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棒晴天

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也带来了钢铁行业回暖的信号。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现状惨淡,持续的下滑趋势已经燃尽了钢企最后的希望。虽然很多企业一再苦苦维持,但钢铁行业的需求始终没有回暖的迹象。2022年中国北京冬奥会举办权的获得,让钢厂老板们重燃希望。根据冬奥申委的规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形成北京、延庆、张家口崇礼三个相对集中的场馆。雪上项目将在张家口举行,现在北京正在规划修建通往张家口的高铁。除了铁路,场馆建设、周边房地产项目、公路建设、桥梁建设都会刺激建筑用钢需求。据机构测算,2016-2022年期间,每年将间接带动建筑钢材需求5500万吨,其中房屋建筑4400万吨,基础设施建设11万吨。

2022年冬奥会将对钢铁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2022年冬奥会钢厂会停产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总结以下几点:

1.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会对钢铁行业产生复杂的影响,总的来说是个好消息。下面我就详细说说我的看法。

2.它一定会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和1有点重复)

这一次不太可能是钢铁行业崛起的机会。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很简单。举办冬奥会,场馆要建,道路桥梁包括高铁要修,场馆附近的房地产要火——这些都离不开钢铁。

据了解,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中国用7年时间投入300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建12个场馆,改扩建11个临时场馆,改造45个独立训练馆。此外,还完成了首都机场东扩工程、T3航站楼和高速公路网总里程。

可以预见,2022年冬奥会也将吸引巨额投资。但是,一方面冬奥会的蛋糕要小很多,另一方面这个蛋糕在2008年之前就已经部分做好了(比如冬奥会需要的12场馆,11已经是现成的,只需要新建一个国家速滑馆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投入比08年的时候少了很多。关于2022年冬奥会的预算:

节俭是北京申奥的一个主要理念和目标。根据冬奥会预算,赛事筹备预算约为6543.8+0.56亿美元,政府补贴占6%。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其中65%来自社会投资。

虽然钱看起来不多,但只是个火车头,带动的投资也不小。我无法估计它能带动多少,辐射半径主要在华北。PS。腹黑:河北钢铁(河北钢铁集团子公司)公布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21958万元;北京奥运会的投资预算是400亿美元。

其次,2022年冬奥会对主办城市的环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钢铁企业几乎是污染大户。即使表面没有废物排放,如果在晴天抬头看,你会发现钢铁厂附近几乎有一个倒置的尘碗。(别问我怎么知道)更正式的说法:

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将实现京津冀地区的环保,倒逼钢铁产业升级,极大促进钢铁厂从粗放污染到有效治理的改善。

这种影响其实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大中型钢铁企业来说,企业实力、社会形象、资金来源等各种软硬件条件都在,甚至永远看不到污染(这句话模棱两可,但正是我想表达的)。因此,环保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帮忙再想想还是问题不大。

另一方面,对于小钢铁企业来说,赚的钱全部来自环保。没有资金和援助,他们很难投资环境保护。他们只会在白天晚上停产或者平时检查停产,这就导致了黑工厂的存在。(一个笑话,据说某地A局统计有7家钢厂,B局统计有9家,合计11。)

因此,2022年冬奥会在这方面对钢铁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环保倒逼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钢铁行业良性发展;但是对于那些处于落后产能的员工来说,失业可能近在咫尺,很多大中型企业在资金流不好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最后,这绝不是钢铁行业崛起的机会。目前钢铁行业主要存在两个困境。

一是产能严重过剩失衡,上游原料铁矿石价格高,下游产品价格低(据说建筑用螺纹钢已经降到2100元/吨左右,大部分蔬菜批发市场的白菜价格都超过这个价格),利润空间微薄(也就是浦钢亏损了);

二是资金流动不畅。如果钢企经营不善,再遇到银行贷款就GG了。无论如何,2022年冬奥会并不是钢铁行业崛起的机会(况且钢铁行业早就崛起了,现在似乎在走下坡路),最多能让钢铁行业复苏。

-更多钢铁行业相关问题,可以查看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发布于11-28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