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人物轶事
1923、10年,* * *生产国际派鲍罗廷到广州担任孙中山的顾问,帮助孙中山与国内的* * *生产党一起改组国民党。一年后从莫斯科来到广州的胡志明,成了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
鲍罗廷随后住在广州东校场(今广东人民体育场)附近的一栋两层花园洋房里,当时称之为“鲍公馆”。楼上是包家的卧室,楼下是翻译室,胡志明和其他十几个翻译在这里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当天报纸上的新闻,整理后发给鲍罗廷参考。为了工作方便,胡志明在此期间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李锐。在一些场合,王山儿(瑞的拼写)、、王先生和其他别名也被使用。
那时候的胡志明三十多岁,苗条的身材经常披着一件白色的查布西装。虽然身患肺病,气色不好,但我始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知疲倦地工作。由于精通英、法、俄等多种语言,粤语说得很好,对人坦诚、真诚、谦和,赢得了周围同志的称赞。在包公馆,胡志明的工作非常紧张。除完成翻译任务外,他还经常埋头写作,撰写有关中国和世界形势以及国际* * *资本主义运动的认识和感受的文章,以阮的名义寄往莫斯科,发表在* * *国际组织的刊物《国际通讯》上。《亚洲的一些问题》发表在1925开头的国际通讯第19期上,是他通过1924年9月中国北方第二次直接战争,抨击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赞扬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力量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立场。
加入革命的洪流
胡志明来广州的时候,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胡志明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责无旁贷地投身于这股革命洪流。
1925年7月9日,在中国的推动下,以“团结各民族革命,推翻帝国主义”为宗旨的“被压迫民族联盟”在广州成立。胡志明积极参与该组织的所有工作,并主管财政。由于精通多国语言,他经常为组织翻译各种文件和信函。同时,他还在广州与越南革命党人联合,成立了被压迫民族联盟越南支部。
就在这时,一场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刚刚爆发。被压迫者全国联盟成立后的第二天,省港罢工委员会就发出通知,征集演讲队成员,宣传鼓动罢工斗争。7月1925日下午,胡志明赶到省港罢工委员会,“以被压迫者和被强迫者全国联盟成员的名义”,要求加入演讲队伍。他的请求得到了罢工委员会的批准。胡志明以“李锐”的身份报名参加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的演讲队,在东教场(现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发表了题为《中国工人与被压迫民族的关系及联合推翻帝国主义的必要性》的演讲。他的演讲受到罢工工人的欢迎。当时《工人之路特刊》还以《安南人加入演讲队伍》为题专门报道了此事。在这场斗争中,胡志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工人阶级,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1926 65438+10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一直期待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胡志明,以“李锐”的名义致信大会主席团,要求在大会上发言,陈述越南受法帝国主义压迫的事实,以供研究援助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政策时参考。他的请求再次得到批准。就这样,在大会的第九天,胡志明以王大仁的笔名,以越南革命家的身份,与另外两名来自朝鲜和印度的代表一起进入国民党“二大”会场,在李富春的翻译下,用法语向大会发表演讲。他在讲话中用大量事实指责了法帝国主义对越南人民长达60年的剥削和压迫,揭露了法国殖民当局压迫越南华侨、反对中国革命和打击广东革命政府的阴谋,呼吁被压迫国家团结起来,推翻帝国主义。他的讲话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为大会最终通过援助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文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建立越南生产党。
胡志明在广州的三年多时间里,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同时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触广州的越南革命者,积极为越南* * *生产党的成立奔走。
当时,许多来自东亚被压迫国家的革命者活跃在广州。1923年,部分越南爱国人士在广州德政路李德仁22号成立进步团体“新新社”,但没有制定明确的纲领。有的成员还把暗杀等恐怖手段作为救国的主要形式。一年后,其他越南爱国人士受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和实行三大政策的影响,将原越南光复会(也受中国辛亥革命影响1912)改为越南国民党,并以中国国民党为榜样制定了自己的章程。
因此,胡志明到广州后,经过调查分析,决定改组这两个进步团体。他经常与这些爱国者进行热情真诚的交谈,宣传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1925年6月,在马列主义指导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成立。该组织总部设在温明路248号和250号,是一栋三层小楼,一两个房间相连,对面是广东大学,附近有广东区委机关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胡志明的具体指导下,同志会还出版了自己的周刊《青年》,用越南语油印。从1925年下半年到1927年春,共出版88期,其中大部分通过钟* * * *领导的海员工会秘密寄回越南,促进了马列主义在越南的广泛传播,鼓舞了越南人民取得反法斗争胜利的决心。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在本国人民心中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实际上已经成为越南* * *生产党的前身。
为了进一步培养革命骨干,胡志明在此期间还举办了三期专门的政治培训班。除了亲自备课、写讲稿、给学生讲课外,他还邀请、张、李富春、彭湃等中国同志来讲课。同时,胡志明还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和政治。
胡志明在广州创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和政治特训班,在中国生产党广东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吸引了大批爱国的越南青年参加。他们冲破法国殖民当局的阻碍,由海路或陆路来到广州。其中,陈富、阮良鹏、黄文欢和范文萍也是如此。这些骨干后来秘密回到越南宣传马列主义,动员和组织群众,扩大革命组织,开展反法斗争,为越南* * *生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胡志明在广州与中国同志并肩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时候,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于4月1927日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5438+05年6月,反动军警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等革命团体,数千名* * *生产者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在中国的安排下,胡志明不得不离开广州前往武汉,会见早些时候随国民政府转移到武汉的鲍罗廷。同年7月,胡志明随鲍罗廷离开武汉,再经上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前往莫斯科。
胡志明和中国爱好者
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在中国留下了一生的革命情缘。
1930年,中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胡志明来到广州。为了掩护胡志明在粤港两地工作,广东省委安排党员林依兰假扮胡志明的妻子。林依兰对胡志明的日常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这让他心存感激,但他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爱意。不久,胡志明因出卖汉奸被捕。临走时,他拿出自己珍藏的日记,交给林依兰,说:“我会把我的心交给你。拿去吧!”三天后,胡志明获救。他送兰花给林依兰,他们的爱情终于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回国继续他未竟的革命事业。离开林依兰后,胡志明越来越想念他。当他被邀请访问中国时,他请毛泽东安排他与广东的老朋友见面。毛泽东立即致电广东省委、陶铸、林依兰等人,要求在京会见胡志明。正当胡志明要登上回国的飞机时,他看见林依兰向他走来。两人对视良久,双双落泪。
1958年,胡志明郑重表达了带林依兰去河内秘密结婚的夙愿。陶铸回京后,向党中央和毛主席转达了胡志明的意思。毛主席沉思片刻,说:“我个人支持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不能掉以轻心。”周恩来还说:“我们应该和越共的同志们商量。如果他们同意,我们绝不会成为绊脚石。”
然而,在北越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室里,一位越南领导人(Duẩn)平静地对胡志明说:“你曾经说过,越南不解放绝不结婚。这句话影响很大。一旦你食言,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解放南方的神圣事业,这不仅会损害你国父的形象,也会败坏越南* * *产党的名声。所以,我宁愿被你们指责和憎恨,也不愿让越南人民把我们骂成千古罪人!”
胡志明听了心灰意冷。他苦笑着离开了座位...在广州市立医院的林依兰渴望看到它,但他期待的是胡志明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宜兰,我们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你听说过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吗?让我们的心永远彼此融为一体!”林依兰把信纸放在窗台上,让微风把它带走。她看着在风中飘动的信纸,抽泣着。胡志明和林依兰的恋情对林依兰的精神打击很大,她的病情开始恶化。1968年,她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她还不忘把胡志明送给她的《爱情日记》托付给他,并叮嘱他对你的损失感到抱歉。胡志明惊闻爱人去世,悲痛欲绝,泪流满面...时隔一年,也就是1969年9月2日,胡志明也突然去世。在弥留之际,他呼喊着林依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