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表面锈蚀:钢筋表面有黄色浮锈,严重变红,时间长了变成深褐色,甚至有鱼鳞剥落。
原因:储存不良,雨雪侵蚀,储存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预防和控制措施:
(1)钢材原材料应存放在仓库或工棚内,地面应保持干燥。钢筋不应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场地周围应采取排水措施,尽量缩短堆放周期。浅黄色和轻微浮锈不需要处理。
(2)红褐色锈斑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量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锈皮剥落严重的,要研究是否降级使用。
2.混用: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同直径的钢筋堆在一起,难以区分,影响使用。尤其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原因: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如果直径相近,有时可以通过目测来区分;技术证明材料没有和实物钢筋一起送到仓库。
预防和控制措施:
(1)原材料和加工半成品的堆放应注明材料和规格。
(2)下料前仔细核对材料和规格,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实验
现象及原因:钢筋原材料强度及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料单批号、数量与实验报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按规范要求分批进行力学实验。
预防和控制措施:
原材料:拉伸试验每组2件,长约500mm。350毫米.同一工厂、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按一批计。(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的板材,直钢筋截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
闪光焊接头:同一焊工在同一台班完成的300个同等级、同直径的钢筋焊接头应视为一批。样品从成品上随机切下6个样品。其中3根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长约350mm。
电弧焊接头:工程焊接条件:同一接头型式试验、同一钢种的300个接头作为一批验收。现场条件:同一接头型式试验,同一钢级每一至二层300个接头视为一个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样从成品上随机切下三个长度约为500mm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气动焊接接头:每一楼层或施工段同钢种的300个接头视为一个验收批,不足300个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上随机切下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长度约500mm。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在相同施工条件下,应使用同批材料的同等级、同类型、同规格的接头,500个接头作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查和预验收,不足500个接头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于每一验收批接头,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三个接头试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第三,成品钢材的保护
1.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后,丝扣未得到有效保护。
预防措施:钢筋末端直螺纹丝扣加工完毕后,戴上塑料帽保护丝扣。
2.后浇带和施工缝中的预留钢筋长期搁置,未进行防锈保护。
预防和控制措施:
要求: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的预留钢筋放置超过3个月的,必须对预留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刷水泥浆)。
四、钢筋加工
1,钢筋弯钩长度不够。
原因:
(1)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2)加工机械有偏差。
(3)省力,安装方便。
预防和控制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熟悉规范要求,准确计算配料表。
(2)批量加工应在实际放样核对无误后进行。
(3)检查施工机械并纠正偏差。
(4)像S形牵引器一样,安装后手动弯回1350。(如图2所示)。
2、箍筋弯钩长度不够,角度小于1350。
原因和预防措施: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1)箍筋弯钩弯曲角度:对于一般结构,不宜小于900;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0;
(2)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于一般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矫直螺纹盘的钢筋,机器中的合金顶块太紧,导致钢筋肋损坏。
原因:
螺纹盘中的钢筋被拉直,机器中的合金顶块太紧,导致钢筋肋损坏。
预防和控制措施:
将螺纹盘中的钢筋调直,并根据钢筋规格调整机器中的合金顶块。保证钢筋能被拉直,且不得损伤钢筋肋,不允许冷拉减重。
以上由仲达咨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