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慢跑5公里和每天步行5公里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散步还是慢跑5公里,这种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对维持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慢跑和慢跑,5公里的量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度刺激。作为运动医学博士,建议大家做这两种运动。今天就来说说慢跑和散步的区别,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散步和慢跑?散步和慢跑有什么区别?两项运动消耗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慢跑的配速定在6分钟到7分钟左右,那么跑完5公里大概需要30到35分钟,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时间消耗。至于快步走,如果人比较快,可能要走8.5分钟到9分钟之间,走五公里大概要40到45分钟。如果人慢一点,可能要50分钟左右。

其实严格来说,对于健康人来说,快走比慢跑对关节的刺激更大。运动方面,跑步肯定比快走更刺激关节,因为跑步是负重运动,肯定比快走更刺激关节。但是当我们加上跑步和快走之间的时间因素,就不一样了。也是5公里慢跑或者快走。慢跑时,下肢接触地面的时间比快走时短得多。

谢博士对这种感觉有切身体会。谢医生以前体重很大,平时都是通过快走来控制体重。说实话,他当时也想慢跑,但是因为是搞运动医学的,他知道太重的时候慢跑对关节的刺激会更大。后来体重逐渐下降,我慢慢开始尝试慢跑。控制体重后,我个人觉得。我发现我跑步的时候关节明显比走路的时候舒服很多。当慢跑成为一种习惯后,跑步后关节会感觉很舒服,不会像快走那样有明显的肌肉紧张感。

所以,如果你是没有关节问题的朋友,或者是没有特别严重关节问题的朋友,谢医生现在经常建议尝试慢跑。不用特别快,跑就行。

慢跑和散步消耗的能量肯定不一样。慢跑5公里比步行5公里消耗的热量多一点。

慢跑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慢跑来说,因为是负重运动,所以可以帮助我们打造更强壮的骨骼。无论是对于膝关节的力量,还是脊柱,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对于30到40岁年龄段的女性朋友。坚持慢跑可以很好的应对围绝经期引起的骨质疏松。如果等到进入围绝经期才开始慢跑,收入可能会明显下降。

慢跑也会增强我们的肌肉。

慢跑对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很有好处。

●慢跑对我们加强和改善心血管功能也非常有益。

慢跑前需要注意什么?●运动前请不要盲目认为自己是在跑步,穿上鞋就可以在外面跑了。建议你去医院做一些检查,比如确定你的血压、血糖、血脂、心功能是否异常。而且一定要计算好自己的体重是否超标。下图是计算我们体重指数的公式。如果你处于超重范围,那么我建议你以快走作为运动的开始,不要一开始就尝试跑步。刚开始的时候,我建议散步30分钟左右,每周散步6天。当你的身体逐渐适应这种运动后,再尝试慢跑。

那你最好在开始跑步之前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或者慢跑鞋。鞋子选择错误是跑步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是避免运动损伤,保持较好运动状态的必要项目之一。千万不要认为跑前跑后的热身和拉伸是浪费时间,这是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关键环节。

跑步时,一定要准备足够的液体。建议慢跑时可以准备一个比较轻的水瓶,尤其是血尿酸高的朋友。慢跑时一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否则会大量出汗,导致尿酸波动,诱发痛风。

你一定要注意运行环境。建议不要在马路附近跑步,否则大量的汽车尾气会被吸入你的肺部,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个笑话。有个朋友在北京五环内坚持跑步,最后跑出了肺癌。虽然这是对环境的讽刺,但也不是不可以。也不建议选择斜坡跑步,容易增加关节负担。建议在平地上跑步。

如果是关节有问题的朋友,建议可以通过慢走或者快走来加强关节肌肉。如果朋友已经有关节问题,或者关节内软骨磨损,已经被医生诊断为骨关节炎,那么完全不活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这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对于关键点有问题的朋友,谢博士建议可以尝试散步,或者以稍慢的速度快走。有些快走的朋友通常会把时间控制在8.5分钟到9分钟左右。这个速度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太快了,时间可以设置为10~11分钟左右。运动的目的就是出一点汗。

这样既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关节内肌肉萎缩,导致关节不稳,加重骨关节炎的病情。建议步数控制在5000-8000之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要过度。而且这个值可以分阶段完成,不需要强迫自己一次性完成目标,可能会增加关节负担,导致过劳。

综上所述,无论是步行5公里还是慢跑5公里都是一个合适的量,这个数值对于常年坚持健身跑步的人来说太幼稚了,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了。建议没有关节问题的朋友,在适应快走的基础上,开始慢慢慢跑。这份文件中详细介绍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但如果已经有关节问题和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尝试散步或快走。慢跑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骨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