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惠子友、郝亮忠的观点

现场回放:庄子看到几条鱼悠闲地游来游去,忍不住说鱼真的很开心。惠施和庄子的辩论从来没有赢过,这个机会来了。他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个问题问得好。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问别人。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这个回答也很漂亮,但是慧诗接着说,我不是你。他后退了一步。我不是你,所以我不了解你。那你就不是鱼,也不应该了解鱼。

一般来说惠施赢了,因为他讲到这一面的时候说,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怎么样。你不是鱼,所以你不应该知道鱼。你之前说的鱼的快乐都是扯淡。但庄子终究是庄子,他说,回到开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在你问我之前,你就会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我怎么知道在这里一眼就能看出来?

庄子又赢了。你在哪里赢的?我刚才说分为两个方面。为什么?第一个方面是传统的认识。他用了一个西方的概念,叫做移情。比如,当我看到一条鱼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我会感同身受,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鱼身上。我想说,如果我是那条鱼,我会很高兴在温暖的春天里在盛开的水中游泳。普遍认为庄子可以理解移情,但问题是,无论你怎么移情,你都不是鱼。你怎么能确定?

因此,有必要说明,人的生命可以与其他事物的生命相联系。如何连接?比如你家里养了一只狗,当你回家的时候,你觉得这只狗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我的尾巴快断了?要不要带他去看医生?你不这么认为。当你看到狗摇尾巴的时候,你知道狗很高兴看到你,因为你是主人。主人回来了,说明他有吃的了。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人和狗可以交流。这与他的生活姿态有关。相反,狗生气的时候,你一定知道。当它抑郁的时候,你一眼就能知道。你不能说狗是快乐的。是抑郁,说明你心态有偏差。

同样,人和植物也可以联系在一起。我走过花园,看到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说这朵花真的很开心,没有人会指责我胡说八道。相反,我走过一个花园,一朵花枯萎了。我说这朵花很开心。别人会说你有问题吗?这朵花枯萎了,你说它快乐。

所以这说明人在某种程度上真的可以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其他生物身上。即使在山上,我也能看到青山有多迷人,所以你想在青山上看到我吗,看到了吗?我和珊珊永远不会厌倦对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明白,人的生活真的是开放的。所以庄子的思想比惠子的好很多。因为他可以打开自己的生活。

面对不同层次的一切,并与之互动。但说到辩论,这一切都不能作为结论。没有改革让惠子无语。要让辩论大师惠子无言以对,只有一个论点,让他陷入矛盾。如你所知,惠子在辩论中的口才极好。他的辩论是诡辩,谁也说不清。那他这次为什么不说话?

你想想,惠子说我不是你的庄子,所以不知道你的情况,但是他听庄子说鱼是快乐的,他知道庄子知道鱼是快乐的,所以就问庄子。所以当我听到庄子说话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庄子里面的情况,然后我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情况。这叫自相矛盾。

我们在这里指出,这是一个语言学上的争论,与我们实际所说的不同。生活层面的同理心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你真的想理解这段话,你应该知道他说的是语言上的矛盾,因为庄子说鱼是真的快乐的时候,惠子知道庄子知道鱼是快乐的,他后来又说我不是你的庄子,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是快乐的。这是一个矛盾。一开始是听他说知道的,后来我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这叫矛盾。庄子指出这一点时,惠子无话可说。

有时我们经常发现学习很有趣。早年研究庄子的时候,只想到以前的认识。虽然生活姿态各方面都很合理,但是别人会说,慧诗为什么不说话?他那么容易妥协吗?我到现在才知道,庄子用了一种让你陷入矛盾的语言。你在前面听我说的时候就知道一些事情,然后你说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我的情况。人们通过交谈来相互交流。你前面知道我在说什么,然后你说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不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