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比你贵,却为了一件裘皮大衣受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人开始喜欢说自己“贵”,比如“我把自己养的那么贵,不想占任何人的便宜”,或者“我把自己养的那么贵,又不是嫁给你全家做你的保姆”,或者“永远记住你很贵”。

她们总觉得自己的才华和美貌不应该让人失望,男人应该为她们付出更多的价值,比如房车和金钱。

为此,我特别想问问这么说的女性:“你有多贵?潘金莲贵吗?”

要知道,臭名昭著已久的潘小姐,在当时的良家妇女中,真的是贵得可以,值三十两银子!按照现在的价格,大概值3万左右,但是不要觉得低。当时的世界形势就是这样。要知道,书中第三个女主角庞就是十几两银子,其他很多配角的丫鬟也就值几两银子。她的价格在一个好女人中是天价。

当然,贵是有原因的。这个潘小姐,无论长相还是才华,都是杠杠的。

先看外观。无论是府培养出来的女天后,还是让老张家垂涎三尺甚至冒生命危险的贵妃侍女,还是让西门大官人目瞪口呆的少妇,都在努力证明这个女人有一张非常漂亮的脸的事实。

月娘,同样是女人,她眼中的潘金莲依旧动人绝色,有“不能怪我强人爱她”的想法。可见这位潘小姐不是一般的美女。如今的她,估计可以和娱乐圈那些靠脸吃饭的人媲美了。

再来看天赋。生长在官宦家庭,一个正经书生培养出来的女天后,自然不会缺少才艺。弹唱是基本功能。更何况她会读书写字,不过多亏了这点本事,她还能给西门庆写情书,把那个特别容易回心转意的男人哄回去。

是不是很牛逼?要知道,这本书里的女人几乎都是文盲,包括西门庆。估计他们能读几个字,是特别稀缺的人才。在钱钟书的《围城》中,当时的新女性还以“大学毕业证(带乌木框)、学士帽照(16寸彩色带金漆乌木框)”作为陪嫁文化的代表!

更何况在只有男人才有受教育权的明朝,潘小姐能读会写,真的是能提升社会地位的技能啊!

更何况人家琵琶也弹的不错。第六次武大死后,西门庆和潘金莲在一起厮混时,让她放一段音乐助兴。潘小姐“放宽玉笋弹冰弦”后,西门庆“高兴得没了脚”,夸道:“小人就算在建设柱三街两巷路口唱歌,也不如你的手!”

只是可惜,潘姑娘就算性艺超群,也值三十两银子。当然,这是她还是黄花闺女的时候。后来她成了寡妇,西门庆给了狡猾的王婆三两银子,用“一辆小车四盏灯笼”把她背回家。

在当时,无论女性有多少才能,都无法独善其身,这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的。男人紧紧抓住女人的生存咽喉,女人毫无反抗之力。孟玉楼的前夫死后,如果西门庆没有娶她做第三任妻子,她所有的财产都将由妹夫婆婆打理。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人即使有很多才能,往往也很难发挥出来。他们被时代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

所以因为特殊的社会环境,她们的价值是由男人决定的,她们的美貌、才华、电影都是有市场定价的,所以会像商品一样贵。

西门老爷的后屋,潘金莲作为心爱的妾室,在寒冷的雪夜,连一件御寒的皮衣都没有。为此,她感到非常惭愧。

但是羞耻有什么用呢?西门庆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女人,但商人的算计也是在骨子里的。对他来说,花额外的钱买他已经得到的玩具有点困难。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千方百计博取好感,毫无底线的讨好西门庆,甚至连他的尿都不肯喝的潘金莲。为了保护自己在西门庆心中的地位,他想尽办法对付那些恐吓的女人。温柔的李瓶儿和泼辣的宋慧莲都死在了她的手里。

潘金莲的疯狂和她经济独立有很重要的关系。她没有私房,也不反感赚钱。获得金钱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男人的好感,利用他的快乐为自己获得一些好感。

然而,这并不容易。

从书中的四十六次到七十四次,她都写自己没有裘皮大衣。她只从西门庆那里得到了一件像样的皮衣(李瓶儿生前穿过的一件价值60两银子的貂皮大衣)。

这条路简直太丢人了。

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她除了这条路别无选择。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和体面,她不得不变得麻木,背叛自己的良心和人格。她在床上努力打扮自己,迎合男人,直到成为男人爱不释手的高级玩物。

如果潘金莲变成那样,那还是因为她无法反抗。

所以今天甚至还有女人在男人面前说自己贵。你太瞧不起自己了。没有选择吗?

你见过男人说“我把自己养的那么贵,可不是来给你小抑郁的!”“类似这样的东西?

不要!

当然,很多人会开玩笑说自己在职场上很贵,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说的只是自己的工作技能,不是自己,自己的价值是无限的。

如果一个已经活在21世纪的女人还认为自己的价值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整天觉得自己很贵,男人应该为你的美貌和才华买单,那么也许你生错了时代!

本该价值连城的人,为什么非要说自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