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并保持同样的体重
脂肪的消耗与运动量直接相关。无论何种运动或形式,只要运动量足够大(能量消耗足够),都可以促进体内脂肪的氧化分解。但是,肌肉的增加与运动形式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越剧烈的运动(如举重、哑铃、器械等。)是必需的,对肌肉生长的刺激作用越大,因为肌肉的形成遵循“用则生,用则退”的原则。另外,肌肉的增加在运动初期最为明显,尤其是对于以前没有运动过,现在刚开始运动的人。如果你继续运动,也就是长时间运动,你的肌肉不会一直增加。所以,解决运动前期不减肥的最好办法就是树立信心,继续运动,直到肌肉增加的重量抵消不了脂肪减少的重量,体重自然就下降了。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避免过度刺激肌肉生长。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无论如何,肌肉的增加是有益于健康的。也就是说减脂了,增肌了,虽然体重没减,但对健康的好处还是很大的,至少不低于普通减肥(减肥)。不考虑健康,减脂增肌。虽然体重没有减少,但是身体的“体积”却减少了,所以人会显得“更瘦”,更有活力。
第二,运动不同时控制饮食,运动消耗能量,饮食补充能量。两者平衡,重量不会下降。刚开始运动时,身体的一个明显反应就是食欲大开,运动后感觉很饿。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运动后就会大吃一顿。这么多的能量摄入会抵消运动时消耗的更多能量。比如中速跑1小时消耗的热量约为350千卡,吃1个馒头(面粉重100克)或1根小油条(50克)可以弥补这个能量。
所以为了达到减肥(减肥)的效果,需要在运动的同时控制饮食,双管齐下。好在运动让食欲大开的现象只出现在运动初期。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也就是长期运动,食欲增加的问题不再出现。其实对于那些长期坚持训练的职业运动员来说,常见的问题不是暴饮暴食,而是厌食。所以在运动初期就要树立控制饮食的信心,坚持就是胜利。
第三,运动量不够,能量消耗太少,体内脂肪氧化分解少,不减肥。人们经常用运动时间来衡量运动量,认为1和2小时的运动就是很大的运动量。但是运动量也和运动强度有很大关系。当运动强度很低时,如慢走、慢游、瑜伽、太极拳等缓慢温和的项目,能量消耗很小,体内脂肪氧化分解很少,无法减肥。因此,在以减肥为目的选择运动项目时,应采用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爬山、爬楼梯、健美操、球类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