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的内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改进监督检查考核方式,对清理后保留的“一票否决”、签订责任状和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创建活动实行清单管理等一系列严格要求和切实措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探索运用“互联网加检验”;要注意解决基层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形式主义,释放明确的导向和信号。

法律依据:《关于继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第三条,有效防止文山会海反弹。中央层面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牢精文减硬杠杠,对各地区各部门发文和会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警超发超开苗头,确保比2019只减不增。加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统筹管理,避免层层多岗多会。要严格控制县以下发文数量,精简基层向上级发送的文电和报告数量。着力提高文件和会议质量,进一步明确精读减负的标准和尺度,完善负面清单,避免出台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文件,避免召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真正减负、实实在在减负。防止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对发文件、开会改头换面的,及时督促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