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不想并发症找上你,有哪些5点可以坚持稳定血压?
众所周知,高血压恰恰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心肌梗死、冠心病、脑卒中密切相关。同时,高血压也是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只要确诊为高血压,就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不想以后被并发症发现,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不懈地保证以下五点:
1,控制体重:高血压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就临床资料来看,长期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这主要与饮食结构紊乱、毛细血管工作压力过大、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所以,如果高血压患者正在遭受肥胖之苦,就需要从今天开始积极控制体重,减肥。当他们的体重恢复到正常标准时,血压控制将变得更容易。
2、饮食清淡: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往往较高,与饮食密切相关。长期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如烹调时加入大量的盐和调味料,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生产加工肉类食品等,都会导致盐的摄入过量,盐会在体内沉淀钠离子和氯离子。
一旦钠离子超过肾功能代谢的极限,就会发展成低钾血症和渗透压失衡。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清淡饮食,尽可能选择焯水、蒸制等食材生产加工方式,保持食材原有风味。醋酸盐每日摄入量应小于5克;
3、运动调节: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好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消耗体内大量的人体脂肪,使体重慢慢减轻。其次,运动可以调节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素等系统软件,减少刺激血管痉挛的生长激素的代谢。同时,运动还可以使外周血管变大,有利于血压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应坚持3-5次上下运动,每次健身时间至少为30min分钟。
4.生活调节:人的24小时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并且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这涉及到心态的强烈起伏、长期熬夜和休息不好、吸烟饮酒等。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这一危险因素,保持充足的、周期性的睡眠质量,保持开朗豁达的心理状态,避免烟酒的危害。
5.降压药:其实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已经进展到中度的患者,生活饮食的调整只是一种辅助控制方法。全面保持血压稳定,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如果一种降压药没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患者需要配合各种药物来控制,使其能够降低血压,使血压稳定。
最后提醒大家,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甚至终身的疾病,降压药的作用只是暂时控制血压。因此,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需要有极好的服药依从性,需要长期监测和随访血压,减少中晚期并发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