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锻炼的室内运动有哪些?
具体做法:坐在椅子上,一只脚踩在地上,膝盖弯曲成90度角;另一条腿向前伸直,脚勾起来,手伸向勾起来的脚,拉伸腘绳肌;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然后用另一条腿做。
这项运动是为了锻炼腿筋。腿筋僵硬的人可能会背痛等。保持腘绳肌的柔韧性可以缓解膝盖和髋关节的压力。
2、猫弓腰拉伸
具体做法:四肢着地全过程,手肩垂直,膝盖臀部垂直;需要缓冲的人可以在膝盖下垫毛巾。一开始保持背部挺直,然后背部向上弯曲,臀部向下,保持这个姿势10秒;之后扩胸使背部微微下沉,坚持10秒。这样上下拉伸背部30~60秒。
这项运动可以增强脊柱的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四肢着地还可以锻炼手臂和腿部的肌肉。不能四肢着地的人可以用坐姿做上述背部拉伸运动,这个运动也可以作为散步等有氧运动前的热身运动。
3.单腿站立
具体做法:袖手旁观墙,以防止下跌。最初的动作是两腿分开站立至与臀部同宽,慢慢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腿微微弯曲;依靠腹肌保持平衡,保持这个动作最多30秒;然后换另一只脚。
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离开墙壁的支撑,选择两条腿并排站立即可完成初始动作。这时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动作,比如将抬起的一只脚向外伸或者伸到另一条腿的膝盖处,或者闭上眼睛继续动作。这个运动主要是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如果你练习平衡,就不会那么容易摔倒。
4.转身蹲下
具体做法:两腿分开站立,双臂向前伸展,掌心向下,下蹲成坐姿,胸部放松,膝盖不要超过脚趾。必要时可以在身体下面垫一把椅子,但尽量不要坐在上面。
具体做法:两腿分开站立,双臂向前伸展,掌心向下,下蹲成坐姿,胸部放松。
下蹲过程中,左手向右转,同时上身微微向右转;站起来的时候,手臂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下蹲时右手向左转;如此重复10~15次。如果需要提高难度,可以加一对哑铃。
这项运动主要是锻炼腿部的大块肌肉;在普通深蹲的基础上增加旋转,可以提高难度,锻炼身体的稳定性。
5.踢上层
具体做法:这项运动只要有步骤就可以进行。右脚踩上一个台阶,抬起左脚,保持这个姿势1秒,然后左脚放回原位,右脚也会回到台阶底部;然后左脚踩在台阶上,抬起右脚。如此重复20~30次。需要额外支撑的人可以用手扶着墙或栏杆,训练到不需要支撑为止。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延长单脚悬空的时间。这个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稳定性,锻炼腿部肌肉。
老年人锻炼注意事项1。日出后做早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一般容易早醒。他们经常选择在早上不用上班的时候出去锻炼,而且大多喜欢去有树的地方。了解绿色植物特性的人都知道,经过一夜的呼吸,树木周围会堆积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这样的环境下运动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早上锻炼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太阳出来,植物开始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时候。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倾向于早醒。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应该越早越好,所以喜欢早上天不亮就出去锻炼,这其实是不科学的。丁主任说,过了一夜,空气中污染物堆积,呼吸这些污浊的空气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太阳出来后,这些污染物会在空气中被稀释分解,空气质量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做早操更适合人体新陈代谢。因此,在没有大风或明显降雨的情况下,不宜在太阳出来之前做早操。所以要记住,运动不是越早越好。
2、室内锻炼注意空气的通畅。
有时候由于室外天气的原因,有些人在室内锻炼,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一些事情了。专家表示,如果中老年人在室内锻炼,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深蹲、弓步等。如果身体允许,他们也可以做仰卧起坐或哑铃练习。但是一定要注意,运动量不要太大,一般是户外运动的50%到60%。
3、户外运动30分钟最合适。
专家指出,老年人晨练时间最好在20到30分钟左右。中老年人应多注意一些内部肌肉协调、灵活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保持肌肉和器官的稳定。
同时,专家也表示,晨练要给予一定的科学指导,但不一定要很专业。这些说明主要是基于安全考虑,即运动前最好进行一些准备活动,如拉伸、弯腰、下蹲等,使肌肉得到拉伸,避免突然爆发的力量造成肌肉拉伤、骨折,同时心肺循环也不会受到太严重的影响。
4.你应该在做早操前吃点东西。
有些老人喜欢先做早操,再吃早餐,这其实是不科学的。专家表示,老年人在晨练前应适当吃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人。
因为营养是一夜之间消化吸收的,身体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在运动前不进行一些补充,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但也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运动时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