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焦虑”正在中国蔓延,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成为高危人群,家长要引起重视。
前段时间,媒体对“催吐减肥”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已经渗透到中小学生中。案例中,一位化名“小月”的14岁初中女生,因进入初中后身体出现问题,遭到同学嘲笑。疫情期间,她采取了极端的减肥计划,一个一个地尝试节食、运动、呕吐,几个月后终于被确诊为进食障碍,还出现了脱发、月经失调等问题。可见,不仅是成年人,儿童也有严重的“身体焦虑”。
我们的孩子对自己身体的焦虑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据了解,我国饮食障碍人群的年龄段主要是12-35岁,多为青少年和年轻女性。中国的这种“身体焦虑”已经蔓延到儿童身上,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成为高危人群。而且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中学生也通过一些手段迎合了大众的身材审美。
如果在网上搜索“中学生减肥记录贴”,会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因为选秀节目、追求“瘦年轻”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压力,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减肥经历,也会在模仿视频中炫耀自己的好身材,比如“筷子腿”、“锁骨上放硬币”、“反手摸肚脐”。
(1)盲目减肥,健康受到影响。
未成年阶段的孩子,身体还在发育,要注意日常营养摄入,保持健康饮食。如果“身体焦虑”太严重,你担心体重增加,对吃的食物有严格的克制,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发育。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14岁女孩,因为“身体焦虑”,采取了极端的减肥方法,强迫自己少吃,过度运动,催吐等。,并逐渐将自己塑造成理想的“完美身材”。结果她患上了进食障碍,甚至无法正常进食,令人遗憾。
过于注重身材管理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
还在上学的中学生,要注意提高学习成绩。而身体焦虑严重的孩子,因为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身体的评价,需要时刻监控自己的形象,等等。他们脑子里杂念太多,肯定会影响学习成绩。
而且,过度的“身体焦虑”一定会导致过度的身体管理。如果因为过度减肥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需要调理治疗疾病,也会影响学习。
如何让孩子远离“身体焦虑”?
如今,电视剧、网络短视频、选秀节目的泛滥,总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是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只有瘦了才好看”的信息,所以孩子很容易陷入“身体焦虑”的漩涡,对孩子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家长要学会未雨绸缪,让孩子远离“身体焦虑”:
1引导孩子自尊自信,不要因为孩子的身体条件而让孩子自卑或焦虑。孩子被“身体焦虑”所困,往往是因为意志不坚定,容易跟风,过于听从周围人的想法。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变得自信,接纳自己,包容自己,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和个人成就,不要因为身体条件而自卑或焦虑。
2鼓励孩子用健康的方式应对“身体焦虑”。理解审美,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形式是人类的正常心理,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把追求完美身材与体育锻炼和健康结合起来,加强体育锻炼,让孩子兼顾身材和健康。
话题讨论:你的孩子有明显的“身体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