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要分为韩国和朝鲜?

历史原因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军接管。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1948年9月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开始朝鲜人民军一路胜利,把韩国军队压制到釜山,于是美国决定介入,派兵登陆仁川。朝鲜人民军因被美韩军队切断联系而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地区。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东北边疆的安宁,迫使成立刚一年多的新中国不得不介入。10 6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10年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朝鲜第六师团。经过反复拉锯战,双方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决定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定,由联合国任命永久中立国瑞士和瑞典进驻同一警备区,监视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1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半岛,而美国在韩国仍有驻军。

根据历史学家的普遍看法,公元前古朝鲜时期,半岛北部有三个朝代,分别是谭俊朝鲜、箕子朝鲜和魏满朝鲜,南部有马汉、陈晗、牟汉等部落国家。公元前后,半岛进入高句丽、百济、新罗共存700余年的时期。公元7世纪,新罗和唐朝联合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基本统一了半岛。从那时起,韩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10世纪新罗衰落,高丽王朝取而代之。14年底,朝鲜王朝(李朝)取代朝鲜,直至1910年被日本吞并。1945打败日本,收复朝鲜。纵观朝鲜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自7世纪半岛形成统一国家以来,直到二战结束,除了李之初极短暂的互相争权夺利之外,国家一直是统一的,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第二,朝鲜每个朝代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统治长期保持稳定。新罗建立于975年,朝鲜和韩国分别持续了474年和518年。

朝鲜在历史上的长期稳定和统一是由于其民族、地理、传统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朝鲜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单一民族国家,从未像其他国家历史上经常看到的那样因民族矛盾而分裂动荡。自公元前后汉字传入朝鲜,朝鲜一直使用汉语言文字,直到本世纪初拼音文字逐渐取代汉字。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这种共同语言从未因为方言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大增强了国家内部的亲和力。朝鲜的领土是半岛和山地,人们的活动区域比较狭窄。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全国各地都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朝鲜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而稳定的关系。国家有难时,同舟共济,增强了国家战胜困难、维护团结稳定的能力。上述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朝鲜民族崇尚和平、稳定、秩序和统一的政治文化。

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衰落,西方势力开始侵蚀朝鲜。特别是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将矛头指向朝鲜。但由于当时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在此后的20年中得到了遏制。但衰落的大清帝国毕竟输给了扩张的日本,所以当日本在1894年决定以军事行动结束中国与朝鲜的对峙,挑起甲午战争时,中国的军队一败涂地。战后,日本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宣布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实际上开启了日本一步步剥夺朝鲜民族权利的道路。早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就使用武力迫使朝鲜政府按照日本的意愿进行“内部改革”。战争爆发后,日本强迫朝鲜“追中国兵,废中约”,把朝鲜绑在战车上。战后,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鲜。此时,有着巨大扩张野心的俄罗斯,立即借机进入朝鲜,日本在那里与俄罗斯争夺了10年。日本为了在整体劣势下保住其入侵朝鲜的战果,利用1896年5月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机,派重要官员赴俄密谈,提出日俄以北纬38°为界瓜分朝鲜。但俄罗斯此时有在朝鲜建立“黄俄”的打算,所以拒绝了日本的提议。几年后,日本军事实力扩张,在朝鲜可以和俄罗斯抗衡。1903年,俄国提出以北纬39°线为界划分朝鲜。这次,日本拒绝了。双方互不相让,最终1904日俄战争爆发。日本获胜后,毫无顾忌地逼迫朝鲜在1905年签订《保护日本条约》,公开将朝鲜降为保护国。1910年,日本进一步将《日韩合并条约》强加于朝鲜,直接吞并。从此朝鲜人民要过36年的亡国奴生活,直到二战日本战败投降。

划分南北

领导者* * *知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后,德意日法西斯被打败,美、苏、英、中等主要盟国首脑频繁接触,商讨战后世界安排。在朝鲜问题上,从公元5438年6月到公元0945年8月,盟国首脑之间达成了两项主要谅解。

1.战后韩国应该独立。这个想法是蒋介石首先提出的,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支持。它被写进了1943 11年6月发表的《开罗宣言》,苏联在德黑兰会议上表示“完全同意”。但对于朝鲜战后何时独立,《宣言》使用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样模糊的字眼,可见大国想法不同。

2.对朝鲜实行“四国托管”。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他主张美、中、苏共管朝鲜30年,以培养朝鲜的独立能力。苏联主张美国四国,加上英国,但托管期要缩短。协约国在雅尔塔会议期间达成协议。但此后,各大国之间并未就托管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磋商。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美苏两国军事领导人就苏联对日宣战后双方海空军的活动范围达成一致,但两军之间并未划定明确的界限。因此,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立即在朝鲜北部登陆并向南推进,很可能占领整个半岛,而此时美军仍在远离半岛的太平洋上与日军激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提出美军立即在半岛南部登陆,北上以避免苏联占领整个朝鲜,但美军认为不可能。为了找到解决办法,他们在8月10的晚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因此,rusk(后来的美国国务卿)和他的一位同事提出了一项计划,将朝鲜中部的三八线作为美国和苏联地面部队的分界线。这一建议于13得到杜鲁门的批准,并于15送交苏联和英国政府。苏联同意了,因为斯大林有意在朝鲜做出让步,以换取美国同意苏联占领日本北海道(实际上是美国坚持要独占日本而没有做出让步)。15年8月,日本投降。9月2日,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一份命令中宣布了美国和苏联在38线的决定。已经进入38线以南的苏军撤退到了38线以北。9月7日,美军在半岛南端登陆。从8月下旬开始,三八线两侧禁止人员和物资交流,铁路被切断,9月初通讯联系被中断,朝鲜南北被分割。

三八线的起点

朝鲜-朝鲜三八线

关于为什么选择38线,有几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纯军事性质的,它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的、方便的措施。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其他当权者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说法是直接炮制三八线的鲁斯克等人的主张,说是权衡当时美苏力量对比后确定的,因为三八线大致把朝鲜分成了两半,当时朝鲜的政治经济中心首尔就在这条线以南,不仅增加了苏联接受的可能性,也让美国在朝鲜略占上风。然而,韩国一些学者怀疑三八线背后可能有美苏之间的秘密交易,但他们并没有为此找到任何档案依据。

编辑这一段:朝鲜分裂为固定发展和美苏占领。

美苏军队占领三八线两侧后,按照自己的模式统治占领区。在北方,在苏军的支持下,于6月1945+065438+10月成立了“朝鲜第五行政局”。1946年2月,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推进北半部社会主义政权建设。1947年2月,在苏联的策划下,普选产生了临时权力机构——朝鲜人民会议和朝鲜人民委员会。在南方,美军登陆后宣布解散所有朝鲜自治组织,成立“军政署”,对韩国实行直接军事统治,并禁止以中国重庆金九为首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回国(“临时官员”只能以个人身份回国)。但美国政府忽视了半岛南部居民不愿受外国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引起了南部居民的不满。因此,美国政府分别于1947年2月和6月授权韩国当局成立民政公署和由韩国人组成的临时政府。由于三八线的出现将北方的工业和能源与南方的粮食分割开来,给北方和南方的经济恢复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困难,美苏占领当局不得不就恢复南北交流进行磋商。但此时美苏关系正从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对手,已经不可能合作。

选举

1947年9月,美国单方面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随后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在它的监督下在朝鲜全境通过普选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政府。苏联坚决拒绝并禁止联合国监察员进入三八线以北。美国和韩国领导人李承晚坚持单独选举。于是,1948年5月,韩国举行大选,并于15年8月,宣布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面对这种情况,北方也在8月举行了大选。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金日成为总理。就这样,三八线两侧出现了国家。

相互承认

一开始,两国都宣布自己的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他们针锋相对。此时,朝韩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整个朝鲜半岛的唯一合法代表,对整个朝鲜半岛拥有主权。直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双方才承认对方为合法政府,事实上,双方都放弃了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主权的愿望。

编辑这一段,危机又近在咫尺。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受挫,恢复“战略伙伴关系”计划,拉拢印、日、韩等中国周边国家,举行军事演习,激化朝鲜半岛局势,转移危机。2010年朝韩摩擦不断,大有再战之势。

2010美国乔治·华盛顿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三艘航母相继来到东亚,给紧张的朝韩关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按照美国过去的军事惯例,三艘航母聚集在一个区域,就代表了战争的升级。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朝鲜的“无畏”精神,美日韩战争同盟似乎被提上了日程。美国为了自己在东亚的利益,不会置之不理;韩国面对朝鲜威胁也会寻求同盟帮助;日本想保住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不被中国取代,追随美国,凭借其一贯的“多管闲事”原则参与其中,与中国站在对立面,企图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