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和枝江空军基地
这个机场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修建的,而是在1933年李围剿陈、瓦的战斗中降落在这里的。李和陈是盘踞在枝江的两个小军阀,他们相互吞并。李把陈围在城内,城墙又高又厚,易守难攻。省主席何建送了一架双翼飞机给支持李。飞机降落在东门外1公里的焦长坪。这个从清朝开始训练士兵的地方,暂时起到了机场的作用。所以,枝江机场的飞机后还有一个机场。
1937年,陈纳德被聘为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顾问(即中国空军总顾问)。他提出的“在中国西南各省开辟若干大型军事秘密前进机场”的建议,受到了蒋中正、宋美龄等国民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在陈纳德的倡议下,中国航空委员会从新晃、枝江、麻阳、千阳等11县招募了1938名民工,对枝江机场进行扩建和修缮。1942招募3万农民工再次扩建之江机场。扩建后的枝江机场跑道长1600米,宽50米,占地4282亩,是抗战时期盟军远东第二大机场。
陈纳德于1938年飞抵枝江,并于10年在枝江创办了第一所美国航空学校,为中国空军培养了大批优秀飞行员,并负责监督枝江机场的扩建。
1938年冬至1945、10年冬,苏联志愿航空中队(1941-1942)、美军第14航空队、中国空军第5大队等空军相继进驻枝江机场,枝江机场成为二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进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作战损失的飞机无法补充,中国空军陷入困境。陈纳德多次向美国政府建议,最终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支持。罗斯福于19415年4月签署密令,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100架P-40战斗机。1941 8月1日,美国志愿航空队在缅甸铜鼓镇凯德机场成立,陈纳德任队长,下辖3个战斗机中队。
1943年底,陈纳德将军及其飞虎队飞行员(120)和技术人员(420)进驻之江机场。他们利用枝江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主动出击,不仅频繁与侵华日军进行空战,还担负起掩护从机场起飞的重型轰炸机对华北、华中日军驻地实施战略轰炸的责任,切断日军后勤补给线,阻断长沙、湘江、京广铁路交通。但在当时,枝江机场是军事保密的重点,所有关于空军在这个机场的作战和战果的报道,都被称为“红岩机场”、“湘西某机场”、“湘西盆地机场”、“全能王”,给枝江机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枝江机场出发的飞机,直接参与了对侵华日军的空战,直接切断日军补给线,直接参与远程作战,多次轰炸日本。在八年抗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给日本侵略者以毁灭性打击。当时,枝江机场停放着400多架各种型号的飞机,主要有美国P-40海盗战斗机、B-25鹰式中型轰炸机、P-51野马战斗机和P-61B黑寡妇战斗机。美军进驻芷后,有中美空军俱乐部、第二飞机修理厂、医院、招待所、餐馆、酒吧等。机场周围到处都是。芷江航校、驻芷美空军司令部、驻中国美后勤司令部、美第14航空队、战时后勤部队等20多个部队和军政机构,仅美空军人员就多达6062人。1941年10月—1945年8月,飞虎队在支援中国抗日战争中立下丰功伟绩,* * *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架,击沉击伤敌舰44艘,击毁军用商船223万吨(2.23MT),击毙日军6.67万人。
枝江机场见证了抗战胜利。枝江所拥有的空中力量,对侵华日军和日本本土造成了极大的威慑。日军视“枝江空军基地”为眼中钉、肉中刺,制定了夷平枝江美军空军基地、打通大陆交通线、占领重庆为首都、征服中国的一号作战计划。于是,在1945年4月,发动了对湘、对华最后一次进攻战——以夺取芷江机场为目的的湘西会战。65438年4月9日至0945年6月7日,陈纳德将军率领的中美空军在枝江保卫战期间频繁出击,对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力。据不完全统计,湘西战役中,仅中美混成空军旅第五旅就出动3101架次,平均每天60架次,* * *发射弹药360万发,中型轰炸机出动183架次,平均每架次携带炸弹1000磅,杀伤大量敌人。湘西会战是中国和抗日战争从相持走向战略反攻的转折点。从此,日军再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这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外媒体称之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