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假冒伪劣产品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使顾客和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是正品。假冒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丧失性能的产品。
识别方法:
1.鉴别商品商标标识和包装装潢等特殊标识的真伪;
2.通过感官评价或其他简单方法进行鉴定;
3.根据国家标准,对商品的物理、化学、卫生等指标进行检测;
4.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
扩展数据:
常见表单: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二)假冒商品的产地、企业名称或者代号;
(三)虚构企业名称的商品;
(四)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
(五)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
(六)名称与质地不符、标注指标与实物不符或者主要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七)使用优质或者认证标志、许可标志的商品;
(八)掺杂掺假的假冒伪劣商品;
(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旧换新的商品;
(十)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
(十一)无标准、无检验合格证的商品;
(十二)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商品;
(十三)未按规定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者成分含量的商品;
(十四)货物(包括次品和副产品)的处理。不合格)以及在商品或者其包装的显著部位未标注“加工品”(或者“残次品”、“副产品”、“不合格品”)字样的;
(十五)生产、经销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未标明相关标识或者未提供使用说明的;
(十六)限期使用的商品未标注或者未如实标注生产日期和失效时间的;
(十七)未按要求标明产地的。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等商品项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假冒伪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