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蚊子,你在哪里?
老外,你怎么这么淡定?
说实话,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不仅发现了一种新的蚊子,而且发现了蚊子的一种新的进食类型,它甚至可能是动物界的一种新的进食类型...因为目前已知的大部分动物,不管是寄生在动物体表还是偶尔飞过来咬一口,直接吸血,都很少见,甚至有可能,至少我还真没发现...但是,17年5月的晚上,我在国外经常逛的科学媒体的网站上走了一圈,什么也没看到。我用搜索引擎搜索了吸/吸、脂肪、蚊子、南非等关键词,发现有外国人讨论过如果蚊子吃了脂肪会怎么样,但是我没有找到相关新闻...外国人,你们是不是太安静了?
这种感觉有点不对...但我不确定。万一我没找到,人家真的发表了这样的论文,我岂不是被扇了一巴掌,你再找找看...
但是这个报道还是有可疑的地方,就是说蚊子一旦咬到牛或者马,它不会去捡袋子,而是会沉一块,因为皮下的脂肪被吸走了。问题是,按照这种逻辑,普通蚊子吸的血,即使是液体,也是可以流动补充的,不会往下沉,至少不会凸出来。其实膨出是蚊虫叮咬引起的炎症反应,蚊虫带走的远小于炎症反应的范围。蚊子吸脂肪的嘴不会引起炎症反应吗?
蚊子,你打算怎么变胖?
如果这样的蚊子真的存在,它是如何吸收脂肪的?
蚊子有一种特殊的嘴巴,在昆虫中被称为刺状口器,或者说是刺入皮肤吸收汁液的口器。即使蚊子家族中不吸血的也不用其他口器,它们会吸花蜜等食物。如果新发现的蚊子确实是蚊子,那么它也应该是一种吸食口器,而报道的描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用了“吸食”这个词。
蚊子的口器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吸血时,它们会刺破皮肤表层,然后口器周围的针状结构会支撑裂口。口器主体会抓破皮肤的毛细血管,让血液流出,形成“血池”,然后像喝饮料一样吸走...这时候蚊子的口器用两根管子,一根用来吸血,一根用来吐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根据法国科学家Valerie Choumet等人(2013)的研究,这种贪婪的蚊子可以将受损的毛细血管放气,它们还会寻找新的血管来吸食。
但蚊子的吸血活动仅限于表皮以下,我们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很薄,只要到达真皮,就能找到血管,所以对蚊子来说并不难。但要想吸脂肪,就得穿过1mm以上甚至几毫米的真皮,从皮下组织获取。这对他们细长的嘴巴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至少他们的嘴会长几毫米。虽然这个尺寸对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只有几毫米的蚊子来说,却是个大尺寸。但是,最大的麻烦是,脂肪不是流体,它存在于脂肪细胞中,后者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脂肪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不可能直接成功...蚊子要想吸脂肪,就必须想办法把脂肪组织切成小块来“吸果冻”,甚至把脂肪细胞做成液体...这个挺难的。至少报道中所谓的“解脂酸”是达不到的,这可能需要强大的切割工具或者消化酶以及足够的时间...这些必然会增加宿主身体的痛苦,延长手术时间,从而增加被发现的概率,使蚊子本身处于危险之中...并且在试图逃跑时不容易拔出它的嘴...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也是营养。为什么蚊子保持更易接近和营养?只是为了证明生物进化可能是愚蠢的?
魔蚊,网上有很多欢乐。
所以,综上所述,我感觉蚊子吸脂不太靠谱...
但是,有些网友似乎在做更不靠谱的事情,情况很复杂...好像网上卖家已经在卖“南非吸脂蚊子”了,有鼻子有眼的说这种蚊子的学名是Toxorhynchites。看来卖家也意识到蚊子不大是无法穿透这么深的皮肤的,所以选择了这种3厘米长的蚊子。还有一个鼻子说是来自南非的跳羚。这个地方真的在那里。它在开普敦附近。五花肉可以当饭吃,每个15元...问题是这种巨大的金腹蚊子产于亚洲,而这种产品是素食的...虽然它在水中的幼虫会吃其他吸血蚊子的幼虫,但应该算是益虫吧?但是成年人反而吃花蜜之类的素食...亲爱的,你只是想卖一些宠物蚊子吗?或者,只是增添一点欢乐?
最后,就算报道的蚊子真的存在,说实话,恐怕也绝对不是让人变瘦,而是像雨点一样把人的皮肤吸成一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