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交通银行网点这么少?

随着2016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的公布,关注银行业的人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的员工总数较上年有所减少,机构网点数量也在减少。这是股改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大型银行。于是,少数国内外媒体惊呼:中国银行业大量关闭机构网点,各大银行疯狂裁员。那么事实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吗?今天卡申集团就和朋友们聊聊国内银行业的银行疯狂撤资裁员。真的不可能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真相吧。

2015以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需求下降、监管约束趋紧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但2016年银行业应对挑战表现良好,主要业务指标稳步增长,部分指标好于预期。总体来看,2016年,我国银行业机构网点数量略有增加,人员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量合并机构、裁员等现象。

那么,机构和员工数量最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历史悠久,总资产占中国银行业的近40%,是中国银行业的第一梯队。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小兄弟”,五大行又大又重,近年来发展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他们真的会采取裁撤机构和人员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吗?空话,卡神团基于事实,基于数据。我们来看看五大行从2011到2016的网点数量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五大行2016年机构总数为70783家,比2015年的70952家减少了169家,减少率仅为0.2%。其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减少298家和77家,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增加153家、40家和13家。事实上,从2011到2015,五大行的机构总数在过去的五年里每年都在增加。2016年虽有减少,但仍高于2015年之前的所有年份,较2011年增长近5%。

从表2可以看出,五大行201722385的员工总数,也就是2015的1740121,减少了17738+0%。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减少6701、6384、4597、1142,交通银行分别增加1088。同样,从2011到2015,五大行的员工总数在过去的五年里每年都在增加。2016年虽有减少,但仍高于2014年之前的所有年份,比2011年增加了10%。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2011这一年是比较的起点。要知道,2011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巅峰之年。当年整个银行业资产负债总额增长近20%,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比上年增长29%,不少银行增速甚至超过50%。但相比20116,五大行的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分别增长了5%和10%。事实上,表1和表2只显示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机构和员工的变化。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型商业银行,近年来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3月5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改善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22.79万个,比上年增加3800多个。

因此,卡申集团的基本判断是,目前国内银行机构和网点数量相对稳定,目前没有大规模裁撤机构和人员,未来也不会将其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从五大行的情况来看,2016年,机构和人员略有减少,主要是结构调整优化;未来有可能主动减少机构和人员,精简物理网点和柜台人员有一定空间,但范围有限。

至于部分大型银行机构总数(主要是物理网点)减少,主要原因是:

首先,随着技术创新和需求变化,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互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原本需要在柜台办理的业务,通过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可以自行办理,柜台业务量有所下降;

二是随着集约化经营的推进,银行加大了系统资源的整合,部分业务在后台集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对物理网点的依赖。除了数量的减少,不少银行对原有的“大而全”的网点进行了改造,网点变得“轻”和“智能”。例如,2016年,中国农业银行完成了1807个网点和409个网点的优化搬迁。

随着网点数量的减少,规模和业务集中度的“瘦身”,五大行的实体网点员工,尤其是柜台人员数量有所减少,但主要是结构调整而非裁员。比如2016年,通过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减少柜台人员14000人,其中从事新兴业务约3000人,从事客户经理110000人。通过银行的调整和配置,人力资源的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去年工商银行总数只减少了1%,但内部结构调整达到了6%。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我国银行柜面业务仍有缩减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多的四大行来说,机构和人员总数会有一定的精简空间。根据交通银行分析师的研究,未来中国银行业柜面人员减少可能在20%左右,但会在银行内部进行培训和转岗,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裁员潮”。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员工构成与欧美银行有很大不同。在欧美银行,60-80%的营销人员和柜员约占20-40%。在中国,柜员大概占70-80%,营销人员只占20-30%。过去中国银行业的物理网点主要是“会计交易型”,现在正在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柜台人员转行做营销人员的空间很大。

事实上,五大行员工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流向金融同业和非金融机构。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调查,近年来,银行间的银行人员流动仍是主体,如大型银行流向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与此同时,人员向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类似金融机构的流动逐渐增多。这更多反映的是金融体系的深化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而非大银行“垂死挣扎”。

正如文章最后所说,这更多反映了金融体系的深化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就像军队从原来的数量型部队向科技信息化部队转变一样,是一个道理。卡申集团认为,未来银行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最强。因为银行拥有最丰富的客户数据和市场信息报告,只要逐步满足市场需求,银行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这些信息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