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的你真的不会“迷失自我”|谈慢养1

每个女人,从得到母亲这个角色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更多的人生选择。

选择母乳喂养还是母乳?你是选择把老公踢出卧室还是轮流上夜班?选择回归家庭还是坚守职场?选择把宝宝扔给老人还是自己承担?

选择更多的玩具还是更多的公司?选择拒绝所有当事人还是带着宝宝?

选择去妈妈群投诉还是把养宝宝当“坑”?(职场妈妈们)选择跟老板说“请当妈妈的理解和原谅”还是“别担心我的工作不会耽误,我会做好的”?选择再要一个孩子还是“别提二胎,我跟你一起急”?

......

而最重要的选择:选择把这一切都交给伊娃的生活,还是继续拥有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母亲,你必须明白。

对我来说,很多年后回头看,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大部分都成了我经历过的小事,而这最后一个问题,是陪伴了我七年多的一种人生体验——你也可以说,也是很多女性至今仍对“成为母亲”望而却步的问题:

这也是纪录片导演抛给我们六个妈妈的问题。

单亲妈妈、画家妈妈、企业家妈妈、美容师妈妈、主编妈妈,六位女性朋友因为妈妈的身份同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的故事不尽相同,但都投给了选择题“有没有自我?”。

他们在一个巨大的引擎和君乐宝奶粉搭建的直播间里玩游戏《谁是卧底》。对于忙碌的妈妈们来说,是三个小时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孩子,是三个小时让六个妈妈真正把自己交给了镜头。

是的,做母亲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如果我穿越回2014的春天,孕检提醒我“你中彩票了”,我会选择对当时的自己说:谢谢你做了这个决定,成为了一个母亲。

在成为母亲的路上,有泪水和苦恼,有绝望和崩溃,甚至女人的生活技能提高了,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做妈妈,让我把越来越多的buff放在身上——

比如我以前很急躁,因为要照顾别人,像照镜子一样意识到“急”严重的时候会伤害到人和自己。我学会了观察和等待,心态稳定了;

比如调整生活习惯,和孩子长辈一起吃素食粗粮,让我有了比小时候更好的胃,也让孩子有了健康的身体;

在和儿子相处的时候,我要磨练自己的心智,把自己温柔宽容的一面放大一点,让自己学会如何和队友从“互爱”到“互补”。

奇迹般的,我有能力抱着孩子长大就能变老的心态和ta说话。......

没想到的是,这些培训也让我在职场环境中受益匪浅。你看,两个新生命激发了我作为女人更好的一面。什么比安定下来更重要?

纪录片《是妈妈,是你自己》主角、钛媒体总编、二胎妈妈杨轩。

在Aha视频纪录片的录制现场,在我的开场白中,不仅介绍了“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触动了制作人“我无数次意识到,我又要长大了”。感谢导演选择这句话来代表我。

和我同台的其他五位妈妈,不仅仅是“某某妈妈”,还有她们自己。

乔乔,80后,和我一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这场彰显个性的游戏中,我被她沉稳果断的气息深深打动。这个美丽的故事是她对女性成长本质的理解。

成为第二个孩子的母亲后,乔乔面临着她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的开始。她曾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高管,被家人多次劝“回归家庭”,于是“反抗”多年,坚守职场——直到生下鲍尔,她才开始慢慢松动。

你想按下暂停键,回到母亲的角色去带鲍尔吗?

“我原本以为我会回来陪鲍尔三年,三年后我会去幼儿园。我会考虑要不要再出去工作。结果就在我纠结的时候,赶上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就是说我经历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情况——我真的没有工作,没有公司来支持我;我是一个社会人,不能呆在家里,所以不能全职在家呆两个月...我必须给自己找点事做,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是妈妈,是你自己》的女主角挺漂亮,38岁的企业家,二胎妈妈。

乔乔认为,女性独立最关键的指标是一种“可选能力”,尤其是在成为妻子、母亲、女儿、商业伙伴、企业家等之后。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很多时候,这种能力需要自己去争取——乔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家人觉得她不需要赚钱了,回家照顾宝宝是最好的。“我感觉这几年一直在抗拒(家人的意愿)。”

做妈妈的难处真的不在于生孩子占据你的生活。困难不是外在的,而是你能否面对自我的挑战:你如何成为自己?

乔乔的“反抗”其实是基于他自己的理解;但是,更多的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后,还是不够了解自己。你的“需要”和“想要”是什么?有时候,这可能是一个比“孩子想要什么”更重要的问题。

一个motsheng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最终指导自己的人生?

如果说俏丽的故事因为她的坚持而打动人心,那么那些放弃职场的妈妈们会更广泛地经历怎样的生活和“妈妈生活”?

在我身边,也有闺蜜在“全职妈妈”的身份上遇到了同样的自我价值困惑。我想起了小雨的故事。

有一次在传统文化课上,我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小雨,刚做了一年多的新手妈妈,在迷茫中选择了学习传统文化。

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她毕业后成功地在一所国际学校工作.....小玉是典型的家庭背景和学历都很优秀的女性。但与纪录片中的乔乔不同,当她即将成为一名母亲时,小雨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离开职场,做一名全职妈妈。

做了全职妈妈后,她经历了身份转变的压力,家庭的抱怨和不满,以及日常琐事带来的烦恼和失落,从而陷入了对自身价值认同的自我怀疑。当时,她对我说了一句最感人的话:

“我的手天生会弹钢琴。难道他们只是用来整天做这些(家务)的吗?”

她讲完故事后,我忍不住走过去了解她,“我真的只是想抱抱你”,真的抱了她。

因为这代表了中国很多年轻妈妈面临的困境:我想要什么样的婚姻和家庭?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才能找到自己?

无论你如何选择,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都会面临同样的成长困惑。这个坎只能靠自己跨过。

(摘自萧瑜口述文章)

我和影片中的另一个妈妈,邦妮,唱了很多。

邦妮和丈夫养育了一个男孩,全家一度面临孩子发育迟缓的挑战。她经历的艰辛谁也无法想象,但作为一个母亲,她用爱完全接纳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巨大的耐心和努力。目前9岁的小男孩温暖坚定,状态特别好。

“孩子是加入这个家庭的队友。”意识到这一点,兔兔花了很多时间,走了很多弯路。她曾经希望自己是“一个超人”,希望一切都很完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正是在这种欲望中,兔子忽略了自己。

她有一个执着的希望,想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正常”的男孩,就像其他人一样。她带着孩子玩玩具,孩子不愿意,不停地做出奇怪的表情,喊着“妈妈”表示拒绝。

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她是被“好妈妈”这个框架束缚的。

“我太患得患失了,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我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内在自我,我忘了理解孩子的感受。”布兔在纪录片中说。

《妈妈,多点自己》的主角兔兔,是一个41岁的画家。

后来,她不仅接受了孩子,也接受了自己。在打开“完美”的枷锁后,兔兔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家庭成员都开始重新组织自己,找到了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每个家庭都变得平静而稳定。

这个家简直太温馨了。

“爱上成长的喜悦,爱上更好的选择。”纪录片片尾曲《爱上有翠》的歌词完美诠释了母亲们感人的故事和人生观。

还是我那句话:不管你是不是妈妈,你都要长大。记得一代编剧大师徐浩峰曾经说过,“中国大多数女性都会在某个时刻觉醒,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新时代的女性正在通过为人母,发掘自己内在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做妈妈不会失去自己,反而会帮助你成为自己的门。(本文首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后缓支持”;感谢Aha视频提供采访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