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激素软膏?有哪些常见的家居用途?

我们通常指的是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和抗增殖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制成的外用软膏和乳膏广泛用于皮肤科。糖皮质激素软膏根据作用强度可分为四类。常用药物如下:常用药物分类、代表性药物、低效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四环素和泼尼松眼膏、曲安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德、地塞米松、丁酸氯倍他松、艾洛松、皮炎平、强力倍他米松戊酸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扶他林、氯氟松扶他林、丙酸氯倍他索、氯米松、二氟拉松、索康激素软膏所以外用皮质类固醇不能乱用,最好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常见适应症如下:低效~中效糖皮质激素中效~强糖皮质激素适应症:虫咬、烫伤、过敏性皮炎、湿疹、白癜风、扁平苔藓、瘙痒、面部及外阴皮损、斑秃如多形性日光疹、汗疱、皮炎、急性放射性皮炎、银屑病、红皮病、结节病、水疱病、环状肉芽肿等。很多患者对此并不是很了解,滥用激素软膏往往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此外,一些药品生产企业过分强调疗效,导致消费者忽视其副作用,在观念上形成诸多误区:误区一:激素软膏是治疗皮肤病的灵丹妙药。由于激素为免疫抑制药物,可诱发或加重感染,故不适用于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皮肤病。比如单纯疱疹、皮肤结核、痤疮、毛囊炎、足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病都不能用,否则只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误区二:激素软膏可以长期使用。激素软膏可以长期大量使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或瘀点、皮肤干燥、皮肤变黑或鱼鳞病样改变,以及脱发、多毛症、激素性痤疮等。可以发生在应用现场。长期外用大量激素软膏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副作用。很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发性骨折。长期使用激素还可诱发或加重感染,使感染病灶扩散、加重。一些患者因此诱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和溃疡穿孔。还有的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误区三:儿童和老人可以使用激素药膏。婴幼儿和儿童的体表面积比较大,所以对激素的反应比成人更敏感。因此,婴幼儿应尽可能减少药物用量,只使用低效或不含激素的药膏。老年慢性病患者慎用激素类药膏,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癫痫、精神病患者,尤其不宜过多使用此类药物。误区四:长期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可出现习惯性依赖或成瘾,长期使用后无法突然停药。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后,机体肾上腺皮质的正常功能受到抑制,一旦突然停药,可因激素分泌不足而加重病情。因此,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后,如需停药,应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完全停药。误区五:激素软膏可以涂在脸上,曾经让很多长红疹的女性面部皮肤变得光滑,于是以为激素软膏也可以用来护肤,每天涂在脸上。众所周知,如果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药膏,不仅会损害容貌,还会加速皮肤衰老。所以,不要随便用含激素的药膏,以免损害自己的美丽。此外,面部出现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痤疮等常见皮肤病时,部分患者不就医自行涂抹激素软膏。起初,由于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病情被暂时掩盖。一旦停药,病情会迅速恶化,甚至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形成所谓的“激素性皮炎”。误区六:孕妇不能口服或注射激素,但可以涂抹激素。孕早期禁止使用激素软膏。孕妇常有多种皮肤病,如妊娠疱疹、妊娠性痒疹、妊娠性荨麻疹等。病程可长达数月,产后病情可自行缓解。分娩后,孕妇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择口服和外用中间皮质类固醇,但禁止长期大量用药。激素药膏不能误用,不能滥用,但不代表不能用。在应用中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一般来说,在治疗初期,可采用高效皮质类固醇外用,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曲安奈德、复松等。,病情好转后,可外用低效皮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