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山区法院起诉哪个平台?
一、六个突出——突出的服务理念、突出的科技引领、突出的功能转型、突出的团队建设、突出的工作创新、突出的文化渲染。
一是突出服务理念,广覆盖,为民提供全程司法服务。为进一步满足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的需要,明山区法院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将诉讼服务中心由原来的1.20平方米扩建为1,000平方米,分为A、B两个区域,大幅提升了智能化服务水平。A区主要由窗口服务、“24小时自助法庭”和诉讼咨询等组成,提供诉讼指导、风险评估、立案登记、材料收集和移送、自助立案、集中扫描、卷宗查询、文书送达等全方位、全天候的线上线下服务。B区主要由速裁办公室、诉调委办公室、第三方集中服务办公室等组成。,并引入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街道、社区等基层调解资源,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二是突出科技引领,提升智能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务。名山区法院大幅提升了诉讼服务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了人工智能与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深度融合和拓展应用,真正实现了“前端与后端”、“线上线下”的融合。疫情防控期间,名山区法院仅用1天,就抢通启动雅安首个“24小时法庭”和“智能云柜”系统,利用自助终端设备为当事人和法官提供便捷服务。已为300余名当事人提供“非接触式”全天候诉讼服务,满足了诉讼参与人对个性化、智能化诉讼服务的需求。
三是突出职能转变,强化枢纽,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名山区法院引入诉讼与调解对接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还积极加强与其他人民调解组织的衔接,整合调解资源和力量,及时进行司法确认,确保协议的履行。充分运用诉调对接机制,不断完善“辅调审”各项制度和规则,通过简化分流、诉调对接、诉讼服务中心小额速裁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让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小的诉讼成本获得最便捷的司法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四是突出队伍建设,推进规范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名山区法院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先后制定了《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制度(试行)》、《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法院网上立案工作规范(试行)》、《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文明守则》,明确了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分工、职责和礼仪。每周五总结一周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加强法律专业水平和智能系统应用培训,提高综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
五是突出工作创新,谋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名山区法院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和法律文书送达外包工作。第三方交付机构通过对需要交付的文件进行筛选和分流,选择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交付任务。第三方档案数字化机构负责诉讼材料的集中扫描、流转和归档,结合网上阅卷、网上查询等信息系统,可在诉讼服务中心快速完成案卷的查询和复制,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审判效率。
第六,突出文化渲染,倡导新风,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助力。名山区法院设立文化展示区,培育法治文化,倡导新风正气,精选历史典故,融入地方文化,以近80平方米汉白玉浮雕的形式呈现,阐释中国依法治国的大方略。浮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严格执法”——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彭真的题词;左侧以“公正的司法”为主题,主要由司法鼻祖皋陶、李力编纂的《法学经典》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宪法、民法典组成,体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立良法,坚持科学立法;在权利上,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孔教审理和马锡五审判为主,体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善治,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邀请当地知名书法家,围绕诚信和谐建设特色调解室,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二、三个“一体化”——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一是法院机关与派出法院的整合。名山区法院及时调整诉讼服务中心和三个法庭的功能定位,实行“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中心,以三个法庭为副中心”的运行模式。建设诉讼服务分中心,优化人员配置,增设诉讼风险评估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和电子印章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和设备,强化诉讼服务分中心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就近诉讼的司法需求。
二是诉讼咨询与诉前纠纷解决的一体化。在诉讼服务前端设立诉讼咨询岗和诉讼咨询室,法院工作人员指导来院当事人办理诉讼风险评估、注册四川微法院、确认服务地址等事宜,积极引入律师、调解员、陪审员参与诉讼咨询,降低当事人的诉讼预期,及时化解纠纷,促进诉讼。
三是诉前调解与司法速裁的融合。在速裁组法官的指导下,调解员不断提高调解水平和技能,不断增强诉前调解的有效性。2020年,173件纠纷诉前和解并申请司法确认。按照“人随案走”的原则,速裁组的助理法官持续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调解,保证了审判工作的连续性和案件质量、效果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