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迪的美学花园——评《秋醒课堂》
首先,我很感谢这门课程带给我的改变,不仅仅是肉眼可见的外貌上的改变,更是心灵上被唤醒和充实的改变,让我更有主见和决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昨晚看到迪恩老师的朋友圈说要让叫醒课成为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我真的不能再同意他了。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和我赞同的理由。希望有帮助。
大家好像都知道我是飞机设计师,可能西西老师和高三11也知道我是喜欢可爱风的一帆。让我告诉你十月前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个标准的理工科女,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的思维也是极其理工科的。我的工作性质很严肃,几乎都是穿着正装和工装去上班,所以我一度以为下班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因为懒惰,我会在不上班的日子里为了方便继续穿正装或者工装,以为找到了自己。衣柜里也有95%的物品是少女的,5%是成熟的。中性风和休闲风接近于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不喜欢运动,不喜欢阳刚的东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没有爱好,也不会去构建一个由爱好组成的个人生活体系。
没有爱好,生了女儿之后,发现危害极大。当你被鸡毛蒜皮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就完全没有用了,对自己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现在看来,我当初的判断得到了验证。对我来说,拥有一个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的爱好,就是自己情绪最好的宣泄口。
接下来描述一下我弯路的开始。我当时没有爱好,先把赚钱当做爱好:
所以去年我尝试了微信业务,一个辅食,半个月后就放弃了。并不是频率相同的人不能交流。
然后父母想在老家唐山买套养老房。我不确定这是否正确,所以我在去年9月加入了斯宾塞的房子小组,这应该是我转折点的开始。我开始意识到由内而外投资自己的重要性。投资自己,我理解有三个维度,一是学习,二是做事,三是回答。三者之间的迭代会有更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感。
然而,当时的我并没有那么清醒。今年年初很快就加入了童装品牌业务。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的搭档很棒,我想和她一样棒。
我还加入了内衣超级战队领队的经纪人。创意也是一个环节,货也不错。
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零售不是我想做的。我觉得生活方式真的很棒,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个时候开始频繁刷小红书,刷了半年,把小红书当成了系统学习软件而不自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获得的零碎知识碎片不仅冲突,而且束缚人,固化思维。
到这个时候,明眼人已经出来了,我的思维极其简单和固化。在我眼里,钱其实不是一种爱好,甚至当我花钱的时候,我对钱也没有一点敬意。做事的方式很简单,可以概括为:我想改变→我不擅长→钱帮我选择。比如我想扩大圈子,但是我不擅长,所以钱会帮我选择适合我的人和适合我的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买我在乎的最贵最全的东西。比如我给女儿报了珠海几乎所有的早教,包括网上的,覆盖两栖的,这就是我的冲动消费。当然,它确实与一些人有关。但我只能说,花钱买课,没有深入分析自己的真实需求。
渐渐的我发现不对劲了,这个时候差不多是购买团最后,英宁教练加了我(当时她还不是教练)。当时交流不多,现在也没有,但还是要感谢她。就是在她的朋友圈里,我在9月的某一天链接到卡卡,按照上面简单粗暴的思路,直接问珠海有没有伴游服务。卡卡说没有,但也给我推荐了一个中山三陪。现在三陪没做成,却成了好朋友。还有审美园之旅。
来说说我入园以来十月的变化吧。
我进入美学花园的目的是打造一个秋季衣橱。我当时的想法是,珠海夏天十个月,剩下的两个月要经历春夏秋冬,所以我一次性掏钱买了秋天的衣柜,可以满足很多年后两个月不穿衣服的尴尬。现在实现了,收获更多。
第一次收获,觉醒的人生态度。
衣柜整理课上说,衣柜是你生活的缩影。的确,衣柜会让我一览无余,我刻意忽略的工作服也是衣柜的一部分。这说明我的人生是由80%的认真工作和20%的少女心组成的。结合我的日常工作,耗时的项目是无脑少女。比如霸道总裁的小说,心理和情感的解说,几乎都是用实际证据,打自己耳光,这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
脱离衣柜是极其容易的。起初,我很高兴。这几天我反思了一下,说明我之前的购物方式有问题。不经过仔细挑选,是极其容易放手的。
为此,我开始透过衣柜审视自己,自己所从事的主业副业和当下充满激情的审美是否是自己想做的。其实我也不懂。我做了一个心理问答,整理了一下2021这十个月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哪里了,问自己现在是不是很无聊,有没有兴趣。我发现我喜欢它,几乎一整年都在业余时间做,所以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为我有强烈的变美的欲望,第一件事就是保证我打卡,白天上班,晚上回来伺候小公主直到睡觉。我所剩无几的精力显然会得到一张废卡,于是我决定每天六点左右开始,打卡上班,不知不觉就改掉了熬夜的坏习惯。
我又一次跳过去,在打卡的基础上改进。因为基础薄弱,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反复听课程:至少两次,晚上一次,早上一次。后来发现听不进去,就写了下来,把迪恩先生的每一句重要的话都记录了下来(其实还没变成我自己的);反复读卡片:我衣柜里的衣服很少。我想在别人的帮助下提升自己。感谢西西老师,感谢高十一。前天,我开始记录卡片,建立自己的试框列表。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两件事,美感的提升和对第二轮的接受。复盘的好处就不用说了,谁用谁知道。比如扔掉一条牛仔裤前拍张照片,写下扔掉的原因和向上的方向。在工作中也很有用。
终于在脑子里看到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一定要去尝试一下,就出去接触了。这个月尝试了艺术展,绘本展,演唱会,轻剧。以上都是一次性体验。如果说打卡的过程让我收获了一个爱好,那么外出则让我收获了爱好的拓展,然后对生活的热爱不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在内心被唤醒。
第二个收获是接纳和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当你内心觉醒时,你会开始明白你到底是什么。我曾经以为我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罗利小领袖。在这21的日子里,我不停的打扮,不停的看照片,不停的内外打量自己。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自己的长相,也改变不了自己对可爱事物的喜欢,但是我可以降低比例,增强实力。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脑子里的东西从来都不是小女人,所以加班的时候穿女生的衣服,说指示性的话,真的很不协调,很不合适。没有权威感,专业性就会下降。真的是多亏了我的工作服,我才得到了帮助。我真的不能再忽视西装、衬衫和工装的重要性了。
接纳自己,我对UP有了自己的基础。从第一次种草会议开始,我几乎为每一个项目都选择了一个。到了第二次,我开始有选择性的下单,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更贴近自己心意的物品。到今天的第三次种草大会,我开始明白每个配饰背后适合的氛围,我会不会去那个氛围,我是不是真的喜欢它,是因为什么原因。逐渐接近“不爱不抱”。要实现这个人生理念,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只到了只买自己认为合适或者喜欢的自己的那一步,可以接受自己内心真实的喜好,接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带着一点点的迷恋自信。
比如我最近参加了耶鲁学姐晓晓为期四天的能量训练营。我证明了早起有助于精力充沛,高效地完成一天中最关心的事情有助于精力充沛,但我也了解到情绪稳定有助于精力充沛,运动有助于恢复精力,血糖稳定有助于稳定精力等等。
UP重点在于如何看待自己,你想改变什么,而不是我不自信或者我在模仿。我想改变自己。我觉得需要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意识到我不只是说说而已。关键是我迈出第一步,就像小组鼓励我开始打卡一样。而如何看待自己,在昨天之前,我并不是这种状态,一直在模仿和服从。昨天西西老师说“你要从鞋子选择你要去的地方和全身搭配,如果感觉有差距可以加配饰。”迪恩老师说过这句话,我听过很多次,但直到昨天我才明白,“我要去哪里?”这是关键,也是我自己的场景。没有我这个主角,其他的意义就不大了。这是我对UP本身的理解。(而今天在我负责的小项目中,为了认真对待自己,爱惜自己的羽毛,我拒绝了一个很差但可以接受的提议,和团队一起迎来了一个新的创新,也就是说,世界会像你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你。)
所以,UP应该接受自己!享受当下的审美水平,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虽然不完美,但真的很棒
第三个收获,我有一个做有用事情的好方法。
这是我从迪恩和伊丹那里学到的。每个人都有过自己迷失的路,然后走出来拥抱这个世界。也是基于此,我开始学会思考更好的方法,学会分享好的东西。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个月的工作中,一个老兵带领一群退休的工程师开了一家公司,开始研究,研发出一种简单、便携、高效的淡水净化装置,领先世界。最后想组织同频的人想出好点子做对社会有用的事。真的很感人。
Ndi姐也是,我分享的这个人也是,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Ndi姐能想到一个好办法,为我们大家做这件有用的事情,然后分享出来,真的很有意义。
一开始可能大家都是用水杯手机美妆蛋打卡拍我的第一张照片,感觉我在克服困难。现在想想,我只是想做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情,然后被问到的时候自然的说出来。
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和现在流行的个人IP捆绑,因为只有你去尝试,你才会知道自己想擅长什么,即使你擅长,也不代表你做的就比别人好。个人IP的精妙之处在于与众不同和有用,而不在于谁是最好的,所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然后用一种独特的好的方式去实现,再通过分享来实现润玉老师说的长期的局部垄断,然后就有了联系。
现在虽然从事传统行业,但也在逐渐锻炼。我对自己想做的事情说好,然后想办法去做,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毕竟,我不仅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飞机设计师,更想成为一名拥有独特标签的飞机设计师。
我现在好像不那么急着找个人IP了。我更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等着IP来找我。
最后,在21天的学习中,我很开心我已经充好卡,尝试了四种应用场景,开始和基础款混搭,开始通过衣服建立自己的个人生活体系,这让我更开心能和这么多漂亮的人亲近。希望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做一个光源,一个吸光器。
以下是我对小雨的承诺。当时小宇把我的时间分成五部分:精细计算+整体管理+行业理解+自我提升+家庭关怀,真的是很棒的总结。我答应她,试运行之后,我会把我的24小时是怎么分配给这四个的写下来,分享给你参考。
首先,我是一个不需要太多睡眠的人。我每天醒着的时间是6:30到22:30,中午会做一个5分钟左右的冥想。试了快一周半了,感觉从精力到工作效果都还不错。当然,我不可能每天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