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怎么练太极?
其次是桩功的做法。桩功包括弓步桩、想象桩、圆桩和三件套桩,以及独立的抱膝练习。除了走路时间,还经常练习这些桩步,让下肢力量一天天加强,内气内功日益充足。每天早晚抽点时间站在桩上,每天站30分钟以上。每种桩型可以不同,但一定要坚持一种。不要频繁换桩,也不要在同一次运动中旋转腿太快,让每个下肢都有足够的静负荷。
太极拳练习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练习。学太极拳很难坚持一贯性,从基本功到套路都要量体裁衣。因为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爱好不同,环境和学习氛围也不同。但不管怎么解释,最好的办法还是基础练习和套路练习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提高太极拳的水平。
一般来说,初学者从太极拳开始比较好,套路少,动作简单。传统学校往往很难掌握。就算你学的是套路,对流派特点和技术风格也只是一知半解。24式简化太极拳是阿泰为初学者设计的太极拳套路,流传了几十年。简化太极拳以杨式太极拳拳架为基础,在动作难度、套路内容、动作数量等方面进行了简化。整个套路大概5 ~ 6分钟,非常适合初学者。如果伴着音乐练习,可以让人在锻炼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随着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易学的健身方式受到青睐。年级的太极拳套路应运而生。比如武术初级阶段的太极拳套路,只有10个动作,可以说是人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第二段太极拳套路有16招,第三段太极拳套路是24式简化太极拳。这些套路是新手的首选。套路易学易练,操作规范,既有技术测评和考试,也有书籍和视频。等级考试通过拿到等级证书不是更有意思吗?
当然,传统派太极拳也有自己不同的太极拳套路。比如杨泰姬传的85个动作,可以分成三段进行练习,每一段都是以一个交叉手的动作结束。第一段作为套路也比较适合初学者。从普及性和广泛性来说,Grade的太极拳套路应该是初学者最好的入门套路。
从太极拳友的提问中可以看出,初学者容易犯的问题主要有四个:
1,总想把所有要求做到位,顾此失彼,弄得自己身心疲惫,浑身酸痛。大部分时候肩膀还没松,就要求后面贴门,转胯扭胯等要领,脚要空着,造成膝盖疼,腰疼,脚痛。
2.以前看过气功和武术的书,总想找到丹田,一种气息感,一种意义感,导致胸腹不适,有的憋气,有的虚浮恭敬,有的老是上厕所。
3.时间上没有突破,质量上没有提升,总想着努力。出不去就会怀疑功法的效果。一个众所周知的拳头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但人们没有。
4、自我感觉良好,盲目进取,迷恋某一部分,停滞不前。
做好这八点,学好太极拳并不难。
1,不自用,固执。
执着于力是停滞的,执着于重是圆而呆板的,执着于气是死板的,执着于轻而走神的。流畅的体型,无形中自我赋能;内心的平静,实际上是自我激励。当你练到功法的极致时,聚丹田则重如山,化心为虚灵则轻如鸿毛,你会得到妙道。如果你有什么,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如果你真的是徐若,别忘了帮助,你不会去想它,你会在无形中产生魔力,精力充沛而流畅,谦逊而扎实,长期练习达到境界。
2.不要浮躁,急于求成。
心绪不宁,心神不宁,心肾不交,则妄自尊大。心静,心静,心静,心静,心静,心静,自信,气接,一切归根,静练出真功夫,功夫长得更快。调理精神根以充实精神,处处静,时时静,立、坐、卧皆静,静中求动以生太极,静而不见动之奇。
3、一定要懂得养,太极不要太好,欲速则不达。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举起你的拳头,你会很容易受伤,不会长。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举起拳头,你就不会练习很长时间。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直而无害。太极拳以养为本,以慢为宜,以练慢为养,补气养神,滋补自然,强身健体;练得快伤了,伤了精神,伤了精神,伤了心,伤了身体。既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又要太极平和。自然要练精气、气、灵,灵还是空的,由空到空。
4、不介意打人。
否则心无所归,精神涣散而无所归,便是勇武无情。与妄想症、肝气不平、阴阳不和、水火不相容一起发狂,危害很大。久而久之,五疼七伤与身体同在,一点小病一起来。练拳时,一念之差,主要是敬,修其诚,洗其心,平心静气,不思则罔,不写则已。
5.不要用力。
Nu的劲刚易破,气容易堵在胸中,肺被挤出来。时间长了会得胸闷肺爆的病。如果用力笨拙,全身的血管就不通畅,筋骨就不舒服,全身僵硬,四肢就活不了。由于气的停滞,你呆在哪里,你就会生病。如果当时没有感觉到,那就晚了。要始终做到灵活流畅,完整无损,灵活有力。
6、不要挺胸、收腹、提臀,全身僵直。
否则,气逆风而行,不能归于田单,足如无根之草,心肾不和,气不和。阴阳不和,则无法。全身放松,脊柱直立,腰松臀紧,胯松腹谦,则中气相通,太和之气可盛。
7.步法和个人动作的练习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武术里有句话:练拳前练步,练武前练桩。可见步步态的重要。步态的学习看似简单,容易被初学者忽略。步态是稳定中心的关键。步态不正确,步态不当,会导致重心不稳。如果步子太小,太窄,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上身就会歪,重心不稳。
因此,步形要准确,步伐要适中,前、后、左、右、居中,百会穴和银辉穴要始终在一条垂直线上。正如拳论所说:“若无断层,可屈可伸,立为标杆,活如车轮。”因此,步法的练习有利于步法的稳定和身体形态与步法的协调,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
8.成套动作的练习
在掌握了步法和个人动作后,可以结合一些过渡动作来学习和简化太极拳的套路。
9、找准定位
俗话说“人比人受欢迎。”所以,人不能和别人比,而应该和自己比,这样才会在自己的哮天土地上快乐。
练拳也是如此。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定位自己,定低一点。一旦你达到目标,你就会满足。超额完成目标,会有成就感,会增强自信心,给人生带来好处。学习太极拳,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10,多练,多问,多看。
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偷艺也是学拳的一种方式。师傅在教别人的时候,不妨关注一下,以补短板,让拳架不断进步。另外,不懂就问,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学习太极拳,要在“习”和“悟”两个字上下功夫。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但一定要按照拳法原理练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所收获。有人认为“打自己一万下”是不对的。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按规矩来练,不然你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11,三分训练,七分训练
要明白“练一练,养一养就能成功”和“三分练七分养”的道理。
再好的拳法,练不起来就放弃了。练拳方法得当,方法不当,也会损害身体健康。每个人条件不同,但练拳一定要围绕一个目的:“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做一些动作。练习后不能拿衣服,不能用冷水洗身体等。“一身汗,风如箭”是大师经常告诫的一句话。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了。
12,不断提高拳击质量。
人不能总是停留在同一水平,而应该不断进步,不断进取。练拳也是一样,每天一定有收获。
练太极拳,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结果会更容易。因为,它是在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不经意间,成功的大门就被打开了。
所以学拳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断丰富。学习太极拳,充实自己。
13,全亏,收益适中
不能狂,不能满,不能满招。
拳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你自负,你的功夫就会退步。要知道,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谁也不能说我学完了。活到老,学到老。幕后有人,外有人。
刚学会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是你前进的绊脚石。
永远记住:拳击无止境。有了德,功夫才能成就。赢得大众的口碑,靠的是你的人品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