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木乃伊闪现粘合智慧,粘合剂是如何进入人类生活的?

几万年前的一次狩猎背后,有着天然胶水的身影,神秘的木乃伊也闪现着粘合的远古智慧。从植物到动物,从自然到化学合成,粘合剂是如何一步步把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粘合在一起的?

在冰冻冰河时期,古代人类真的使用过胶水吗?考古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尼安德特人和猛犸象是低头不抬头的邻居。在当时,体型巨大、抗寒能力强的猛犸象是一种恶霸,其他动物见到它们都会敬而远之,但这些横冲直撞的动物最终成为了尼安德特人的中餐。

那么,是什么让尼安德特人如此勇敢?答案是武器。原来,一些聪明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了天然焦油的粘附性,于是他们试图在绑着的石头和棍子上涂上这种黑色的粘性物质,使他们的武器更耐用,更具杀伤力。正是因为这种武器的出现,尼安德特人使得猎杀猛犸象成为可能,尼安德特人通常用这种焦油来修复损坏的武器。正是这种简单的十字武器,让尼安德特人时不时能享用猛犸象大餐。

除了煤焦油,他们会使用另一种粘合剂,这种粘合剂非常简单,容易获得。什么是口香糖?如果夏天桃树上有伤口,自然会分泌一些树脂,凝固后会变得粘稠。

据说这可以用来粘合石头和木头,制造更具杀伤力的武器。在此之前,他们用绳子将木头和石头牢牢地绑在一起,但当他们使用时,他们发现仍然没有绑牢,石头很容易飞出来。因此,我们使用煤焦油或树胶等树脂提取物来制作粘合剂,然后将石头和木头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很好的增强武器的杀伤力。另外,据说古人没事也在嘴里嚼,可能是最早的原始口香糖。

当然,古代关于粘合剂的传说远不止这些。据说在1991年的9月,一对进入阿尔卑斯山奥兹山谷的探险者意外发现了一具冰冻的尸体。由于长期的冰雪严寒,这具尸体已经变成了木乃伊,于是探险家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奥兹冰人。专家推测,这应该是生活在5000年前的史前人类。人们还在奥兹冰人旁边发现了一些武器,一把弓,一个装满箭的袋子,一把铜斧。这些武器的关键部件是用沥青粘合在一起的,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经历了数千年,这些粘合部件仍然坚固如初。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另一种天然粘合剂,那就是蜜蜡。

2014年8月,一则新闻震惊了全世界。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上的胡须,其实是被埃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打掉的。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对古埃及的研究意义重大,其制作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埃及博物馆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修复。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就毁了整个面膜。原来,口罩的修理工在粘接口罩时使用了日常使用的现代化学合成胶,化学胶有腐蚀作用,但胡须贴在口罩上就变色了。于是埃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向世界各地寻求帮助。

不久,一家德国研究所接受了这项任务。他们没有试图修复,而是对面具上原来的粘合剂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粘合黄金面具胡须的物质竟然是蜂蜡。这个发现给了修复者一个想法。他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了蜜蜡一样的材料,配合古法工艺,胡须终于回归了黄金面具。不仅如此,这些曲折还为人们揭示了更多的古埃及文明。考古学家还发现,古埃及人在制作一些木乃伊时,会在尸体和棺材的缝隙上涂上沥青,隔绝空气,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那么在中国古代,当时人们用的是什么粘合剂呢?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天然粘合剂的种类也非常复杂。除了上面说的蜜蜡和树胶,我们还有其他可以做粘合剂的东西。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我们所说的生漆。

这是我们中国古代人一直沿用至今的方法。1973年,随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一个暗红色的木碗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虽然它的表面斑驳,但它的颜色还是一如既往的显眼。

经过反复研究,科学家认为这种暗红色的木纹表面涂有一层天然漆。可见我们的祖先至少在5000年前就知道如何采集和使用生漆了。春秋战国时期,生漆被广泛用于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加上生漆的适当粘合,可以固定很多小东西、珠宝和各种颜料,所以有了离不开的说法。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粘合剂,古人还会用什么?

生漆虽然应用广泛,但是很难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需要一种更方便的粘合剂。所以制作简单的浆糊成了人们的首选。现在我们无法证明糊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但人们认为糊应该是农耕文明早期的一些家庭主妇发明的。如今,每逢春节,一盆又粘又烫的浆糊,一副春联,一扇贴着喜庆窗花的窗户,都是很多人对家的回忆。

古人的另一大发明是把这种糯米和石灰放在一起,强度高,耐腐蚀,经久耐用。糯米糍也是中华文明的独创。这种由糯米熟石灰和碎砂石制成的粘合剂,使中国的古建筑更加稳固耐用。修建明长城时,为了使这种防御墙坚不可摧,工匠们使用糯米砂浆,其制造过程极其费时费力。工匠们要挖山,烧石灰,然后把糯米煮烂。最后要把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糯米砂浆涂在每块砖的表面,填在砖与砖之间的缝隙里。当它变干时,它成为砖块之间最牢固的粘合剂。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它们的结合强度不会明显下降。就算墙塌了,糯米砂浆的粘结依然牢不可破。

自19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胶粘剂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们经常抱怨传统的天然粘合剂接力不够持久。化学家为什么不能发明一些更厉害的胶水?

直到20世纪初,他们的呼吁才真正得到回应。1905,一位美国化学家的意外发现,终于开启了人工化学合成胶的革命。这位化学家是贝克兰,被称为塑料之父。1905年的一天,贝克兰试图把苯酚和甲醛放在一起。他惊讶地发现,加热后,烧瓶中的两种物质迅速反应,逐渐变成黄色的果冻。这种物质像树胶一样,牢牢地粘在瓶壁上,贝克兰试图用水洗掉,但没有用。后来他高温烘烤,试图融化,但物质变成了一团。

这不禁给贝克兰出了个主意。它不怕水,高温也不会让它融化。这不是很好的新材料吗?贝克兰花了两年时间才弄清楚这种物质的所有特性,因为它与天然树脂非常相似,所以被命名为酚醛树脂。可以说是最早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后来被广泛用作粘合剂。20世纪初,酚醛树脂的发明吹响了化学合成胶粘剂革命的号角,各种胶粘剂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