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税中的问题
酒席税,说起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什么这么说?原来,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人请客吃饭,不仅不受国家限制,反而是双手赞成。原因很简单。他们渴望消费。毕竟支持旅游业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是难得的好事。征收这个税的初衷只是为了引导国内理性消费,反对公款娱乐和铺张浪费。
事实上,自1988开征宴席税以来,税收并不充裕。到1994,国宴税收只有87万元。当时国家税制改革,酒席税下放。地方政府决定收不收税,税收上缴地方财政。除内蒙古、陕西等少数省份外,大部分地方停止征收酒席税。到2002年6月65438+10月1,宴税也在内蒙古取消。这是一种善意征收的宴会税。为什么尴尬,几乎没用?
税负过重是宴席税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中国宴席税率定为15%-20%,远高于部分生产环节的税负。起征点也定得比较低,一顿饭200-500元就要征税。这个标准不仅指蔬菜的价格,还包括饮料、饮料、香烟、主食等。按照现在的消费标准,在大中城市,恐怕每桌都要交酒席税。这样算下来,一顿饭涉及的税真的不少。以葡萄酒为例。酒店买的酒含增值税,客人买的是餐饮服务,也含营业税。如果他们不小心喝多了,就要交酒席税。俗话说,有人做砍头生意,但没人做亏本生意。餐厅自然会想尽办法让食客觉得委屈,把增加的税负转嫁给他们。但如果得到了作弊者的名声,也会失去回头客,生意很难长久做下去。所以餐饮行业对酒席税的态度就是满不情愿,能漏就漏,能省就省一个。
税收实施成本高是宴席税难以为继的另一个原因。原因很明显,收税的人是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各种税。如果都是自己处理,只能是有心无力,事倍功半。尤其是宴席税,不能让收税员整天饿着肚子,一桌一桌地计算成本。所以宴席税是代收代缴的。也就是说,餐饮方负责收取和缴纳酒席税。酒席税的征收方式很难保证征收。比如一群客人去饭店吃饭,要600元。一个餐厅应该收税,但如果餐厅老板循规蹈矩,必然会得罪食客。这里要收税,有自己的免税办公室。B餐厅老板,心思活络,把600元的餐费分成三份,开了三张200元的发票,都低于税法规定的起征点。暗中把税抹平了,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即使税务部门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彻底。即使一家餐馆运气不好,被税务检查抓到,也只会交罚款。对此,虽然税务部门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于守法的餐馆,根据纳税情况,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给商家的手续费。但商家更精明,几十元的一顿饭交税,收的费用大概也就几元,和客人的消费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征收宴席税也就不足为奇了。
酒席税下放后,大部分地方取消了这个税种,不是出于无奈,而是因为经济生活的现实,是明智之举。当初国家开征宴席税,有其特殊的背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持续升温,富裕阶层开始形成,穷人突然变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追求奢侈、高消费、大吃大喝的现象。这期间,腐败也开始抬头,公款请客送礼、吃喝之风迅速滋长。国家征收宴席税没有错,意在引导消费,制止腐败。然而,这十几年来,经济形势早已不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内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一方面,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出现收缩迹象,内需不足成为大问题。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当务之急。扩大内需既包括投资需求,也包括消费需求。别小看一个酒席,不知道能带动多少产业,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如果我们看宴会税,它会立刻攻击消费,这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完全相反的。除此之外,惩治腐败,恐怕还要想别的办法,从源头上做文章。事实证明,通过征收酒席税,试图阻止大吃大喝就像隔山打虎,起不了多大作用。
内蒙古筵席税的开征和停征为上述观点提供了很好的现实支持。65438-0988年,国家颁布《筵席税暂行条例》,当年,筵席税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宴席税是1994下放的,内蒙古是少数保留的地方。内蒙古作为内陆省份,经济欠发达,财政支出始终捉襟见肘。宴席税是地方税,它的征收对增加地方财力大有裨益。但是情况变了,人的观念也会变。例如,在唐朝,丰满美丽的杨玉环是人们的偶像。但是现在流行瘦骨嶙峋的美,减肥瘦身成了时尚。税收的设置也是如此。当年的优税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得过时,风光不再。内蒙古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开发西部,谋求经济发展,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中国没有正常的社交恐怕是不足以招商引资和广交朋友的。酒席税收小,招商引资大。2001 1 1起,内蒙古自治区宣布停止征收宴席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