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月饼消费要文明”教案设计。
“月饼消费要文明”教案设计的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关注社会、倡导文明经济的精神;
2.学会巩固时事评论的写作;
3.学习如何巩固和总结段落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时事评论的写作。
2.难点:总结段落意思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句话:
颜(浓烈的味道)何氏家族(全家)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思议(指超乎自然,超乎常人想象的言行。易:通常奢侈(花大价钱摆个门面)让人觉得尴尬(形容惊讶恐惧,说不出话来),不敢过问(不敢打听摆渡,打个比喻,不敢打听价格和情况)。
二、课文讨论:
(1)学习课文时,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也就是题目:月饼消费要文明。
(2)作者如何讨论中心论点?(将全文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布局月饼消费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②分层归纳)。
第二部分:分析这一现象,论证不能将其视为正常消费。(④缩写语法)
第三部分:结论。强调勤俭持家、建设国家的教育和意义。(②层次归纳)
(3)文本的逻辑思维是什么?(练习1)
提问(第一部分:呈现月饼消费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证明其错误──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总结并指出如何做)。
(D)第一部分月饼消费中有哪些不文明现象?
——包装,形式大于内容,而且造成浪费;在使用上,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貌,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
(五)学生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批判了月饼消费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指出我们要勤俭节约,要进行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教育,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大的前途。
(6)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收集和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练习3)
1,围绕一个月饼消费问题,收集了很多社会素材,增强了说服力。
2、着重于第一部分的分类和使用,就更严重了。
三、活动练习:
1,抄生词。
2.根据第2页的活动指南,开展活动,写一篇大作文。
教学总结1,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为主,敏锐捕捉话题;
2、围绕论点,要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如摆事实(准备典型的、新颖的、有说服力的论据)、说理,以理服人;
3、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让读者在阅读时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
动词 (verb的缩写)家庭作业:
针对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参照课文写作方法,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评论。
提示:先提出自己的论点:“反对作弊”,
然后详细分析:“出轨的表现、危害、本质”,
最后解决问题:“如何克服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