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菜——肉丸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记忆或气味是你一直都无法忘记的,就像刻在骨头里,你无法停止切割。

毕业后和朋友在上海待了半年,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出去打工。刚来上海的那几天特别新鲜,时间长了,情绪也慢慢出来了。想家!我真的很想...我不怕笑话,有时候半夜做梦都能让我哭。

我经常和朋友去七宝街购物,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吃。琳琅满目的小吃不断冲击着你的视觉和味觉。人们不停地在每个摊位前驻足,但即使在如此繁忙的街道上,你仍然会感到孤独。虽然气味芬芳拥挤,此时的你却像一个孤独的徒步者。因为在那么多好吃的小吃里,你找不到一种家乡菜,鼻子里闻不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熟悉味道!

朋友经常说在这附近上班的基本都是我们市的。为什么没人做“肉丸”卖?是啊!家乡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人做“丸子”?远离家乡,即使人们闻到熟悉的味道!我无法抵抗我的思乡之情,所以我决定第二年不去上海。

“丸子”是我们小宁德的特色美食。我想很多地方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包饺子。然而,我们不一定要把它们包在饺子里。肉丸一定要打包。做丸子成了我们宁德人过年的标配,现在可以说是传统了。

食材很简单,就是比包子麻烦,葱,姜,五花肉,芋头,红薯粉。蒸芋头用大勺子压成芋泥,用红薯粉、葱姜末拌五花肉揉成团,然后蒸芋头和包子就没什么区别了。拿几个放蒸锅里。20分钟后,葱、姜、肉的味道在整个屋子里挥之不去。这是气味。这就是家的味道!

小时候,每到过年,妈妈都要早早准备好这些食材。那时候家里穷,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让人念念不忘的肉丸。蒸完芋头,我妈总叫我把它剥到一边,以为一会儿就能吃到我错过很久的丸子。剥的时候很开心,有时候边拉边嚼。我妈用菜刀把它们碾成芋泥,然后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包好。我看着,想从我妈包里学,她不让。她怕我包不好,浪费了芋头和肉。毕竟那时候家里真的很穷。

那时候没有冰箱,我妈总是把包好的丸子一次性蒸熟,然后和蒸好的米饭一起装在木桶里,放在高高的柜子里,等你想吃的时候再去木桶里拿。有一次,我很想吃,但是我妈把它放得太高了,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不经意间,整桶都倒了,桶里的肉丸也掉在了地上。母亲听到了噪音,立刻冲了出去。那严厉的眼神让我心里发虚,我以为骂是免不了的,可我妈只说了一句“人有什么不好吗?”我摇摇头。

见我没事,我妈找了个袋子和盘子把肉丸一个个的夹起来,如果只是边脏了就放在盘子里。包里的东西是准备扔掉的,因为那时候家里的地板上都是土路,所以很多肉丸其实都沾满了泥土。晚上,我看见我妈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吃着那些盘子里的肉丸。在灯光的映衬下,它显得如此孤独和古老...我一年只做一次肉丸,却弄出这么大的噪音,全浪费了。我想我妈妈此刻一定很难过...这段记忆直到现在还在我脑海里!

这里的人对肉丸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我很期待“过年”。现在,更多的是淡淡的“乡愁”。每当我在朋友圈看到家里包肉丸的人,总有一排在外地工作的人评论自己对肉丸的痴迷。我的一个朋友,从外地回来的前一天,总是让她妈妈在家里给她做丸子。她说她不想要别的地方的东西,但是肉丸让她一直在想,因为你根本吃不到家乡的好吃的,所以回来总要吃七八个...

昨天上街给鲍晓买奶粉,闻到了熟悉的葱姜肉的味道。我循着气味,看到街上有个开肉丸店的老婆婆。我赶紧上前买了个包。奶奶拿起锅盖,热气中弥漫着葱、姜、肉的味道,空气中瞬间弥漫着这种气息,久违的味道!纹路整齐的放在蒸笼里,白蓝相间,就像未开发的翡翠一样。奶奶赶紧拿起肉丸,装在袋子里递给我。我坐在凳子上吃了起来。轻轻一咬,五花肉上的油就会滴下来,晶莹剔透,嘴里姜、葱、肉三味交织,白嫩的芋头皮值让你回味无穷...