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中,我逐渐长满了翅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

信也/文

一、带着一颗懵懂的心,踏上三尺讲台。

七月,1996,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赛季。我从小就在三尺讲台上崇拜父亲,立志有朝一日要像父亲一样,所以似乎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带着兴奋、期待和莫名的快乐,我走向了我的三尺讲台。站在学校门口,看着陌生的土地,陌生的人,陌生的楼屋...

心,不再平静!一位和蔼的老教师已经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我了。他拿着我的包说:“姑娘,我们走吧,带你去宿舍。”跟随他的脚步,走在刚下过雨的泥泞小道上。我的脚抬不起来。厚厚的泥巴已经盖住了我的鞋面。我要脱鞋赤脚走进所谓的校园。

老老师看着我的小脚丫,抱歉地说:“我们学校条件差,要你吃苦。”当我走进一间破旧的地板房时,脚下的地板不停地发出“吱吱,吱吱”的尖叫。我小心翼翼的踩在上面,一步一步的轻轻移动,似乎一不小心就会崩塌。基本上,地板房间里的栏杆很少还立着,这意味着它永远不会太高。过了一会儿,他停下来说:“这是你的宿舍,条件不是很好。你们三个女老师一起住一个房间。”我一下子就懵了。“住在这里?能活吗?”他歉意地笑了笑,说:“放心吧,房子挺结实的!””两名女教师听到声音后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一个是中年人,一个看起来新婚不久,红色的嫁衣还在。

他们热情地帮我整理床铺和衣服....................................................................................................................................................................一切安排好后,他们带我去不远处所谓的厨房做饭。厨房里的烟味,柴火的味道,烟味,阴暗潮湿的味道,还有钩子上的米饭烧焦的味道,都挤进了我的肺里。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烹饪方法?

上了年纪的女老师说:“用不了多久就通上电了,以后就不用烧柴照明做饭了。”哦,我的天啊!柴火也用来照明?没电?你以后打算这样做饭吗?眼泪在心里打转!我在三尺讲台上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没有喜悦,也没有激动。

接下来的几天,她的孩子来了,晚上睡不着。她老公来了,我和另一个躲在冰冷的教室里...........................................................................................................................................

最绝望的是,学校老师基本都是本地人,每个星期天都回家,我却回不去。每次这样,都只有我和几个孩子回不了家。好在老老师经常来学校照顾学生,每天给他们做饭,带他们打球,爬山,甚至下河打鱼。每个周末,我都能听到他的笑声和孩子们的笑声。我好像不再那么害怕了,反而有些安慰!

后来逐渐了解到,这位姓徐的老教师已经56岁了。他当了快20年的代课老师,却没能成为正式老师。后来有机会了,就只能靠考试了。他老了,失败了很多次。每个月65元的工资(当年我的工资是296元),他却以这么低的工资干了20年,一种奇怪的感觉在他心里激荡。

终于在一个周末,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命运这么不公平,我却能每天都活得这么开心?他淡然一笑,回答道:“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多么简单的话语,却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我曾经以为自己特别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甚至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选择了这个职业。但进入恶劣的环境后,心里充满了怨恨、绝望和后悔...

我一直问自己,我真的热爱这份工作吗?深刻反思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用柴火做饭,在河里洗衣服,用柴火点灯,在泥泞的雨天赤脚走路,甚至用小脸盆洗澡...

我不再孤独,不再怨恨,不再失落!我真的踏上了我的三尺讲台。?

第二,带着真诚的付出,我们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1999年8月,随着孩子的出生,为了照顾几个月大的孩子,我离开了我深深依恋的山区中学,调到我丈夫所在的一所镇中学任教。

当时我老公在那个镇政府的企业上班。虽然也是乡镇中学,但条件和原校不一样。

1998年8月,怀孕,参加函授考试,顺利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文科班。10月份,带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开始了我的函授生涯,2006年6月顺利毕业,5438+0,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一拿到毕业证就参加了函授本科入学考试,顺利进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函授班,两年内提前完成全部课程,2003年6月5438+10月拿到本科毕业证。

日子就这样溜走了。因为老公在镇政府,我好像每年都能得到不少优待。学校领导对我格外照顾。班主任没有给我安排过,总是安排最好的班级给我教。自然每年都有突出的成绩,被反复考核。我好像很享受这一切,这一切,我很自然的接受,很享受。

但是好景不长。2002年,心比天高的老公,一直想给我更好的生活。于是,在很多员工辞职下海的时候,他固执地选择了一个人下海,留下三岁以下的孩子和我含泪开始了他的下海之路。

从此,我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优待”。学校安排我做班主任。虽然我跟领导说过很多次,孩子还小,精力不足,但我能得到的只有一句话:年轻人,多锻炼!

更大的“优待”是我被调到了初二的一个班,学校公认的“有四王”。学校领导说我能力强,这么多年成绩这么好。我相信我能“征服”这“四大天王”。

就这样,跌跌撞撞过了一年,孩子哭了,没时间哄,生病了,没时间陪,受伤了,没时间照顾他。每次筋疲力尽回到家,面对的都是婆婆的埋怨,孩子睡着了...

好在一年后“四大天王”好了,不再闹事,不再打架,不再与老师矛盾。

后来初三入学考试,这个班的平均分超过了县里的平均分,取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看着成绩单,我松了口气,但对孩子和婆婆充满愧疚。

可悲的是,就在我为自己的成绩感到些许欣慰的时候,我却莫名其妙地被调到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农村小学,另外四个老师也是和我一起被送去的。宣布学校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很多老师也对我被“下派”感到惊讶,回家两天晕头转向,昏昏欲睡。我在外地的老公打电话问我是什么原因。原因是什么?我怎么知道是什么原因!

后来同事来家里看我,说我傻。两所中学合并了,很明显要派一个老师去小学。我不知道找学校领导请我吃饭送礼,但是这些,我不会!从工作开始就没人教过我这个。

冷静下来后,我丢下孩子,在婆婆的责骂下离开了家,去了那个偏僻的农村小学,那是2005年9月。

那一年本该是我参加中学教师一级评优的时候,可现实是我辞职了。不请客,不送礼,我不后悔!在跌跌撞撞中,我成长了!

第三,有了坚定的心,我茁壮成长。

半年后,老中学换了领导,我莫名其妙被调回老中学。我不想问为什么,我只想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

2006学年末,我被学校绩效考核评为“优秀”,但职称评定最终因为没有空缺而搁浅。2007年,我再次被评为“优秀”。2008年,我终于考上了中学教师的职称。虽然耽误了三年,但我不想抱怨。08年,我参加了计算机技能考试,拿到了省证。2011学年,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镇一级“优秀教师”;2012,被授予乡镇级“优秀党员”称号。也是在这一年,我步入了学校的管理层,被局里任命为教育局长,随后我步入了管理岗位。2013在“爱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征文指导奖”;同年,我被评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学员”。也是在这幸运的一年,我进入了云南李淑萍名师工作室。从那一刻起,我真的在各方面得到了快速提升,我不再是一个人在努力。2014年论文《艺术作品中的想象——浅析想象的阻碍与创造》获全国科研论文竞赛一等奖,并发表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指南书》上;同年参加“普陀区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为期20天的全日制在职培训。201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也就是这一年,我真正有幸认识了“苏语五人行”。怀着一颗坚定的心,我开始茁壮成长。

第四,怀着一颗敬佩的心,我开始追随导师们的脚步。

2015暑假期间,“苏语五人游”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镇做了一场题为《远播?“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的活动,克服了交通的不好和高原反应的不适,来到这个腹地,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做了一次讲座。

活动以“课堂+讲座+沙龙+研讨会”的形式开展。老师的《河床始于河》、梁增红老师的《承天寺夜游》、刘恩桥老师的《少年搭车人》、丁老师的《从23岁到32岁,作文提升训练》、老师的《微视频写作指导教程》都有自己的精致呈现。他们唤醒了我的灵魂,带着一颗敬佩的心,我有幸成为了星火团队的一员。

在这个团队的指导下,我每天坚持看书,每周坚持写文章,坚持发博文(偶尔想偷懒,有秀兵老师的温馨提醒,不敢懈怠)。一个月一次,导师在网上讲课,讲课。还有很多专业书籍,特刊,名著,导师的礼物。有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我不再迷茫,开始成长。

无论道路有多艰难,我都想追随导师们的脚步,直到最后。

五、怀着忐忑的心,跋山涉水追求进步

2016年7月30日凌晨,我带着些许兴奋,甚至更多的焦虑,踏上了昆山Spark的培训之路。

7月初得知Spark将于8月初集训时,我开始兴奋起来,但更多的是纠结于兴奋。

纠结一:路途遥远,一个女人要转很多次才能到昆山。最重要的是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有点害怕。

纠结二:我出去了,孩子怎么办?

纠结三:问领导,领导说:支持,但仅限于精神层面!各种费用不予报销,安全自负。

安全第二,不报销,出去买机票是我一个月的工资。火车省钱,但是要三天两夜。我得在路上走多少天才能到达那里?我终于决定去了,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的追求。

30日上午10,在暴雨中,我从所在的普洱市景东县出发,第一站是省会昆明。按照平时正常出行,八小时班车下午6点到达省城。

已经下了好多天的大雨,路面到处塌陷,一路不停。鲁豫崩溃了,停下来,等着修路队离开公路,快速通过。

最危险的时候,刚铲完塌方,被堵的车慢慢通过的时候,一声巨响,泥石流在山坡上呼啸而过。前面一辆车快要被埋了。就在这时,施工队的推土机冲上前,车子突然被推了一下,冲了出去。泥石流打中了推土机,幸好没被埋,车尾被推,严重伤残。幸运的是,没有人在那里。

就这样,我走走停停,一直走到31早上31,终于安全到站。路上走了15个多小时。

我离开车站,在附近找了家旅馆,洗了个澡。已经是半夜两点多了。我是7月31八点半的飞机,要提前两个小时(六点半之前)到机场。不堵车的情况下,我从车站打车到机场花了一个多小时,这意味着我必须在5点前从车站离开。看看时间,已经两点多了。然后我去了机场。飞机准点起飞,经停江西宜春,1:30抵达上海虹桥。之后去了车站,买了高铁直奔昆山。从昆山站打车,到达报名地点。当时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整整两天,在路上走了20多个小时,终于安全到达。

我很累,但我可以游山玩水。我不觉得辛苦,但我充满期待。

六、抱着渴望之心,脚踏实地在呵护中成长。

一路上,刘恩桥老师不停地给我发信息,一遍又一遍地问我在哪里。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怎么走,告诉我怎么做。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先问工作人员,我能感觉到,从离家那一刻起,刘恩桥老师就没有安心过。后来听说刘主任为了给我报销往返机票,向基金会请示。这种关心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安顿下来后,刘主任带我们去吃饭,然后我见到了我的导师丁、梁增红、杨柳和。每一位导师都那么关心我,我心里很感动,让我一直很温暖。

三天的专业训练,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很惊讶,印象深刻,也很坚定!之前,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每天吵吵闹闹,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叫声有多美妙,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美妙”的叫声。

终于跳出了井,没有放开喉咙,却被外面的景色迷住了,被外面各种美妙的天籁所折服。我再也不敢出声,彻底迷失了自己。

性格有些内向的我,在学习期间不敢多说话,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心里有千言万语,却表达不出千分之一,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贫穷。我像丑小鸭一样失去了自我,感到自卑...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想放弃追求。是许导师的几句话让我又有了信心。他在QQ上友好地向我伸出温暖的手,我很自卑地说:“老师,我很穷吗?”

他说:“每一个有进取心的青年教师都是优秀的,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但是他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自信,第一要素!成功,树立信心,开始!“他还告诉我:不要担心一天,不要浪费一天;日积月累,最终有所成就!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他我心里的感受。我告诉他:这次出来,我很自卑,觉得自己是所有火花中最差的。

他坚定的回复我说:“我觉得你是最棒的!””他说:“1,你有追求的心;2.你有追求的勇气;3、你有行动的追求;4.你遇到了你所追求的机会。"

失落的心,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坐标,虽然我知道这些话只是为了鼓励我,因为我真的是所有火花中最差的,我不会说话,不会写字,也不会表达自己............................................................................................................................

有这么多的关心和鼓励,我一定会踏实的成长。

千言万语的感激,深埋心底,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信仰,从此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在风雨中逐渐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