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训练有哪些经典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帅B,为什么我举胳膊的时候肩膀经常突出,咔嚓,咯吱,有时候还会疼?如果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那么今天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读,给你两个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

首先,和往常一样,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原因。当你把手举过头顶时,你的肩胛骨将参与这项工作。只有肩胛骨与肩关节配合,你的手臂才能举过头顶。如果肩胛骨不活动,手臂不可能举过头顶。

肩胛上旋转

另外,在这个动作中,你会用到一个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肌肉,肩袖肌肉群。

肩袖肌肉包括四块微小的肌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它们像袖子一样包裹着肩膀。

肩袖肌肉群

无论是做肩压还是三头肌头压,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稳定作用,因为肩袖肌肉会包裹住手臂上端的肌肉。当这些肌肉收缩时,它们会向右转并覆盖手臂的上端,上臂会向后转并进入关节,这样骨骼只会在关节中心运动。

肩胛中立位

手臂向上抬的时候,如果肩袖肌肉太弱不能做功,骨端会逐渐向关节上端移动,所以会被压到关节顶端,挤压肩峰的肌肉,甚至发生碰撞,继续抬压肌腱,最终可能会导致我们所说的肩袖肌腱撕裂。这是过度挤压造成的,就像一根绳子拧到头上就断了。

所以在做动作的时候,最好不要导致关节向上运动,让关节在中心运动。肩袖的主要作用是在骨端做类似双手向上的动作时,使关节保持在中心。举的时候让上臂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前锯肌无力

你看上面我们的动态图,可以看到能让肩胛骨做旋后运动(也就是我们手臂举过头顶时)的肌肉有: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和前锯肌。这三块肌肉形成一对,就像开车时双手转动方向盘一样。虽然左右手的直线运动方向不同,但是方向盘旋转方向相同,转动肩胛骨。这就是所谓的肩胛骨运动方向盘理论。肩胛骨上的旋后在我们的动作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上推,颈部和后臂的屈伸。前锯肌无力最明显的表现是翼状肩胛骨。

正常人的肩胛骨紧贴胸壁,主要由前锯肌和斜方肌的协同收缩来完成。如果前锯肌和斜方肌较弱,肩胛骨会失去对胸部的作用力。当上臂运动使肩胛骨旋转时,可因脊柱边缘失去牵引而向上倾斜,形成类似板球的畸形,故根据这一特点在临床上命名为翼肩。

同时,由于前锯肌是肩胛骨上旋转的主要肌肉,肌肉无力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手臂在抬起时出现明显的压迫或疼痛。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相信这是大家关心的,两个要点,往下看。

1:强化肩袖肌肉

肩膀受伤的原因有很多,但我现在告诉你的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常见的。因为我们这些被推荐的人很少真正关注这一块,但是肩袖是唯一可以帮助肩关节的肌肉。没有别的办法,不练不行。

▲然后方法就是把胳膊和后背贴在墙上,靠在上面。你需要注意两点:

1:手指位置,你要注意手指的位置,这样才能把这一块压在墙上。(食指这边,红线位置)

2:然后手肘,这样手肘背面也是靠墙的。

举起你的手臂。当你靠近头顶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走得越高,你的肩膀肯定离墙越远。有一种自然向内的趋势,所以让你的双臂合拢。最后,手的两部分合在一起。当你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手肘肯定会离开墙壁,或者你的手指会离开墙壁,或者两者都会离开墙壁,当你抬起来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没关系。坚持做下去。第二次,事情会变好。第三次,情况会再次好转。一次做5-6次,然后向前一步。正常把手臂举过头顶,你会发现无论如何症状都减轻了,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肩部不适症状和杂音。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了。是惊喜吗?其实原理就是你暂时恢复肩袖的位置,让你的骨骼恢复到正确的位置。这样一来,当你移动的时候,骨头就有了更多的空间,这样就不会挤压到肌腱和骨头。

所以只要我们长期锻炼,融入到日常训练中,就可以克服这种情况,让肩袖不容易损伤撕裂。因为肩膀一旦受伤,就很难完全恢复。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看过我直播的人都知道,我的肩伤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所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非常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2.强化前锯肌

单臂哑铃侧举

一手握哑铃,上身向不握哑铃的一侧倾斜,然后直接将哑铃向上推。在开始再次收缩前锯肌之前,让负荷施加到前锯肌区域。确保前锯肌收缩并垂直提升。这样在练肩部肌肉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让前锯肌变大。

当我们运动时,避免受伤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是我想传达给你的一个理念,更安全更健康的运动。如果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请告诉我,或者积极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