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后如何养生?
多喝汤。降温后可以喝点牛奶,每天吃一个鸡蛋、豆粥、鱼、瘦肉,补充钙和铁。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每天吃一个香蕉和西红柿,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和钾离子,还可以预防便秘。
吃西瓜可以补水利尿,哈密瓜和香瓜要少吃。最好每天喝水或豆汤1000ml以上,补充流失的水分。
夏天来了,夏秋交替的时候注意多喝水,防止干燥。脾胃消化能力相对较弱的人不宜吃太辣的食物,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可以多吃冬瓜、扁豆等食物。
但有些人胃不好,拉肚子,不适合提神。初秋时节,很多“苦夏”和夏季食欲不佳的人,食欲逐渐好转,主动或被动地开始糊秋脂。其实不要急着贴秋膘。此时人的肠胃功能较弱,没有得到调整。如果吃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适当吃肉,最好等真的凉了再加肉。
第二,环境
预防“尹姝”沉眠有些人喜欢出汗后立即用冷水洗澡,或者喝大量冷饮。更有甚者,他们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躺着。如果不在意,很可能会导致阴盛夏热。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其致病原因不是单纯的暑邪,而是寒湿两侵。
消暑不要太贪,防阴防暑。空调要用好。室内外温差应保持在5℃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家中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浑浊、潮热。不敢用空调的慢性病老人,要物理降温,比如在电风扇前放一盆水,用水擦洗身体。
此时老年人容易气血阴阳两虚,白天晚上可能失眠。他们应该早睡早起,保证休息时间。中午最好小睡半个小时,让大脑和肠胃得到休息。早晨到4点是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是中午12: 00到13: 00。这两个时期最好去睡觉。
第三,运动
“不累”是标准。可以早晚去户外散步,做适量的运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能保持一整天的良好精力。根据体质,运动量和运动方式要有所不同。中午气温高,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打太极拳适合老年人,早晚气温比较低,可以适当运动,比如快走、打太极拳、爬山等。,并且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否则会更困。
第四,疾病预防
“旧病”容易复发。许多关节炎患者因为立秋后不注意保暖,经常吹空调、电风扇,导致旧病复发。此外,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老问题”在此阶段复发率较高。
秋季以后的腹泻、胃炎、肠炎也容易发作,而且很难长期治愈。因此,夏季酷暑过后,更要注意保健防病。此外,呼吸道疾病如肺炎和哮喘也容易在季节转换时发生。抵抗力弱的老年人不仅要注意温差,平时也要多做运动。
夏秋之变,也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如果他们没有吃太多冷饮,就不应该用冷水洗澡和洗脚。晚上睡觉注意保暖。
老年人起床要慢,做到“三分半钟”:起床前伸个懒腰,在床上坐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半分钟,然后洗脸刷牙,适量喝水。
五、脐带保护
夏季节气过后,天气渐冷,人们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大家都知道寒气来源于脚,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容易受寒。肚脐处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所以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最容易渗透扩散。
如果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爱美的年轻女士穿露脐装,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上胃,就会出现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如果寒气长期逐渐积聚在下腹部,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阳痿,女性的痛经和月经不调,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闭经和不孕。
所以,除了根据天气变化添衣,晚上睡觉注意遮盖腹部外,还可以按摩肚脐。方法是先用手掌摩擦,然后上下放在肚脐上,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按压100次。
第六,注意胃部保暖。
晚上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子,秋季保持胃部温暖,防止脾胃因秋风循环受凉。根据自然界的规律,秋季阴增阳减,人体相应的阳气也被吸收,为的是把阳气储存在体内。但是,随着天气的转凉,很多人会觉得懒、累,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也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夏季午睡中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天熬夜的习惯,争取在晚上10之前入睡,使睡眠比夏天增加1小时,保证早睡早起。此外,适当的午睡也有利于化解秋乏。
七、能坚持冷水浴的习惯。
无论哪个季节,坚持锻炼是绝对正确的。秋后运动的好处是,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中运动一定时间后,可以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但针对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种类和强度也要有所调整。秋天可以选择快走,爬山,打球。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前提。做点什么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能让老人一整天都精神饱满。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早晚。因为中午室外天气依然炎热,此时应避免户外活动。
冷水浴锻炼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比如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人体逐渐适应冰冷冰冷的水,一直坚持。深秋和冬天,冷水澡也不觉得太冷。冷水浴要循序渐进,包括从局部到全身的沐浴部位,水温由高到低,沐浴时间由短到长。
八、多开窗少开空调。
酷暑过后,只要不是太热,尽量不要开空调。秋天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防止各种细菌的滋生。
室内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胶树、芦笋等绿植,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
卧室里也可以养一些叶子大、喜水的植物,比如绿萝,让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合种植常春藤、无花果和猪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