没有特定民族风格或古典公式的舞饭都可以归为“中国现代舞”。但上述那些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语言,反映人们所关注的社会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现实主义品格的作品,并不属于“现代舞”的范畴,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在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上,与属于西方现代派艺术体系的“现代舞”有着明显的区别。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地实施了他所创立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以求找到一条“中国现代舞”之路。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大雁》等,它们以古歌为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有根据现实生活改编的《牛仔文化》、《足球舞蹈》、《花》等。他的艺术信仰不变,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力不及他在抗战时期的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中国现代舞的探索逐渐式微。
中国现代舞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次兴起,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发展。早期有一批作品被群众称为现代舞,如《希望》、《沉默的歌》、《再见了,妈妈》、《刑场上的婚礼》、《剪弦》等。从立意到语言模式的突破,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影响巨大。但除了《希望》,大部分作品仍然没有脱离具体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显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璐发行了自己的系列作品,如《理想的呼唤》、《绳波》、《血沉》、《棋随想》、《彼岸》、《独白》...似乎编导从作品的创意到表现形式——语言,都在向他心目中的“现代舞”靠近。
如何欣赏现代舞
现代舞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尤其是近几年,各种类型的运用现代舞创作技法创作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人们也从最初的排斥逐渐认识和接受了现代舞及其重要性。由于现代舞特殊的艺术形式,很多人仍然只知道它的名字而不知道它的内涵。那么如何欣赏现代舞,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以宽容的心态欣赏现代舞作品。我们说现代舞的最终目的是原创,是认真探索,所以首先要能以平常心接受,同时在欣赏时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判断力。在一般人眼里,既然是舞蹈,就要一直跳下去,但在现代舞中,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眼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不可舞的,每个人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跳舞。
其次要掌握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其实一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编辑此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而这些现象往往会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掌握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第三,看作品的“动态”和“结构”。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艺术。所以现代舞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最基本的还是从动作入手。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用方法,其次是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美学原则,关注现实社会中的人,追求自然的真美。所以在结构上特别注重比较,动作,动作。
第四,要尽量多看现代舞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用与生俱来的六种感官全心全意地去感受作品。在现代舞作品中,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重量而不是芭蕾般的轻盈,动作中强调的是空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本身,空间中强调的是魅力的挫败而不是流畅,构图中强调的是不平衡而不是平衡,过程的揭示而不是隐瞒。了解这些后,我们再对作品进行理性思考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